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308
  蔡伯俙呆呆的望著霍老七道:“你還問我收錢?你知不知道這慶豐樓也是我蔡記的產業?”

  霍老七搓著手尷尬的笑道:“您在東京城的時候每每去蔡記的酒樓吃飯總是會帳的,不會到了遼朝就不會帳了吧?您可是在掩飾您的身份啊!”

  咳……咳……

  蔡伯俙被嗆得說不出話,指了指霍老七道:“算你有本事,這都被你學了去,你要是不能把遼朝的酒樓經營好我都不相信!”

  蔡伯俙說完便下意識的摸向錢袋,可摸著摸著便尷尬的抬頭道:“我剛剛換衣服的時候把錢袋也落下了,你總不認為我一堂堂駙馬會賴你這點賬吧?”

  霍老七對著蔡伯俙輕輕眨了眨眼,果然一旁的包間有了動靜:“這位客官的飯錢由某家來付。”

  蔡伯俙二人轉頭便瞧見一身契丹打扮的商人出現在眼前,看來無論在遼朝的什麽地方,商人的身份是最好的掩飾。

  蔡伯俙也不客氣,微笑著伸手道:“如此某就多謝這位義士了,敢問尊姓大名?”

  招安仁用手蘸著酒水在黑色的桌子上寫下趙安仁三個字,蔡伯俙回應的寫下:何以為憑?

  一塊象牙的牌子放在桌上,上麵赫然寫著大遼黃門令趙安仁。

  蔡伯俙仰頭瞧了瞧霍老七,見他連連點頭便道:“果然是義士,你我進酒窖品品美酒促膝長談可好?”

  趙安仁的眼睛微微發亮點頭笑道:“如此甚好!”

  他一直在隔壁的包廂坐著,開始的時候還不相信堂堂的大宋駙馬會來和他接頭,蔡伯俙的大名別說是在東京城,就是在遼朝也是如雷貫耳。

  直到他聽見蔡伯俙一語道破自己的身份,趙安仁這才相信並急急的前來接洽,他太想回到大宋了……

  慶豐樓是遼朝最大的酒樓,自然也是黑手在遼朝最大的據點,霍老七帶著兩人下樓,巨大的酒窖出現在眾人麵前,說實話就連霍老七第一次看到酒窖後都被這裏的巨大嚇了一跳。

  蔡伯俙微微點頭:“看來黑手並未懈怠,防範於未然做得很好。”

  這裏的一切和東京城黑手總部很像,蔡伯俙甚至能習慣性的拉扯一旁的繩索放下木質的樓梯,酒窖也是有二層的,這讓趙安仁大開眼界。

  “趙安仁,我是大宋的駙馬,這次出使遼朝的副使蔡伯俙,你應該知道我的身份,我現在說的話甚至能代表大宋官家,這是大宋禦前金牌,我有便宜行事之權!”

  久居皇宮伺候兩代帝王的趙安仁對皇權有著天生的敬畏與恐懼,當他看到蔡伯俙手中的金牌時,顫抖的伸手接過,仔細看了看上麵的紋路和禦筆題字,雖然沒見過這位年輕的大宋皇帝,可趙禎的筆跡他卻是見過的。

  遼朝與大宋的國書多由兩國皇帝親手所書,趙安仁見識過趙禎的飛白,對趙禎的筆跡相當熟悉,他可以肯定眼前金牌上的筆跡絕對是出自大宋皇帝手筆。

  微微放下心來,趙安仁恭敬的把金牌還給蔡伯俙並在他驚詫的眼神中重重的拜下:“大宋遺民趙安仁叩見陛下!”

  這一拜聲淚俱下,膝蓋與地麵的接觸聲聽的蔡伯俙和霍老七牙根發麻,趙安仁的聲音如杜鵑啼血,如凱風寒泉讓人忍不住落淚。

  蔡伯俙和霍老七都是宋人的身份,而且隨時都能從遼朝返回大宋,可趙安仁不同他雖是漢人血脈,可卻是遼人的身份,想從遼朝返回大宋難如登天。

  趙安仁生在書香門第,自幼便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雖從小被俘可他一直在遼朝的王侯之家當侍從書童,接觸的儒家思想更是繁多,心中對故國親人的思念也愈發的濃重。

  更為重要的是他在蕭菩薩哥和蕭耨斤之間被擠壓的快窒息了,如今又被耶律真宗看重,這本事天大的榮耀但趙安仁卻避之如蛇蠍,他迫切的想要逃離這個令他窒息的國度,在他看來隻有回到大宋才是安全的。

  如今大宋的使團居然和他開始聯係,這是趙安仁意想不到的事情,當他一人獨居遼朝的時候無時無刻不在想象大宋會派人來接他,但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可現在,大宋的使者就站在他的身前,怎能不激動?

  蔡伯俙望了一眼霍老七,從他的臉上看到了和自己一樣的震驚,沒想到這趙安仁對故國的感情如此真摯,甚至超越了自己。

  越是失去的東西越美好,蔡伯俙對自己的宋人的身份習以為常,但趙安仁確實羨慕嫉妒的很。

  蔡伯俙伸手扶起地上的趙安仁道:“快快起來,安仁的赤子之心我看的真切,必會助你回歸故國!”

  趙安仁連連拜謝:“安仁如若能回歸大宋,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蔡伯俙甚至覺得自己很卑鄙,用歸國這種事情利用趙安仁,可當他說出夏竦的計劃時,趙安仁微微思考了一會便答應下來,並且說道:“幫助蕭耨斤除掉蕭菩薩哥是沒甚的問題,當初是她在先帝麵前進言解救與我,隻不過蕭菩薩哥一死我便要離開遼朝,否則便會東窗事發,而且對大宋也會有所損害。”

  這話算得上是中規中矩,雖然最後也有威脅之意,可在蔡伯俙看來算不得威脅,隻不過是人家對自己利益的最後保證罷了。

  蔡伯俙連連點頭同意趙安仁的說法:“沒問題,你隻需幫助蕭耨斤除掉蕭菩薩哥便可,剩下的事情我等自會幫你解決,到時你會在我使團的保護下先行離開遼朝。”

  趙安仁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道:“如何幫助蕭耨斤還請蔡副使示下。”

  “很簡單,以諂媚之言離間之,我大宋使團會站在蕭耨斤一邊,並且提供大量的貨物作為她廣植黨羽之費。剩下的她自己便會明白如何去做,蕭耨斤可不是個簡單的女人。”

  趙安仁深以為然的說道:“確實,隻要幫助她網羅羽翼,以她的手段蕭菩薩哥根本就不是她的對手,有了大宋的財貨支持,她能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拉攏一大批契丹貴族,甚至能攝政專權。”

  蔡伯俙微微點頭,如今大宋要的就是這樣的遼朝,年輕的皇帝耶律宗真現在還未親政,隻不過接過了帝位而已,主要的政事還掌握在蕭菩薩哥這位齊天太後和法天皇太妃蕭耨斤的手中,所以這兩個女人的爭鬥就是遼朝的禍亂之源。

  相對於蕭耨斤這位親生母親,蕭菩薩哥對耶律宗真更加的喜愛與照顧,大宋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蕭菩薩哥在內亂中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