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5      字數:2469
  既然王語嫣下的鈞旨便一定能查到,果然陳彤在秘書省的存放處找到了一張黃絹,時間和地點都對得上,躬身放在趙禎手邊的幾案上小聲道:“啟奏官家,這是皇後娘娘的鳳旨,乃是年前所發……”

  陳彤的聲音越來越小,他猛然想起這事自己也脫不了幹係,當初他可是在一旁的,而這事關乎朝廷……

  趙禎拿起柔軟的黃娟,上麵清楚的記載她的命令,居然還調遣武備司的禁軍協助使用火藥彈開山,這真是有些膽大,拿起黃絹對:“你便說說為何要這麽做?”

  王語嫣抿了抿嘴道:“牛尾山上都是石頭,而鋪水泥路也需要碎石,臣妾便想起丁相公的故智,調遣武備司的火藥開山的同時不但減少了路程的長度,還能減少石料的運輸,我王家已經被這條路給耗得筋疲力盡了!”

  趙禎笑道:“你王家當初是為何接下這路的?還不是看好它未來的收益?即便你父親是朕的丈人,也不能擅自改變朝廷的計劃,等著吧,本就有不少眼紅的人這下要撲出來撕咬了,還有些反對的朝臣更是要上諫,王蒙正平日裏看著精明,怎麽會出此昏招?路越長王家將來賺的越多啊!”

  王語嫣不解的問道:“為何?”

  “因為道路越長,沿途的車輛便越多,自然收的錢便越多,從鄭州管城到東京城,路上有多少的城鎮?來往的商賈又有多少,而路則是一直都在,隻要保護的好,十幾年都沒問題,想想這十幾年王家從路上賺到的錢有多少?當初朕不是掏不起這個錢,而是希望王家帶頭能使得更多的商賈開始投資大宋的水泥路,你王家要是出了事,朕隻能把其他的道路交給別的商賈去做了。”

  王語嫣豈能聽不出趙禎話中的軟硬兼施,俏臉漲的通紅,抿了抿嘴道:“臣妾以後再也不攙和王家的生意了,請官家恕罪。”

  趙禎苦笑著搖頭道:“這話你早就說過,算了關心家人無錯,但你應該實現找朕說才是,下不為例為朕更衣!”

  多保真笨拙的幫助趙禎換上常服,頭上的發髻紮的有些緊,生生的把眉眼提高了不少,薇拉即便是挺了個大肚子也比她的動作要快上許多,重新給趙禎紮好頭發後才遞上天子的通天冠。

  雖然是換了一件衣裳而已,但在多保真眼中趙禎卻是氣質大變,完全不像剛剛的散漫模樣,此時的身穿常服的他才是大宋的天子,至高無上的君王。

  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是在拜這身衣裳,而非身穿衣裳的人?

  趙禎不理會多保真的崇拜,帶著三才和陳彤便去垂拱殿去了,三才說相公王曾,魯宗道,丁謂三人已經在大殿中等待,另有禦史中丞張升也在其列。

  這算得上是比較正式的會議了,可見王蒙正修路一事在朝中受到多大的重視。

  精巧又不失華美的垂拱殿算得上是皇宮中較小的宮殿,多是朝臣們留身奏事的地方,大殿中朝臣們距離趙禎的禦座較近,這樣說起話來也更加清楚和私密。

  當趙禎在禦座上落座之後,陳彤便把高大的殿門關上,內外為之隔絕以防窺伺。

  張升首先開口道:“啟奏陛下,王蒙正身為國丈主持修路一事,卻擅自更改原先的路線,開山鑿路致使勞力死傷慘重,另有將作監的一名大匠慘死,即便他是外戚貴為國丈也難逃其罪,望陛下嚴判!”

  果然是這樣,張升的話讓趙禎微微皺眉:“此次雖然是王蒙正之過,可他亦是為朝廷分憂,希望縮短修路時長,早日同路而已,嚴判之下是否會使朝中諸公或是百姓寒心?”

  王曾附和道:“陛下所言極是,說到底國丈隻是一商賈,雖有官職卻不是實職,如此嚴懲實屬不妥。”

  丁謂也跟著微微點頭道:“此次王蒙正私自改道,微臣已經知曉前因後果,牛尾山的山石奇多,王蒙正便想利用火藥開采山石以充作修路石料,如此一來即節省了修路的時間,還能節省所需用度和開銷,端是一舉兩得,隻可惜……”

  “隻可惜畫虎不成反類犬!”

  趙禎打斷了丁謂的話,在他看來王蒙正就是在學丁謂的故智一舉三得,誰知最後落得如此下場,對不熟悉的事物就敢大手大腳的去幹,要是開了這樣的先河,怕是以後的商賈都會學他。

  這讓趙禎改變了心思,皺眉道:“畢竟死傷眾多,還是要懲戒一下以儆效尤,否則這種投機取巧的事情還會發生,用國丈作為提醒,應該能給更多的人敲響警鍾吧!”

  王曾和丁謂二人對視一眼,在官家麵前唱的這出雙簧看來是成功了,下麵就該魯宗道表演了。

  果然魯宗道不負眾望的說道:“官家聖明,如此投機取巧之事不能揚,隻能抑,而以國丈之尊算是最好的範例,如此大宋無論商賈還是百官都會知道陛下的公心!”

  即便是魯宗道這麽說趙禎還有一種上套的感覺,忘了一眼丁謂和王曾,無奈的笑道:“你們真是……真是荒唐,有事啟奏便是,何須在朕的麵前玩弄心眼?難道朕親政這麽多年還不肯廣開言路不成,朕早就有言在先,外戚與宗室亦不能在法禮之外!”

  “陛下聖明!”

  在討論完王蒙正的事情後,王曾和魯宗道兩人告退,這裏已經沒有他們的事情了,剩下的便交給丁謂留身奏事去吧!

  奇怪的是禦史中丞張升也並未離開,而是直愣愣的盯著丁謂笑道:“丁相公先請,老夫稍後便是。”

  丁謂奇怪的望了一眼張升道:“留身奏事豈有六耳之說?”

  張升笑了笑道:“其實丁相公的事情老夫已經知道,就是為了此事老夫才特意留下來的。”

  “哦?那就請張中丞一論高下!”丁謂心中一驚,難道他張升已經知道直道的事情了?

  趙禎微微一笑:“看來諸位相公們之間也是沒有什麽秘密可言,消息倒是比朕還靈通,那就說說吧!”

  丁謂躬身道:“啟奏陛下,臣要說的是大宋重修秦皇直道的事情,以我大宋如今之財力,再加上水泥之法完全能在大宋鋪展開直道,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趙禎微微點頭:“直道已經是迫在眉睫之事,最我大宋賑災,戍邊,財貨,稅收等等皆有益處,張中丞你說是不是?”

  張升憋在心中的話被堵住,但還是不放棄的說道:“陛下,直道雖有諸多裨益,可勞命傷財,秦皇用天下萬民之血肉修建直道,長城,今安在否?”

  “荒謬!直道與長城不同,直道關乎民生,且對戍邊有著極大的作用!而長城則是固守國土之防,豈可同日而語?如今我大宋國力昌盛,修建直道也不是一時之功,難道張中丞不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理?”

  張升氣息為止一滯,他倒是忘了這一出,現在他否認修建直到,便是成為否認大宋還能傳承百年,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