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5      字數:2275
  堆積在大慶殿中的無數財寶並不是讓趙禎最為興奮的東西,這些隻不過是他的一個楔子而已,能拿來這麽多的錢財,說明阿巴斯王朝賺取的更多,遠洋船隊的第一次貿易很成功,知道這些就夠了。

  剩下的事情就需要朝中的大臣傳出去,需要民間資本的發酵。

  丁謂飛快的估算著眼前的財物,除去采辦時花掉的,蔡記的遠洋船隊一次賺取了將近三百萬貫!這是何其驚人的財富,誰能不心動?

  蔡伯俙緊緊的盯著眼前的財寶小山笑得合不攏嘴,三百萬貫!三百萬貫啊!

  這可比蔡記一年的收入還要多,他身為蔡記的大掌櫃比誰都知道這比財富的意義。

  丁謂稍稍有些顫抖,這次船隊出發之前他是看過采辦清單的,成本估算下來也就是十幾萬貫的事情,可誰知去海上溜達一圈居然帶回了幾十倍的財物,說出去怕是沒人能相信,就連大殿上的百官也被這個驚人的數額給震住了。

  身為三司使的他每年經手的財物不下千貫,可看著小山似得財寶依然震驚。

  “丁相公,你是朝廷的計相,算算這些財物出去應繳商稅關稅之後純利幾何?”

  趙禎的話打斷了丁謂的遐想,迅速出班想也不想的說道:“啟奏官家,這些財物臣估算了一下,除去商稅關稅和出海的開銷,以及本錢,淨利三百萬貫總是有的,而我大宋一年之稅收不過錢兩千六百五十三萬貫,與此相比依然是一筆巨款,而且船隊此次主要是以出使和開通商路為主,販運貨物並不算許多,如果是滿船財物而去,得到的錢財應該會多上許多!”

  丁謂說的是實話,誰都知道他是大宋財計的第一把好手,朝堂頓時炸開了鍋,看向塔利班的眼神從原先的蔑視變成了貪婪,就像是在看一棵搖錢樹。

  這次遠洋所得財富居然能堪比國庫的八分之一而且是淨利潤,誰能不為之瘋狂?

  趙禎笑了笑:“你們總是說我大宋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國,而番邦之地窮鄉僻壤,瞧瞧這些財物,這能是窮鄉僻壤之地能拿得出的?”

  朝堂的百官瞬間安靜下來,是啊!這說明大海的另一邊還是有一個甚至許多個富饒的國家。

  趙禎清了清嗓子道:“朕打算減少夏秋兩稅,不要折現錢,隻收取糧食便可,而商稅則和關稅則要酌情提高,如今我大宋的工廠以多如牛毛,而商稅則依然是低的令人咋舌。農稅十取其一,而過稅才百取其二,住稅也不過百取其三而已,即便是這樣商稅在一年之所得中依然占據過半的比重,此中弊端諸位可見?

  相較於農人,商人獲利更多,生活更好,而所繳納的稅款卻少之又少,固然糧食在大宋很重要,可也不能如此榨取無度!自今日起,夏秋兩稅減為百取其五,取消過稅住稅,改為商稅百取其十!”

  趙禎的話使得很多人變了臉色,百取其十可是比原先的十取其二整整的翻上五倍!

  見朝臣們嗡嗡的發出議論,趙禎揮了揮手道:“朕還沒說完你們急什麽?商稅百取其十雖然有些高了,可這不是一概而論,小商小販的商稅依然按照原先收取,丁相公散朝之後留下,三司的官員也一並留下,朕要製定一個符合大宋財計的商稅,多賺多繳,少賺少繳便是。”

  別人還沒說什麽,丁謂第一個出班道:“陛下聖明,我大宋之稅負早已不實用如今之大宋,每至夏秋兩稅之際,各地皆有騷動,如此一來便可並不見血刃的平息,也可讓那些打著農稅過重旗號的逆賊無話可說,農稅的減免不光能安撫百姓,更可以因平叛之事減少我大宋的開支,乃是一舉兩得之事!”

  丁謂的話使得許多本打算出來反駁的人無話可說,但他接下來的話便更讓人吃驚:“啟奏官家,老臣還有一個建議。”

  趙禎奇怪的問道:“有何建議?”

  “老臣建議官家取消身丁稅,雜稅和徭役!”

  嘩……

  朝臣們炸開了鍋,大宋的稅收之所以每年那麽多,不光是因為兩稅和商稅,還有一部分是來自於雜稅,月樁錢、版賬錢、頭子錢、牙契錢、經製錢與總製錢,如今要斷了這些財稅,對大宋的影響可不少!

  趙禎微微皺眉道:“這些錢財占稅收總額的多少?”

  丁謂嗤笑著答道:“不到千分之一!”

  這話又是令朝臣們大驚,怎麽會這樣,雜稅之多科目繁重,怎麽會不到千分之一?

  丁謂繼續解釋道:“這些雜稅多時太祖事情定下,承襲五代之弊,專項專收,如今百姓情願私下交易也不願上繳,如此一來這些雜稅已經形同虛設,最大的作用便是成為地方官員牟利的工具,如此雜稅還不如免去,一來對朝廷損失不大還能減少車船在路上的損耗,二來減少地方官吏對百姓的壓榨,又是一舉兩得之事!”

  趙禎點了點頭:“如此便一同列入留身奏中商討,諸位卿家,如今大宋之稅收依然承襲太祖開國之製,然今下之況與太祖朝又不同,因時而變就如四季之變,總不能天熱了還加衣裳,天涼了卻減衣裳。稅法之變乃是刻不容緩,無須再議!”

  王曾在丁謂的灼灼目光下無奈的搖了搖頭,這一出好戲怕是丁謂和官家早就商量好的,他王曾可沒有能耐反駁,隻得出班道:“陛下聖明!”

  連王曾這位中書門下平章事都讚同,中書省的官員當然沒有異議,朝中的百官相繼拜下:“官家聖明!”

  百官中最為高興的要數將門,他們家中工廠才是最多的,雖然商稅提高了,可如果能把貨物販賣至海外,再高的商稅也無所謂!

  商稅再高能有商路來的重要?

  曹瑋看著丁謂和官家的模樣長歎一聲,官家現在的手段是愈發的厲害了,朝中的文武怕是沒幾人能看得出這是官家和丁謂早就排好的一出戲,瞧了瞧蔡伯俙興奮的模樣,看來這位神童也被蒙在鼓裏。

  一場大朝會持續了整整倆個時辰,對於趙禎來說這一次的大朝會比往日的都有意義,稅收乃是一個國家的根本,良好健康的稅製才能使得一個國家進步。

  朝會的散去之後,丁謂和一幫三司的官員目光灼灼的望著官家,他們知曉現在的官家將要幹一件有關國本的事情。

  稅收,國之本也,無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