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11-28 21:21      字數:2247
  過年就應該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在一起才是,這不光是後世人的想法,也是這個時代百姓的想法,隨著人們東奔西走的離開家鄉外出賺錢,和家人團聚的日子便彌足珍貴了。

  元日是一年的開始,但相比之下元日之前的晚上,守歲熬年卻跟充滿了儀式感和歡樂。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魏晉時便有記載,除夕晚上,一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的。

  今日的興慶宮格外熱鬧,不光是趙禎這個天家,還有幾個外戚………………

  看著桌上局促的蔡伯俙以及蘇軾,趙禎無奈的翻了個白眼。

  趙靈和趙妙元兩人根本就不遵從嫁夫隨夫的禮數,本該在神都城與公婆過年的她們趕到了興京,死活賴在興慶宮不走了,一同而來的還有蔡伯俙這位趙禎的妹夫以及蘇軾這個女婿。

  “抗旨不尊…………”

  趙禎的話還沒說完,邊上的皇後皇妃,便上前打圓場:“今夜守歲當高高興興的才是,官家何必與妙元靈兒計較?左右都是咱們天家的近親,蘇相公當是不介意的吧?”

  蘇軾連連擺手道:“不是公主的主意,乃家父催促而來,我等尋常陪伴,守歲當以官家為重!”

  趙禎翻了個白眼,蘇洵倒是敢有意見啊!還好他家中還有個兒子,少蘇軾一個也不打緊…………至於蔡伯俙,趙禎都懶得看他,他與後宮的關係可要比蘇軾這個女婿要親近的多。

  趙妙元隔三差五就帶他進宮的,自己在興京之後這貨也辭了三司的差遣,一共而來,從來就每把自己當外人。

  這次來妙元還給自己的婆婆討要了國夫人的封號,不用說蔡伯俙的父母一定是眼巴巴的催著這兩人進宮的。

  何況蔡伯俙在宮中,也有好處,最少趙仁和趙昀拉著他出主意,如何最大程度的利用大宋,給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王國帶去最大的利益。

  兩人從蔡伯俙那裏受益良多,最少蔡伯俙在經濟手段上給出的幫助不少。

  說實話,即便是趙禎本人都覺得這樣的家宴才算是熱鬧的,這樣的守歲才算是有意義,妹妹一家,女兒一家,再加上三個兒子的三家人全部到齊了。

  興慶宮地勢較高,打開聖儀殿的大門就能瞧見興京之中的燈紅酒綠繁華若斯,趙禎索性讓三才打開宮門,反正宮殿之中的地暖足夠,也不覺得冷。

  城中的熱鬧景象很快與聖儀殿中的熱鬧交相輝映起來,孩子在四周奔跑玩耍,女人們說著私密的悄悄話,至於蔡伯俙這貨卻是已經大吃起來。

  男人和女人很快是很有必要的,不是出於尊卑而是出於興趣所在。

  作為皇子的趙仁毫不猶豫的給蘇軾倒上了一杯酒:“姑父,您現在在京中沒有什麽事情吧?”

  此言一出便讓蘇軾愣住,而趙旭的臉便立刻黑的如同鍋底。

  “姑父,仁兒是打算拉攏您,讓您去往泰西州幫他呢!”

  蘇軾連連擺手道:“我這般的清閑之人,去往泰西之地也是無用啊!再說崇文苑中還有許多文稿需要收集編篡,走不開的…………”

  趙仁立刻道:“您在崇文院隻能整理文稿,太過清閑了些,不如去往泰西之地教化那裏的百姓如何?”

  蘇軾喝了口酒笑道:“姑父可不會那裏的話,因材施教也需自己精通才是,泰西之地與我大宋說的話不一樣,連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我便是去了,教他們聖人之言,之乎者也他們也能聽得懂才是啊!”

  趙仁趕緊給蘇軾斟酒道:“姑父此言差矣,咱們的聖人之言在泰西之地早有流傳,泰西之人趨之若鶩,以色列王國乃是大宋的屬國,也是我的治下,豈能沒有聖人之言的熏陶?聖人雲:有教無類!隻要是泰西之民求學,那就應該教授啊!”

  蘇軾有些疑惑道:“泰西之人也知曉我漢家的聖人?”

  趙仁拍了拍手道:“這是自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些泰西之人都懂得,何況泰西之地信仰複雜,若是沒有好的教育,便是更加雜亂的,不光要請您去,還要把大宋的許多名士都請去,如此也好穩固泰西之地!”

  蘇軾微微點頭:“也是這個道理,隻不過此時還需官家點頭。”

  趙旭陪著蔡伯俙悶頭吃飯,見話題終於到了自己身上,便開口道:“此事還需父皇點頭,西麵的事情朕不管,父皇說的算!”

  當趙仁諂媚的小臉送過來的時候,趙禎便道:“耶路撒冷已經被你完全控製了?”

  趙仁拍著胸口到:“這是自然,否則孩兒也不會回來,二哥,二哥可以為我作證!”

  趙昀點頭應下:“仁兒在耶路撒冷城確實站穩了腳跟,已然成為三教之神的使者,沒人反對他,也沒人敢打耶路撒冷的主意。”

  趙禎摸著下巴道:“如此也該給你一點東西,免得拿下了土地再次飛走,除了教育你還想作甚?”

  趙仁掰著指頭算了算,最後道:“孩兒先把以色列王國變成咱們大宋的土地,不光要讓他們統一起來,還要讓他們在思想上歸附大宋,在其他的地方也和大宋別無二致,時間長了能遷徙百姓過去還是好的。”

  趙昀捂嘴偷笑,而趙旭終於忍不住道:“你還要遷徙百姓過去?遷徙多少?一萬?五萬?十萬?!路途太過遙遠,怎生遷徙百姓過去?!”

  趙仁搖了搖頭:“這隻是時間的問題,隨著以色列與大宋的通商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前往那裏定居的人便會越來越多,我會給出大量的優惠,讓百姓遷徙過去過好日子的。”

  趙禎笑罵道:“你的意思是百姓在大宋過不上好日子?”

  趙仁搖了搖頭:“兒臣不是這個意思,兒臣是讓他們過上完全不同的日子,眼下的以色列王國還在變法之初,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完成變法,也需要進行融合,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充滿機遇,現在的大宋百姓已經不同了,他們所追求的東西也變得不一樣,不會被土地所困…………”

  趙仁得話沒說完,趙禎和趙旭就變了臉色,這話是沒錯的,若是趙仁以高官厚祿引誘,還不知多少人會趨之若鶩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