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11-03 22:38      字數:2188
  趙禎與圖格裏克簽訂盟約之後便帶著趙仁返回了鐵門關,這次簽訂盟約是一次秘密會盟,帝王親自到場秘密簽訂盟約乃是必須保密的事情,至於盟約的本身卻是沒有什麽需要保密的。

  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的盟約本身充滿了積極意義,最需要的便是宣揚出去,讓阿母城乃至世人全部知曉才是最好的。

  其實在趙禎與圖格魯克簽訂契約之後,“消息靈通”的人就已經向外放出這次盟約的大致內容。

  消息在出現在阿母城的時候,滿城震動,大宋與塞爾柱的盟約成為了兩國商賈之間最大的保障,從此以後邊境上的沙盜便會消失。

  兩國都會派出兵馬圍剿從阿母城到兩國邊境上的所有沙盜,官軍扮演的沙盜即將消失在這片繁榮的土地上。

  開始的時候還有人懷疑,但當白綠兩色極為鮮明的石碑出現在阿母城之中的時候,所有都相信了大宋與塞爾柱之間的盟約。

  從石碑樹立起來開始,大宋與塞爾柱進入了全新的時代,一個通商自由,環境安定,稅率減惠民的時代。

  各種各樣的商品都會出現在阿母城中,甚至連軍備物品也會在這裏出現。

  有些來自西方諸國的商人大驚失色,他們沒想到塞爾柱居然與大宋之間達成了協議,並且締結盟約了。

  這時候的阿母城也宣布,這片土地歡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商人,無論你是來自何方,隻要帶著貨物前來,就能得到阿母城的保護,並且獲得同樣的稅率!

  以上這些都是趙禎提出的條款,兩國同時降低稅率以吸引更多的商賈前來阿母城中交易,同時兩國要在邊境上全力絞殺沙盜,阻止沙盜繼續為禍阿母城以及各國商賈。

  這些對於塞爾柱來說都是極為妥帖都事情,但唯獨要求塞爾柱不得為難大宋商賈的同時,還要保證西方商路都通暢,這就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了。

  誰不知道塞爾柱與羅馬帝國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這時候塞爾柱當然要阻止羅馬帝國繼續從阿母城獲得東方的貨物,戰爭的同時斷掉地方的貨物也是塞爾柱急需要做的事情。

  但最後塞爾柱還是無奈的同意了,最少圖格魯克被趙禎的經濟理論給說服了。

  大宋的貨物在西方暢銷這是不爭的事實,允許羅馬帝國的商賈以及其他西方王國的商賈前來阿母城購買貨物,在阿母城中收取的稅收是定下的,不得改變的,但在塞爾柱境內收取的稅收卻是與大宋無關的。

  由此一來塞爾柱依舊可以向羅馬帝國的商人或是西方諸國的商人收取重稅,大量的交易和貴重的物品,會使得塞爾柱獲得相當大的財富,而這些財富完全可以用來支付從大宋購買的軍備所需不是嗎?

  這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學概念,也是圖格魯克同意趙禎要求的原因。

  戰爭打的就是經濟,塞爾柱需要大宋的諸多軍備,無論是鎧甲還是肉鬆,無論是橫刀還是大黃弩,這些東西可都不便宜。

  但有了這些神兵利器之後,塞爾柱軍隊便會愈發的強大,在戰場上的勝利會變成國家的收益,如此算下來也是一件就為劃算的事情。

  這就等同於空手套白狼,從羅麥帝國以及西方商賈身上收取的稅收,最終變成塞爾柱的鎧甲,刀劍,弓弩,最後再用在作為侵略者的十字軍的身上!

  這是一件多麽諷刺又完美的事情?

  圖格魯克不懂經濟學,但不代表他對商業一竅不通,相反在塞爾柱帝國,商業的繁榮程度一點也不比大宋來的差。

  完善的製度,良好的環境,優惠的稅收,這些幾乎都是與大宋一樣的存在。

  國家的稅收不是依靠質量,而是依靠數量,隻要數量足夠龐大,那就能引起質變,大宋便是如此。

  重稅雖然可以一時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但這種暴增隻能存在一個短暫的時間,隻有長久且穩定增加的稅收才是一個國家財政的重要保障。

  這一點不單單時宋人發現了,塞爾柱人也發現了。

  所以這幾年來,塞爾柱和大宋一樣,王朝的稅收都在穩定的增加,雖然幅度不大,但每年的積攢下來的數量卻是驚人的。

  隻可惜塞爾柱並沒與工廠,也沒有那麽多的人口,消費稅的收取大多還是在運送商品到西方販賣的商賈身上。

  而大宋的稅收卻是極為複雜的,取消了農業稅之後,大宋不光沒有了夏秋兩稅,連鹽稅,丁口稅,以及其他的各種苛捐雜稅全部取消掉了。

  但即便如此,大宋的稅收依舊每年瘋漲,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大宋的商業活動頻繁的增加。

  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工廠出現,每年都有龐大的貨物交易出現,地方州府甚至要專門籌建一個稅務衙門才能滿足稅收和統計的需要。

  大宋的人口多,需求大,內需充足,工廠在生產貨物的同時也提供了工作崗位,而工人在獲得工錢之後,便能把剩餘用到購買貨物之中,如此便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但這一點塞爾柱帝國是做不到的,塞爾柱的人口大多數是農民和牧民,他們沒有多餘的人口,也沒有能夠大規模生產的市場。

  若是不想做農民和牧民,那就隻能進入商賈的行列中,通過倒賣大宋的貨物發家致富。

  可以說大宋已經完成了資本主義的初級階段,趙禎不時的感歎大宋的運氣好,這個時代的原是資本積累非常快,尤其是在大宋在諸多方麵領先於這個時代開始,原始資本的積累便更加容易了。

  趙禎現在不擔心任何一個文明在社會發展的速度三超過大宋,更不擔心其他文明在科技成就上超越大宋。

  即便是塞爾柱王朝,也變成了大宋的“打工者”或是“代理商”。

  趙禎給圖格魯克的建議看似是有利的,但其實依舊是在給絲綢之路更多的商機,單單依靠塞爾柱一個王朝是遠遠不夠的。

  絲綢之路的繁榮不是一個國家,倆個王朝的功勞,而是整個亞歐大陸之間諸多國家參與其中的建設所帶來的今天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