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何為正義?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228
  對於烏骨托托的歸降包拯和蘇洵是相當歡迎的,他不僅帶來了重要的情報,就連羊苴咩城的情況都說的清清楚楚,最重要的還有南蠻軍撤退的路線!

  狄青預估的不錯,南蠻軍果然要從華陽古道撤退,並且明日就走。

  蘇洵與包拯對視一眼後轉頭望向姚光,他是這裏最高的武將,也是最知兵事的人,陛下一定有密旨交給他。

  果然姚光麵色嚴肅的從懷中掏出一塊金牌道:“禦前金牌在此,本將有便宜行事之權,官家口諭,如若南蠻軍潰逃,則尾銜追擊,不可過速亦不可緩,務必圍殲之!”

  包拯恍然,難怪狄青要率領七千人先行抵達華陽道,如此一來便相當於切斷了南蠻軍的退路,一邊斷頭一邊尾銜追擊,如此方可殲滅之!

  整個大理國犯邊事件被理得清清楚楚,先是陛下派遣黑手的宋平挑撥大理段素興進攻成都府,雖然不知他是如何挑撥,但至少他做到了。

  接著便是大宋軍隊的圍殲計劃,不遠處的康定軍怕是也早就得到官家的密旨了,否則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成都府被圍。

  這麽說陛下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吞並大理國並且還要剿滅這次出征的南蠻軍!

  回頭望了一眼蘇洵,這家夥一定是早就知道的,否則哪會如此淡然,微微不滿的開口道:“此計明允怕是早就知曉了吧?”

  蘇洵點了點頭:“的確,陛下早已將滅國之策示下,允明知曉。”

  “堂堂之軍,正義之戰,方可戰無不勝,陛下如此下策難道你就沒有上疏勸誡?”

  蘇洵微微一笑:“為何勸誡?他段素興坐擁大理卻倒行逆施,昏庸無道,致使大理境內百姓叫苦不迭,往往逃竄到我大宋境內,或是成為流民,或是落草為寇,對我大宋百姓之害尤重,如今陛下去國奪爵收歸王化,使雲南之地重回故國有何不妥?!”

  包拯微微皺眉道:“再怎麽說大理都是太祖定下的不伐之國,我大宋出如此齷齪之計……”

  “包希仁你放肆!”

  姚光出聲喝止包拯的話,這不就是在說陛下齷齪嗎?

  包希仁這個監軍難道是昏了頭不成?

  姚光擔心的望向蘇洵卻見他毫無怒色,反而嚴肅的說道:“包學士,你久居集賢殿,應該知道陛下是什麽樣的君主,仁德無雙的陛下是為的是雲南之地的百姓和華夏故土的完整,陛下在密旨中專門提到了你,之所以讓你作為監軍便是讓你看清這個世道的正義。”

  “這個世道的正義?難道就是以無名之師伐無道之國?何為正義!”

  蘇洵微微搖頭道:“錯,大錯特錯,陛下讓我在成都府任職如此之久,最為重要的便是讓我了解大理國的情況,如今的大理早已非段氏建國之大理,而大理皇帝段素興也不似先祖段思平。

  段思平在巡視農桑的時候死在路上,這段素興怕是會死在相國高智升的手中。如此大理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他的存在隻會禍害我大宋邊境,使得我大宋百姓和大理百姓遭受荼毒!

  陛下有雲所謂的正義便是保護大宋的百姓,保全華夏故地!這世間哪來的絕對正義?偷竊的賊人也許是在為自家麵黃肌瘦的孩子買吃食,殺了他到底是正義還是無道?黨項也不過是為了立國而圍攻延州城,那我大宋是不是該拱手送人?在賊人和李元昊看來他們才是正義!如今大宋也是如此,煌煌史書皆是如此!”

  蘇洵一連串的反問把包拯給問住了,想了又想之後道:“這麽說來這次征伐大理和當初奪取黨項兩州之地是一個道理?我明白了!”

  包拯說的輕鬆可內心十分的沉重,蘇洵的話和官家的想法讓他覺得離經叛道,徹底的擊碎了他心中的是非觀。

  什麽是正義,何為正義?

  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讓他措手不及,按照官家的說法,即便是煌煌史書中的正義之戰也是如此,隻不過隱去了陰暗的拐角,隻把光明的一麵展現給世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儒家經典還有必要嗎?人人都如夏竦一般不擇手段便是,隻要達成的結果對大宋有利的就行,還需遵守什麽法禮?

  蘇洵見包拯失魂落魄的模樣微微苦笑,自己當初聽了官家的言論也是如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見識越來越廣,他愈發的覺得官家的所說的正確無比。

  這世間就沒有所謂的絕對正義,同樣的也沒有絕對邪惡,就如陰陽雙魚一般互相轉換,重要的是看你在哪一邊,用官家的話來說隻要保持住本心就不會被所謂的正義與邪惡所迷惑,做到真我才是最好的。

  沒工夫理會發呆的包拯,轉身前往衙門的簽押房,大戰在即誰用工夫給包拯做疏導。

  而立之年的包拯相比年輕的蘇洵更難改變,一直存在他心中的儒家經典根深蒂固難以撼動……

  隻有狄青這樣的大將軍才有權利設白虎節堂,蘇洵和姚光隻能在簽押房中籌備計劃,南蠻軍明日便會撤走,大軍也要連夜的做整頓,但首先要委屈一下烏骨托托……

  人被吊起來的感覺不是很好,但最少沒有性命之憂,烏骨托托很是淡然,隻要能保住族人毀滅大理國,這些都算不得什麽,烏骨部是最傾向於大宋的,因為烏骨部落正好在大宋和大理的交界處烏蒙山。

  對於大宋的繁榮有序和大理的民不聊生烏骨托托深有感觸,與其在大理活的不像人,不如在大宋體麵的活著,宋平這小子便在關鍵時刻送來了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宋平並不在意族長之位……

  大理境內的所有烏骨部族人都會聽從宋平的差遣,這一戰將會成為烏骨部崛起的契機。

  宋朝天子還特意賜名靠近烏蒙山的烏骨部為烏蒙部,甚至答應給予王的爵位,但是烏蒙王一定要定居東京城,這雖然是人質的待遇,可烏骨托托求之不得!

  居住在繁榮的東京城,有世襲罔替的烏蒙王爵位,什麽都不用做便能得到大宋朝廷的俸祿,還有什麽比這個更美好的事情?

  當宋平提出條件的時候,烏骨托托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下來,不光是為了烏骨部的未來,也為了自己家的未來,在烏骨托托眼中,這便是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