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5      字數:2622
  跟隨在寇準之後的世家官員們慢慢的心生怯意,他們沒想到官家的態度居然如此堅決,這是大宋開國以來史無前例的辭官上諫,即使太祖太宗時期也沒經曆過,但年輕的官家居然能頂得住這樣的壓力,著實讓他們想不到。

  此時的王隨卻緊跟寇準,抬頭昂首道:“官家也看到了,朝堂上我等是真的全無立足之地,官家變法在即,我等作為朝臣當然要堅持祖宗之法,以辭官上諫乃是迫不得已的最後手段!”

  趙禎點了點頭,王隨的話沒錯,保守的世家官員和自己即將實施的變法幾乎是沒有調和的可能,他們要為自己的利益堅持,而自己要為大宋的將來考慮,要麽妥協要麽反抗。

  趙禎是官家,是大宋的皇帝,皇帝不能妥協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那世家官員隻有反抗,利用辭官來上諫了。

  “很好!你們的意思朕明白了,可你們這麽做的意義何在?朕不明白!你們明知道朕是不會妥協的,可你們還要以辭官威脅朕,又有什麽意義呢?”

  趙禎的話一下子讓官員們卡殼,是啊!誰都知道官家的性子是不會妥協的,即使上諫又有什麽用?

  王隨和寇準對視一眼,兩人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點頭道:“這隻是和官家交易的籌碼,如果官家要變法我等也支持官家,但請官家保留下我等世家的現有土地……”

  趙禎驚訝的張了張嘴:“你們是吃錯藥了還是怎麽的?這麽多人辭官上諫就是為了家中已經兼並了的土地?”

  很顯然趙禎的驚訝在世家官員們的意料之外,在他們看來官家會義正言辭的拒絕,甚至會破口大罵,但無論如何也不會出現驚訝的表情。

  寇準試探著說道:“土地對世家來說是最後的依靠,如果失去便相當於沒了退路,連東山再起的資本都沒了。”

  他的話沒錯,古人之所以對土地那麽看重,是因為要靠地裏的糧食吃飯,有了多餘的糧食才能換成錢,去買其他的東西。

  即使在趙禎的小試牛刀之下工廠已經開始興起,可土地作為主要的經濟來源依然在人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基本是以靠天、靠地吃飯生活的。

  而且土地也是權利的象征,此時的大宋是土地私有製,也就是說擁有多少土地,就擁有多少地方的統治權,古人對於土地是“寸土不讓”的。

  有些世家豪族的土地甚至有一個縣的麵積,當地的官員都不敢得罪他們,甚至需要他們支持才能管理好當地百姓和收稅等事物。

  毫不誇張的說,世家豪族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反正天高皇帝遠,即使朝廷的手再長也夠不到他們的頭上。

  趙禎稍稍一想就清楚了他們的想法,笑眯眯的說道:“地朕是絕不會動你們手中的土地,這些地都是你們自己的,私有的,朕不光不會動,還要保護你們的土地!”

  嘩~跪在地上的群臣愕然,他們沒想到官家居然這麽爽快的就答應了,這讓他們之前做的準備如一拳打進棉花裏使不上力氣,還有不少人露出慚愧的神色,慢慢的有人低著頭的站起離開,從三三兩兩變成成群結隊。

  在官家目光灼灼之下,寇準和王隨也不好阻攔。

  三才在一旁嗤之以鼻的看著這場鬧劇,這些混賬居然敢為難起官家來了,也不看看自己的身份,官家捏死你們就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簡單,即使螞蟻抱團又怎麽樣?

  還不過是螞蟻罷了!

  三才站在偏殿的門口,把每個參與上諫的人都記下,萬一官家要秋後算賬,自己也好有個準備不是?

  王隨是不相信官家會那麽好心,他之前從王曾那裏探知官家對土地兼並的厭惡和必須打擊的形態,但眼前的官家卻風格一變的要保護起自己的土地來了,這讓從政多年的王隨提起了十二分的小心。

  趙禎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他有底氣,後世的糧食基地湖廣平原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得到開發,甚至連洞庭湖附近的荊湖南路都算荒蕪的嶺南之地,可想而知此時的大宋還有多少的土地可以利用。

  趙禎打擊世家土地兼並的最好辦法不是大搞開發,而是讓糧食和土地變得相對來說不那麽重要,等到商業繁榮到一定程度之後,大宋的國內市場慢慢飽和,生產出過多商品的工廠就會自覺的給產能過剩的工廠找出路,什麽地方好呢?

  當然是人差錢多的國外……

  要想出國最好的辦法不是走西域,因為通往那裏的通道被黨項人壟斷了,那隻有走海路,走海路必然要促進遠洋貿易和造船工藝的發展,大航海的序幕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拉開,隻要能沿著海岸線穿過千島群島一直往北就能看見連接新世界的橋梁白令海峽!

  到達美洲的船隊會帶回土豆,紅薯,花生,西紅柿,洋蔥等等產量大的驚人而且好養活的農作物,到時間土地的產出將會打破人口天花板的限製,大宋的農業已經到了能為新物種馴化和脫毒的程度。

  土地不夠?南麵的土地上遍地都是懶惰的人,土地肥沃卻不懂得耕種,甚至還有著翻臉不認人習慣,那場自衛反擊戰讓趙禎看透了越人的無恥,肥沃的土地就該留給善良勤勞的華夏人去種植!

  到了那個時候,關中的糧食還值錢嗎?糧食都不值錢了土地又算什麽?

  農人可以到城市中打工養活自己,現在的開封府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東京城外的工廠已經是遍地開花,各種各樣的產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隻要王唯一等人回來,自己就會在朝堂上宣布,政府組織的廂軍大開發,到時間兩湖盆地就會變成引誘百姓的大糧倉,這樣就促使更多的人向南方的湖廣平原移動,如果土地不夠……那就打南麵越人的注意,總是會有辦法的!

  趙禎慢慢的站起走向寇準和王隨:“兩位相公快起來吧,說實話你們的土地朕看不上!朕現在告訴你們朕不會收回你們的土地,但是你們兩帶頭上諫卻要遭受處罰,否則朕的麵子怎麽辦?”

  王隨已經抖似篩糠,原先他以為官家會在文官的壓製下就範,但是誰曾想官家居然出其不意的化解了威脅,把整個上諫隊伍拆得七零八落,最後隻有自己和寇準留了下來。

  趙禎笑眯眯的扶起寇準道:“此次勞煩寇相公了!你年事已高請辭也是應該,朕要是不準實在是過意不去,家中要是有才學精湛的後輩子弟就推薦來,畢竟寇相的功績有目共睹的!”

  寇準苦笑著看了看眼前的趙禎,又瞥了一眼地上怒視著自己的王隨:“老臣謝陛下隆恩!”

  王隨絕望的閉上眼睛,原來這一切都是官家和寇老西安排好的!

  隻有自己還被蒙在鼓裏!

  慘然一笑,王隨忍不住道:“官家真是好手段,居然能翻手雲,覆手雨!老臣佩服!”

  趙禎冷笑道:“你先別急著佩服,朕饒你一命,但卻不會繞過三槐王氏,自此之後三槐王氏子弟你王隨一脈不得入仕!”

  王隨臉色一變,這是在斷絕他三槐王氏中他王隨一脈的前途啊!這也意味著他王隨一脈將要走向沒落和衰敗,舊居官場的他知道,要想牢牢的控製住自己手中的土地就必須有人在朝堂中立足,家中的田產沒了庇護就相當於入了狼群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