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5      字數:2513
  見氣氛稍稍有些尷尬,趙禎把一盆肚包雞推到王蒙正的麵前道:“國丈嚐嚐這道菜,名字很俗氣叫心裏明白,可味道卻是著實還吃!”

  王蒙正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拿起筷子去夾菜,可當筷子戳破豬肚的一瞬間,豬肚裂開裏麵是一隻燉的酥爛的小雞……

  王語嫣驚訝的望著肚包雞道:“這是什麽菜,居然用整個豬肚包住了雞仔……”

  “這叫肚包雞,朕更喜歡叫他心裏明白,國丈認為朕取的名字好不好?”

  趙禎的話讓王語嫣奇怪,這道菜她從未聽說過,而且官家的語氣中仿佛帶著話裏有話的感覺,奇怪的望了一眼臉色不對的父親和趙禎,她敏銳的感覺到兩人之間好像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酒宴上的氣氛變得詭異起來。

  王蒙正哆嗦著手,露出比哭還難看的笑容道:“官家的意思老夫明白,可王家所欠朝廷稅款就是翻上十倍也不及修路的費用啊!還請官家三思!”

  王語嫣的眼神瞬間就變得難看起來,盯著父親看了一會道:“王家總共脫逃稅款幾何?”

  王蒙正支支吾吾了一番也沒說個清楚,趙禎在一旁冷笑道:“恐怕就連國丈也不清楚吧?朕倒是清楚的很!”

  說完便從衣袖中掏出一本奏疏道:“你們父女好好看,仔細看,朕看到這奏疏連飯都吃不下!”

  趙禎知道王語嫣肯定和這種事情沒有關係,可趙禎依然要把她算在其中,這是故意給王語嫣看到,為的就是讓她向王蒙正施壓。

  果然趙禎的方法奏效了,當他離開的時候便瞟見王語嫣飛快的奪過奏疏仔細的審閱起來,越往下看臉色越陰沉,當趙禎離開月亮門的時候隱約聽見王語嫣甜美的嗓音便的有些尖利……

  本是老子的王蒙正現在居然生出不敢直視女兒的愧疚,也難怪女兒發火,王家的產業逃稅居然高大十幾萬貫,尤其是後開設的工廠最甚,高達十萬貫錢。

  “父親大人這是想把女兒從這後宮中趕出去啊!十八萬貫!整整十八萬貫啊!你讓我怎麽有臉見官家?難怪官家曾說王家豪右但君子愛才要取之有道,女兒本以為這是官家在警告王家不要走上歪路,可曾想官家說的居然都是真的!”

  王語嫣氣的俏臉通紅,王蒙正從未見過掌上明珠般的女兒這樣,心下也慌了。

  “父親知道對不住你,可這也不是咱們王家一家……”

  “你不是對不起我,而是對不起官家和大宋,別人家咱不管,但唯獨王家不行!”

  王蒙正一咬牙道:“那你說怎辦就怎辦,為父一切都聽你的!”

  王語嫣臉色灰白的無力苦笑道:“怎辦?你現在倒是問起我來了,之前哥哥犯法,你也是沒辦法才來求助我,現在脫逃稅款也是這樣,難道我就是為王家擦屁股的嗎?這次我不管了,王家就準備好錢財等著迎接官家的怒火吧!”

  王蒙正慌忙說道:“這可使不得,要是連你都不顧王家了,那王家非得被官家生吞了不可啊!”

  “現在知道怕了?晚了……一切都晚了!二哥的事情我還能在官家麵前說道說道,為此不惜被魯宗道痛罵一番博取官家同情,可這稅款一案定是由丁謂算賬,他是什麽樣的人父親比我還清楚吧?要是我還去三司說情,怕是連我都會被丁謂參上一本!”

  王語嫣的話徹底的擊碎了王蒙正最後的心裏屏障,呆呆的望著女兒一言不發。

  畢竟是在官場商場打拚多年,王蒙正經過短暫的天人交戰之後便猛的起身道:“我們王家可以沒有錢財,但你的後位卻不能有失!為父這就去官家麵前負荊請罪去!”

  王語嫣見父親起身就走,長歎一聲喚住他道:“官家顯然已經有了定計,你隻需把王家的態度拿出來就可以,到時官家必然不會過於刁難。”

  身型一頓,閨女就是閨女,到了這時候依然替自己考慮,王蒙正稍稍彎曲的背脊挺直了些,父親就應該給女兒撐起一片天,即使女兒是高高在上的皇後也一樣!

  大步走向官家消失的月亮門,王蒙正覺得自己這輩子做的最大,最成功的生意不是當初站在官家的一邊,而是生了如此懂事的又聰慧的女兒。

  趙禎默默的看著這一切,心中感歎親情的偉大,他甚至有些嫉妒這種親情,想起老爹活著時候對自己的教誨,甚至不惜以自己作為誘餌下了一盤大棋,趙禎深深的後悔……

  看著跪倒在自己腳下的王蒙正趙禎談了口氣道:“國丈平身吧!你養了個好女兒,朕自然不會讓王家覆滅,也不會讓皇後受委屈,從東京城到鄭州管城之間的水泥路耗費銀錢多少先由王家墊付,之後每年的盈利王家可占五成!”

  王蒙正蒙圈了,修路還能有盈利?做了一輩子生意從沒覺得架橋修路這種善舉能得到回報的。

  見他一臉茫然,趙禎笑道:“虧你還是做了一輩子的商人,水泥路和別的道路不同,大宋要對每一條水泥路進行維修養護,百姓走在上麵當然無所謂,可馬車,牛車呢?當然會對道路有所損壞,而且運糧的車,和拉人的車又不一樣,所以這些道路要收錢才能走……”

  王蒙正驚訝的望著趙禎道:“可道路收錢,古來未有啊!此後怕是百姓們的怨言……”

  “這你不用擔心,朕打算取消入城稅。從此以後百姓行走與大宋所有城鎮皆不用交稅,你說百姓們還會不會有怨言?還有便是對旅人所收路費和對商人的不同,甚至還會在兩地之間開設客車,專門用於載客,車費低廉,且不用繳納路費。”

  王蒙正眼睛一亮,他敏銳的直覺發現如果真是這樣,百姓高興還來不及能,出城去遠的地方本來就要雇車雇船,這下好了有官府的車船,誰還去車行搭夥?

  還有一點他沒想到,修路要多少人?趕車要多少人?這些不都是安排工作崗位的好機會嗎?

  國家基礎建設是降低失業率的最好方法,以工代賑這是古人應對災難的手段,可在大宋這樣經濟發達的朝代,建設國家基礎設施就是便向的以工代賑。

  封建時代的最大硬傷就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所以才會有土地兼並的發生,人們的終極目標就是置地,存糧,存錢,打破這種單純又封閉的競技模式,能走出小農經濟的怪圈,甚至是王朝更換的怪圈。

  小農經濟的最大弊端就是不能有效的對抗自然災難,這是製度產生的時候就定下的準則,農人離不開靠天吃飯的命運,而整個王朝做多的就是農人,更可怕的是所有的經濟結構都是建立在以糧食為基礎的危樓上。

  一旦爆發大麵積的天災,整個社會和國家都將遭到摧毀,小災年撐一撐就過去了,如果遇到大災,則會產生動蕩因素,如果接連遇災難,國家覆滅就在彈指一揮間。

  想打破這種規則就要打破小農經濟的製度,而趙禎就是要揮舞一把大錘,徹徹底底的改造這個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