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6      字數:2280
  趙禎相信親衛司會調教好那些飛揚跋扈的宗室,羽林衛的組建也是趙禎的計劃之一,為的就是給宗室注入脊梁,這些宗室中的嫡子早晚會長大,並且在羽林衛的訓練之下會變成豪氣幹雲的男子漢,到那時候怯戰,懼戰的大宋將會成為什麽樣?

  天下間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堵永遠比不上疏。

  一味的遏製宗室獲得權利還不如給他們一點甜頭並收為己用。

  無論是從禮法上還是道德上,這些宗室已經沒了可能造反的機會。

  在封丘門的軍營中總是能聽到喊殺聲,這是基本的訓練之一,對陣雙方各自綁上紅藍兩色的彩帶扮演敵軍進行戰陣和搏殺的訓練。

  陳彤一路上跟在趙禎的身後提心吊膽,相對於他來說每一個軍團仿佛都像是往他們的方向衝擊過來,雖然知道這些禁軍是不可能在軍營中造反的,可陳彤還是下意識的雙腿戰戰。

  一直在宮中伺候官家的陳彤幾乎沒見過這種場麵,如果一定要說見過也隻是在當年太子平息趙元儼的叛亂時稍稍見過而已,兩軍相對,鎧甲刀劍齊全,弩箭與弓箭齊射,幾個呼吸之後倆個鋼鐵洪流便結實的撞在一起。

  呼喝聲,喊殺聲,恍如真正的戰場,隻不過有時參雜了幾句鄉間俚語的謾罵,這種謾罵卻沒讓兩軍變得和睦,總是能激起對方的怒火,激烈的衝突再次升級。

  陳彤擔心的看著這一切,而趙禎卻一點也不擔心,在他看來軍人之間的這種競爭簡直是天經地義。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誰都想爭搶第一名。

  隻不過在封丘軍營中的第一名已經從個人變成了團體,軍中雖然需要勇武過人之士,可惜相對於大兵團作戰來說更需要的是團結和堅韌,服從命令的士兵。

  倆個兵團比拚的就是哪一方更加的協調和步調一致,哪一方的意誌更加堅韌。

  趙禎在校場的外圍站住,雙方的氣勢幾乎相當,都是氣貫長虹且勇往直前,趙禎仿佛看到了典型的亮劍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可如果雙方都是勇者,這可就有意思了!

  對陳彤揮了揮手,立刻便有一張舒服的椅子被送到趙禎的身後,彭七在旁邊不斷的發出傻笑和驕傲的嘿哈聲。

  陳彤看了看前麵,看的津津有味的彭七,不是點評一兩句誰的箭陣更加整齊,就是誇讚哪一方的氣勢更加強大等等。

  隻不過看了一小會,官家便笑眯眯的轉頭往回走,一邊走一邊說道:“陳彤咱們走吧!勝負已分還有什麽好看的?”

  彭七連忙跟上:“官家已經知道了輸贏?”

  “紅軍略微處於下風,但這種下風很快會變成他的優勢,這其實是在給藍軍挖坑嘞!這次比拚是狄青贏了……”

  趙禎的話讓彭七皺眉,出於下風為什麽還會變成優勢?而且官家居然知道紅軍是狄青?

  戰場上瞬息萬變,狄青的紅軍方正看似處於下風,前軍已經頂不住藍軍的前鋒衝擊,可轉瞬之間,隨著一聲哨響,紅軍的前軍迅速向後回退,兩翼如碩大的鉗子一般夾住藍軍的突進。

  突如其來的變化讓彭七看的目瞪口呆,官家怎麽知道紅軍有後手的?

  麵對彭七的追問,趙禎隻能高深莫測的說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實他想說的是,因為紅軍是狄青……隻要知道狄青是哪一方然後倒推不就成了?

  這小子的用兵之道越來越狡猾多端,如果要攻城拔寨,趙禎一定會選擇藍軍楊懷玉,但如果是兩軍對壘沙場爭鋒,趙禎一定會選擇狄青。

  一個剛猛過剩,一個瞬息萬變。楊懷玉的戰陣充滿了一往無前,而且他的士兵多時不要命的衝殺,沒有一點膽怯,如果這是真正以命相搏的戰場廝殺,藍軍不一定會被紅軍擊敗。

  狄青把兵者詭道這一戰場法門發揮到了極致,軍陣左突右奔變化無常,士兵仿佛就是他手中的魔方一般隨意變動,總能在適合的時候如毒蛇一般猛然出擊打殺藍軍。

  說實話如果是趙禎自己麵對狄青,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帶著大軍以最快的速度擊穿他的軍陣,如果不能做到擒賊先擒王的拿下狄青這個總指揮,那就隻能帶著散兵遊勇跑路了……

  除非狄青的軍隊已經能做到脫離主帥獨自作戰的地步,想想趙禎都覺得可怕,冷兵器時代,優秀的將領和如臂揮指的士兵就是勝利的保障!

  狄青的天賦已經完全超越了這一點,他手下的士兵幾乎如機器人一般精準的定位著自己,什麽時候需要前進擊敵,什麽時候需要後退防禦,幾乎做到了步調一致。

  但狄青最大的缺陷也暴露出來,他想要贏得一場戰爭就離不開一支聽從指揮的部隊,能夠接受他所指揮的軍隊想要成軍怕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可一旦達到狄青的要求,趙禎不認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能和狄青的鐵軍抗衡。

  鐵軍,這是所有禁軍中對狄青所部的稱呼,雖然臉上充滿了鄙夷,可心中卻有著無比的向往,如果誰能在鐵軍中獲得一席之地,那他將會獲得無數的禁軍的尊重,到哪都會有大拇指挑起誇讚一聲:“好男兒!”

  狄青匆匆趕來,在趙禎麵前單膝跪地道:“末將狄青參見官家,請恕臣甲胄在身不得施以全禮!”

  灰頭土臉的楊懷玉也來了,看見狄青在趙禎麵前行禮趕緊跟上道:“末將楊懷玉叩見官家!”

  都是軍中的良將,趙禎笑眯眯的揮手道:“免禮,剛剛的廝殺還快意否?”

  “痛快!”“不痛快……”

  兩人幾乎異口同聲,但說出的話卻相差甚遠,趙禎微微點頭道:“棋逢對手將遇良材,朕看的倒是很痛快,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有的時候短也是一種優勢,就看你如何運用了,當然朕隻能說說具體還要看你們自己怎麽把握。”

  狄青和楊懷玉對視一眼齊齊的點頭道:“末將多謝官家指點!”

  趙禎對兵事的了解和狄青楊懷玉完全不同,他不是從戰陣出發而是站在更高的戰略角度,楊懷玉和狄青則是戰場廝殺的將軍,而趙禎則是穩坐中軍的統帥,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狄青與楊懷玉二人一個銳意進取,一個變化多端,看似是冤家對頭可卻相輔相成,在真正的戰場上把這兩人運用自如,趙禎相信大宋軍隊的戰鬥力將會被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