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拜見父皇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34      字數:2909
  打量著銅鏡中的自己,趙禎滿意的點了點頭,真是人靠衣服馬靠鞍,穿上朝服的自己立刻變了一副模樣,太子服飾處處透露出威嚴與端莊。

  大概是襲承唐製,北宋服飾比唐朝服飾更為嚴肅內斂一些,但是同時增加了威嚴,尤其是出席正式場合所穿著的朝服更是如此。

  趙禎本就長得豐神俊朗,從那副宋仁宗坐像軸就能看出,他比宋代的其他皇帝要長得好看的多。

  跪在地上的宮女看著身著太子朝服的趙禎,無不戰戰兢兢。天家的威儀如日當頭直刺她們的雙眼,此時她們才覺得剛剛的輕率舉動是大不敬。

  “你們都平身吧,孤又沒有怪罪你們的意思,隻不過下不為例哦!”趙振笑著輕輕扶起一位宮女,他不希望把這裏的氣氛弄得過於緊張,隻是不想她們再隨意撫摸自己身上的敏感位置而已。

  宮女們這才慢慢的起身口稱不敢。

  趙禎笑道:“諸位姐兒大可不必如此,你們皆是我東宮之人,即使有錯也是孤之前沒有說清楚,現在知道了下不為例就是。都退下歇息吧!”

  說完就邁步出去,留下一群不知所措的宮女在房中大眼瞪小眼。

  姐兒的稱呼在宋朝並沒有貶義,與後世的姐姐相似,但這時候叫姐姐,是對年紀大的女人才用的稱呼。

  雖說是東宮,但是這裏宮殿林立極為寬敞,以廊柱相連,即突出宮殿的氣派豪華,有不失細致典雅。好處是讓人覺得精致漂亮,壞處則是……趙禎迷路了!

  按照之前記憶中的路線行走,可不知為何就是找不到剛剛下車的院落。

  簇擁自己換衣服的宮女又被他撇下,每個看到自己的內侍都趴在地上,趙禎無奈中拉起一個小內侍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小內侍結結巴巴的回道:“小的名叫陳彬,是東宮廊下黃門!”

  “你帶孤前去尋找陳內監!”

  “小人也不知內監所在何處……”

  趙禎仿佛感覺到一群烏鴉從頭頂飛過,出師未捷先迷路?這是什麽鬼!

  就在他絕望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的帝國係統,眼睛微閉很快就出現那麵熟悉的巨大水晶,畫麵上顯示的就是自己所在的太子東宮,很快就鎖定了陳琳的位置。

  當陳琳看到激動的泛起淚光的太子時,心中感歎,孩子就是孩子,隻是一會沒見到自己,就急的掉眼淚了。

  走到趙禎麵前輕輕蹲下,掏出手絹替趙禎擦了擦眼角道:“太子不必著急,老奴在這裏呢!”

  趙禎使勁的眨著眼睛,他哪裏是著急的掉眼淚,根本就是眼睛中被風吹進了沙子!

  剛剛一轉身迎麵吹來一股逆風,細小的塵土被吹進眼中。怎麽眨都弄不出來,實在沒辦法拿過陳琳的手絹用力的揉了揉眼睛,這才好上許多。

  看著眼睛紅腫的趙禎,陳琳莫名其妙,隻不過一會沒見,有這麽誇張嗎?

  趙禎終於覺得眼睛不再難受,轉身把手帕塞進陳琳的手中:“內監咱們走吧!”

  “好的殿下,請跟老奴來!”說完就帶著趙禎在東宮中穿行。

  太子東宮與禁中皆在皇城的內城,所謂的皇城中還包括政府的辦公機構,由一道城牆分開,在趙禎提出疑問後,陳琳一路上耐心的解釋。

  “城牆的另一邊有中書省和樞密院,太子殿下您要記住,這倆個地方是整個大宋最為重要之所在!”

  趙禎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中書省掌握著行政大權,而樞密院則是掌管軍事大權,倆個地方一文一武合稱“二府”,是大宋最重要的機構。

  趙禎就像是來到皇宮參觀的遊人,陳琳算是一個好向導,能為他詳細的講解各個府衙的職能和作用,沒想到負責宮中事物的殿中省六尚局也在皇城之外,同時還有整個皇城中最大的宮殿“大慶殿”!

  陳琳抬了下眼皮歎道:“入宣德門後,東西有左、右升龍門及兩廊,正北在宮城正中央即為大慶殿,它包括有大慶門及左、右日精門,大慶殿為九開間,殿前東西各六十步的長廊,左、右太和門。

  大慶殿左右有東、西挾殿各五間,殿後有後閣,閣後有齋需殿,再後為大慶殿北門,又稱端拱門。大慶殿殿庭廣闊可容數萬人。可官家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去大慶殿視朝了。”

  殿庭是指大殿台階下的空地,居然能容納數萬人的廣場,由此可見大慶殿的恢宏!

  趙禎完全沉靜在四周美輪美奐的建築和陳琳的描述中,在陳琳停下後,他還下意識的往前走了幾步,隨即被咳嗽的聲音打斷。

  看著匾額上景福宮三個字,和從裏麵傳來的的銀鈴般的笑聲,他才意識到快要見到便宜老爹了。

  殿門口的內侍在看到年幼的趙禎和陳琳後,眼前一亮的小跑過來:“小的陳彤參見太子殿下,殿下您可來了,自從公主說您要前來探望,官家整個人都精神了許多!”

  趙禎點了點頭跟隨內侍走上台階,回首看了看陳琳,隻見這位無須老人衝著自己微笑,心中明悟了許多。

  看來即使自己不提,陳琳也會帶自己前來,所以這一路上才暢通無阻。

  進入景福宮首先看到的是完全變了個人的趙妙元,這小妞活潑開朗的笑容極具感染力的在高大宮殿中回蕩。

  高超的演技讓趙禎覺得她去奧斯卡拿小金人也沒問題。

  隨著腳步聲的靠近,歡笑聲止住,趙妙元轉向長塌道:“父皇,皇兄來了!”

  “朕的益兒來了?!”病榻上中年人的聲音虛弱中帶著喜悅。

  趙禎趕緊邁開小腿小跑的衝向病榻,用奶聲奶氣的聲音說道:“父皇!孩兒來看您了!”他故意不稱兒臣,而是用更親切的孩兒來自稱,為的就是喚起便宜老爹的親情。

  看著撲到在自己懷中的幼童,趙恒用完全不似中年人的手掌撫摸著幼嫩的臉頰道:“胖了也壯實了!難得你有心來探望父皇。”

  “孝悌乃是做人之本,孩兒先是父皇的孩子,然後才是別人口中的太子!”

  趙恒眼中精光一閃笑眯眯的問道:“這是誰教你的?”

  他和陳琳一樣都覺得太子這些話都是有人教他這麽說的。

  趙禎輕輕搖頭道:“這是孩兒從聖人之言中學到的: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哦?那你說說為何我大宋要以孝治天下?”趙恒突然來了興致,趙禎的回答讓他有些驚奇,便生出了考校幼子的念頭。

  看著趙禎皺著眉頭,小臉上蹦出了褶子,趙恒伸手撫摸他臉上的皺著道:“小小年紀就喜歡皺眉頭,這可不是好習慣哦!”

  趙恒老來得子,前麵幾個兒子皆數夭折,隻有趙禎身體健康,所以對他百般疼愛,同時也極為重視對他的培養。

  畢竟趙禎是大宋的合法繼承人,他也要為大宋的江山社稷著想。

  看著眼前麵露稚嫩的趙禎,他心中開始悔恨起自己。

  自家事自家知,之前沉溺於封禪之事,廣建宮觀,勞民傷財,把鹹平年間積蓄的財力揮霍一空,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以後要把一個爛攤子交給年幼的兒子,讓他背負起中興宋氏江山的重任,心中瞬間升起不忍。

  趙禎此時完全不知他的想法,努力的回憶道:“孝悌為修齊治平之基,孝悌為行仁開源,行仁為達道之本!

  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六藝,第一件就是禮。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悌定亂,事雖易知,理卻深密難明,因這是聖賢的大道……”

  趙恒震驚的望著眼前的幼子,從他幼稚的童音中說出的話卻直指本源!即使朝中的大儒也不一定能闡述的這麽明確,關鍵是這麽小的孩子就能開始自己分析問題,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難道這是上天賜予朕的希望嗎?!與丁謂胡亂獻出的祥瑞相比,眼前的孩童才是真正的祥瑞!

  巨大的幸福敢瞬間就讓趙恒激動的大笑,雖然聲音中帶著嘶啞,但是卻暢快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