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5      字數:2607
  轟隆隆的腳步聲響起,大軍慢慢的穿過南熏門,所有圍觀的百姓驚訝的張大嘴巴,隊伍的最前麵是一麵巨大的招魂幡子,原本是一身黑甲的隊伍回來的時候卻一片白茫茫,幾乎每個人都是披麻戴孝的模樣。

  文武百官大驚失色,王曾連忙上前攔住彭七:“彭七混帳東西!你這是幹什麽?大軍凱旋而歸,豈能身披素布?此喪禮之製如何能用在卸甲大禮上?!”

  曹瑋對他就沒那麽客氣了,上去就是一個暴栗:“你有幾個腦袋夠官家砍得,還不讓軍士們換了身上的不祥之衣?”

  彭七知道這是曹瑋在幫自己,可還是微微搖頭:“曹相公有所不知,出征的時候我帶走西征大軍整整六萬之眾,因為彭七的疏忽,現在隻回來了四萬多人,彭七辜負了官家的期望,也辜負了軍中家屬的期望!”

  曹瑋苦笑道:“外出征戰哪有不死人的,即便是你損失了一萬多人,也不必如此自責……”

  彭七揮手打斷了曹瑋的話:“要是戰死沙場末將便也無話可說,但其中有不少人是因為我的疏忽而死,彭七豈能無罪?我西征軍情同手足,袍澤魂歸,當然要招展白帆引路,身披素服為英靈祭奠!還請王相公和曹樞密成全!”

  彭七說完便翻身下馬,本打算為他親自牽馬的王曾尷尬的看了看曹瑋道:“這倒如何是好?”

  “突生變故,隻能請罪與官家了,大軍不可錯過吉時進城,放他們進去吧!”

  王曾微微點頭:“也隻好如此,城中的百姓和軍屬已經等候多時,在拖延下去更不好遮掩,而且他們這副樣子怕是早就有人敲的清楚,已經在城中宣揚開了吧?也說明我軍中將士的情同手足,儀仗開路!”

  隨著王曾的話,早就等候多時的親衛司虞侯大喝一聲:“親衛司!接兄弟們回家,不管是站著的還是躺著地都給我照顧好了!”

  “喏!”

  前麵是親衛司的虎狼之師開道,後麵是文武百官的相隨,這種待遇別說是相公,就是官家都極少使用。

  但這些還不是最震撼人心的,當一隻身黑甲披著白布沉默而行的隊伍出現在朱雀大街上之後,圍觀的百姓都說不出話來,不是因為激動,而是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陣陣殺氣。

  殺的人多了,身上自然會產生殺氣,即便是不經意間也會散發出來,殺氣並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而是負麵的能量,古代的大將軍殺人殺的多了總會有些不太正常的地方,史書上有明確記載。

  白起長平之戰坑殺幾十萬降卒,一個理智的人絕不會這麽做,而且在事後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後悔,連曹操那樣的一代梟雄都會被噩夢纏繞著,而導致偏頭痛。

  四萬多殺氣騰騰的大軍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的,光是彌漫在大軍中的滾滾殺意便讓膽小者兩腿瑟瑟,甚至有人被嚇得尿了褲子,但這時誰也笑不出來。

  厚重的盔甲上滿是刀痕箭簇,雖然武器被斜跨在身上,但位置絕對是最為順手的,即便是這樣西征大軍的腳步也是整齊劃一,這種節奏仿佛已經沁入他們的骨子裏了。

  原本喧鬧的人群變得安靜,連最為活潑的孩子都不敢說話,凡有一個敢吱聲的都會被母親死死的捂住嘴。

  大軍過處寂靜無語,甚至心中有鬼的人開始逃竄,沒辦法,他們的眼神實在過於恐怖,仿佛看什麽東西都如死物一般沒有生命,這就是大軍沒有卸甲的後果,紀律嚴明的禁軍在沒卸甲之前依然處於一觸即發的臨戰狀態。

  這時候誰要是阻擋在大軍的行進道路上,絕對會被滾滾鐵流碾成齏粉。

  如山入牆般的軍隊一路從南熏門直直的開往宣德門,此時的趙禎正站在宣德門的城樓上,直到大軍開近才帶著王語嫣走下城樓。

  黑雲一般的大軍站滿了城中的主幹道朱雀大街,當趙禎走到大軍之前,轟隆一聲,高大威猛的戰士單膝跪地,瞬間整個街道變得寬闊了許多。

  彭七拜倒在趙禎腳下:“起奏陛下!臣殿前司都點檢彭七率軍西征,如今攜將士們凱旋歸來,獻俘授馘!”

  趙禎親自扶起他道:“大軍征還,北擊黨項,揚我國威。收回中華故土,使我大宋金甌稍全。朕為將士賀,為大宋賀!”

  一時間鍾鼓齊鳴,黃鍾大呂之聲連連不絕,看著將士們身上的白色素袍,趙禎微微點頭:“獻黨項戰俘與廟,以告慰我趙氏祖先在天之靈!飲至、大賞!”

  彭七等人應道:“末將遵旨!”

  蓬頭垢麵的戰俘被拉了出來,即便是胡子拉車的模樣百姓們也從他們地中海的發型看出了黨項人的身份,一時間叫罵聲不絕。

  一位老者用拐杖擊打黨項人怒喝道:“作孽啊!就是你們這幫畜生把我大宋兒郎變成了這般模樣!”

  在大宋百姓們的思想中,是黨項人先動手圍困延州城的,而朝廷的大軍之所以西征,責任都在黨項人的身上,犯我華夏天威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已經深深的烙印在大宋百姓的心中。

  驕傲的東京城百姓用最激烈的方式迎接這些戰俘。

  腐爛的蔬菜,碎石子,還有豬下水,凡是用不上的東西統統砸向他們。

  一時間群情激奮,要是擱在早先的時候,誰沒事招惹黨項人?但現在不一樣了,有了西征軍這塊堅強的後盾,大宋百姓的腰杆也硬了起來,

  太廟獻俘隆重而肅穆,自此之後,趙禎帶著王語嫣親自上前為彭七,李酒,趙力,等人卸甲,每做一個動作,三才都在一旁高聲呼喊。

  狄青楊懷玉兩人臉上露出一絲紅暈,對他們來說由官家和聖人親自卸甲,有著不可言喻的驕傲和榮譽,兩人在麵對黨項守軍的時候都沒有一絲顫抖的肩膀,在趙禎為其卸甲的過程中微微顫動。

  “你們都是好樣的!大宋的武將未來便落在了你們的肩上,戒驕戒躁不可再犯簡單的錯誤!”

  麵對官家的勸勉,狄青和楊懷玉對視一眼深深的自責……

  見目的達到,趙禎也不在過分的為難他們,輕輕扶起跪倒在地的兩人走向台麵前麵的廣場,這是趙禎親自奠基的紀念碑,上麵刻有所有戰死的將士姓名,籍貫等等。

  光是鐫刻便用了數十位工匠整整三天的時間。

  趙禎對著廣場上高聳的石碑微微一禮:“此戰我大宋犧牲將士一萬五千人,每個人的名字都被刻在這塊紀念碑上,從此以後你們便享受我皇家的供奉,兒女高堂由我大宋供養!活著的時候你們給我大宋盡忠,死了之後大宋也會為爾等樹碑立傳!”

  “陛下仁德!”

  禁軍們壓抑已久的感情終於找到宣泄的出口,一時間四萬多的禁軍嚎啕大哭,失去了同伴,袍澤,甚至是親人的悲傷終於得到宣泄,看的一旁的百姓都跟著抹眼淚。

  伴隨著淒回婉轉的《鹹卦》歌聲響起,悲傷的情緒彌漫在東京城的空中,雖然是戰勝了,可死去的親友卻再也回不來,《鹹卦》便是由周易中的卦象演變而來的招魂歌。

  歐陽修等一幫文臣更是附和著悲戚的調子吟出符合氣氛的祭詞:嶺外無寒食,春來不見餳。洛陽新甲子,何日是清明。花柳爭朝發,軒車滿路迎。帝鄉遙可念,腸斷報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