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5      字數:2604
  狄青所率領的禁軍隊伍依然是統一的著裝整齊的步伐,無不顯示這支部隊的訓練有素,四周的百姓在歡呼過後立刻進入詭異的安靜,誰也不忍心打擾眼前壯觀的一幕。

  當手臂和腿腳的擺動形成同步的時候,就會給人產生一種震撼心靈的感覺。

  整支部隊有秩序的進入會場,惹得百姓紛紛感歎。

  耄耋之年的老者微微歎息:“即使漢武虎賁也不出其右。”

  嘿嘿的笑聲想起,一旁的文人搖頭晃腦道:“此言差矣,虎賁,勇士骼也。若虎賁獸,言其猛也,然虎為凶獸,又為兩刃之劍,傷人亦傷己。今日觀天子四衛,秩序井然進退有序,比之虎賁強不知幾何!”

  身旁有人回應道:“那你何不棄筆從戎去四衛中某個差遣?”

  文人笑道:“我已早有此打算,不過我要去的卻是軍武院,那裏才是封狼居胥之所在!”

  原先說話的人笑道:“軍武院可不是想進就進的,俺可聽說那裏比國子監還難進,雖不憑家世門第,卻要考試入院,即使考上了也不是安穩的,還要有出院考試,如果不能順利通過,還要留校,要知道軍武院可是出來就能任都虞侯,這樣的職司原先可都是給將門準備的!”

  “所以才要去軍武院一試身手嘍,現在官家可是文武並舉,武將與文官相比一點也不差,你瞧瞧這瓊林苑他們都來得!以前這又是什麽地方?”

  文人的話讓耄耋老者連連點頭,在他蒼老的記憶中明確的記得這瓊林苑乃是文官步入仕途的聖地,現在卻見武將和禁軍都能進入其中,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官家真的開始要重視軍備了!

  邁著整齊步伐的禁軍在瓊林苑的入口處停了下來,不是守衛不讓他們進入,而是他們在刻意的等待著什麽人。

  沒一會便看見俊俏又英氣逼人的玉麵郎君騎著一匹駿馬緩緩而來,他的身後是比禁軍稍稍年歲大些的老兵,穿著的都是些布滿刀痕箭孔的盔甲,雖然破敗不堪,可誰也不敢小覷。

  這是真正上過戰場的老兵,送死人堆裏爬出的悍卒,單單是身上的殺氣就讓人退避三舍,現場再次變得安靜,如果先前是因為狄青手下的禁軍動作震撼人心,那眼前的安靜就是對老兵的尊重。

  這支隊伍緩緩前進仿佛讓人覺得他們是從地府中走出的,這些老兵顯然是不想被禁軍比下去,強扭著手臂和腿腳走出整齊的隊列來,可其中依然有不少人是同手同腳。

  但沒有任何人笑話他們,曾經戍邊保護金甌每一寸領土的士兵值得大宋所有人的敬畏。

  狄青就是在等待楊懷玉,甚至可以說是在等待這些老兵,和他一樣肅立在原處的還有曾經擊敗這些老兵的禁軍。

  當手臂齊刷刷舉起的那一刻,老兵們在禁軍的眼中看到的隻有尊重和崇敬,沒有一絲的做作和勝利者的蔑視,楊懷玉出於禮貌的右手齊眉,可老兵們卻是發自肺腑的敬禮致意,同樣沒有一絲做作。

  驕傲是任何人都會有的東西,即使路邊的乞丐都會有他自己的驕傲,老兵們盔甲上的刀痕就是他們的驕傲,箭孔就是他們的勳章……

  雖然隻是一個簡單的軍禮,可其中的惺惺相惜和認同卻瞬間拉近雙方之間的距離,即使白天還在互相攻伐,可現在卻覺得大家是一樣的人。

  楊懷玉扭頭看了看手下的老兵微微點頭,不遠處的狄青走了過來他便翻身下馬,這是親自要為狄青牽韁繩……

  最後兩人並肩而行的走進瓊林苑,而禁軍和老兵則是更快的融入一起。

  當兩支親密的隊伍走進瓊林苑後圍觀的百姓爆發出極大興奮,勝不驕,敗不餒,這才是贏得百姓讚譽的主要原因,雙方通過真摯的行動不光引得了對方的好感,也贏得了百姓的心,這是最為重要的。

  在一片叫好聲中,禁軍和老兵微微挺直了脊梁向進文人的聖地邁出堅定的步伐。

  武將相比文臣乃是豪放之所在,他們和文臣相比一個動一個靜,在看到狄青和楊懷玉把臂而來後連連讚歎,在看到老兵和禁軍同時入場後更是連連點頭。

  不少將門在看到自家親兵和禁軍打的火熱後無奈的認清一個事實,在大宋所有的武裝力量都是屬於官家的,即使自家的親兵也是如此。

  趙禎見狀瞥了一眼領隊的狄青和楊懷玉,這兩個人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也沒讓自己的精心準備付之東流。

  對三才揮了揮手,三才立刻點頭離開,他要帶著內侍把禁軍和老兵混合在一起,這是官家特意安排的。

  見人都到齊,趙禎拉著王語嫣起身道:“此次瓊林宴和往常不一樣之處有兩點,一是諸位都是武職,二是朕提議把皇後帶來了,至於為何帶皇後來,待會你們就知道。”

  趙禎的話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好奇,官家的前一句話還好理解,可後一句仿佛有何深意,一群武將即使想破腦袋也不明白其中的奧秘,隻有曹瑋目露驚訝的望著上首。

  他猛然想起能讓皇帝皇後同時出現還和軍旅有關的事情就隻有一個,將軍卸甲!

  果然他看到官家和皇後起身走到狄青和楊懷玉的麵前,官家以古文憑吊,皇後親手為兩人卸甲,一群打扮成婦人的宮女在場地中央表演《出陣》!

  所有的武將都驚呆了,隻不過是一場軍演,官家有必要親自為兩人卸甲嗎?

  他們不明白這是一種對軍人的尊重,衣服中古老的尊重儀式……狄青和楊懷玉熱淚盈眶,而禁軍和老兵呼喝著凱旋的口號:大風……大風!

  在趙禎特意的安排下,禁軍和老兵們交叉坐在一起,眼前是燃燒的火堆和烤的香酥金黃的羊羔,老兵們嘿嘿一笑的自覺拿起桌上的小刀開始分割羊肉,這活他們幹的多了。

  這是前輩給後輩的相贈,無論好壞,禁軍們都不能對自己分到的肉有怨言,而老兵們卻沒有偏心,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既然是宴會,有肉當然要有酒,從蔡記的酒廠中拉來的白酒變成了雙方促進感情的最好媒介。

  沒過多久老兵和禁軍就打成一片,老兵吹噓著當年的戰場廝殺是如何的激烈,如何的九死一生,但隨即就會被一旁的同伴戳破,但他好不尷尬的懟回去,禁軍則是講述一些他們從懶散的老兵油子到現在人人都敬佩的四衛之間轉變的過程。

  這種氣氛是趙禎最希望看到的,軍人要想站起來,必須要團結要互相扶持,要先認同這個職業,大宋是中國曆史上首個實現職業軍人的朝代,這是一個非常先進的體製,同時這也是個還停留在摸索階段,與後世的製度相比,此時的大宋軍製還不是很完善,這需要經濟的帶動才能使得大宋的軍製變得和後世一樣。

  現在的禁軍無論是官是兵都靠朝廷養著,還不光是養一人,往往是要養其全家老小,這無疑為大宋的財政增加了負擔,如果能讓他們的家眷得到安置,這無疑給大宋解決了一個問題,還把冗兵的費用降低了。

  趙禎把王語嫣帶來主要是為了給這些禁軍的家眷解決生計,王家的產業很多,但是卻安排不了所有的禁軍家眷,如果王家能和蔡記一起興辦工廠,優先招納均屬,這無疑是條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