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穀”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8-13 22:00      字數:2160
  其實女王穀距離大宋的距離相對與瑪兒敢來說更近一些,但唯一的缺陷便是那裏的地勢複雜,河穀之地就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這也使得大宋和宋軍一直以來沒有和這個女權社會有過一點接觸。

  即便是有接觸也是宋軍的遊騎在為大宋前進掃除障礙的時候稍稍觀察了一下而已,在他們看來這個部族就是在大宋的成都府和瑪兒敢城之間的一個小部族而已。

  在出兵之前宋軍就已經發現了女王穀,因為這個小部族不打算幹涉宋軍的西征,同時宋軍也沒有打算在他們的身上浪費時間,於是乎雙方之間幾乎沒有交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宋軍戰勝了角廝羅,逼得他從邏些城撤軍,整個高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宋人的官吏不斷的抵達高原上的土地,帶來秩序的同時也帶來了財富和幸福。

  這時候的女王穀對宋軍的排斥已經降到了最低,尤其是在大宋的官吏充分尊重高原百姓之後,這樣的排斥便幾乎沒有,相反他們倒是比較歡迎大宋的抵達。

  隻不過這一次卻是大宋在排斥這片土地,宋人的官員在得知女王穀的製度之後,便立刻打起了退堂鼓,並且女王穀也不歡迎男人作為大宋的官吏在此處開衙。

  雙方之間的矛盾和抵觸使得宋人主動的退去了,這個和中原以及高原都完全不同的部族在人們的眼中就是個異類的存在。

  哪有女人當家做主的?哪有男人受到統治甚至是出嫁給女人的?荒唐!

  但趙禎並不這麽認為,隻要是大宋的土地,就要受到宋人的管理,可以充分尊重這些少數民族,但卻不能置之不理。

  一個完整的國家比什麽都重要,既然女王穀的部族有自己的風俗,那就應該去尊重,同時也要做到管理。

  大宋的律法已經相當完善,製度也是極為不錯的,雖然不是完美,但至少能夠與時俱進。

  這是體現包容性的時候,趙禎不會輕易放棄,看似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部族,看似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但趙禎卻知道這樣做的意義非同一般。

  女王穀隻是高原上小小的一塊土地,可一旦成功對整個高原的影響便是巨大的。

  於是趙禎便在回朝的路上準備前往女王穀一探究竟,皇駕回朝的速度已經開始逐漸降低,雖然將士們歸心似箭,但還是要等待狄青以及他率領而來支援瑪兒敢的上四軍。

  西征之戰看似是大宋對吐蕃高原上的外族戰爭,強度和烈度都無法與滅遼之戰相比,甚至趕不上大宋和西夏之間的戰爭的。

  但在這次戰爭中大宋的投入絕對是巨大的,從輜重糧草到武器裝備,從出兵的精銳程度到出兵的數量幾乎都是一場龐大的滅國戰爭。

  這不僅僅是獅子搏兔尚盡全力,而是一場等同於生死之戰的強度。

  大宋在西征之戰中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但同樣是耗費萬巨,但相比之前大宋對戰爭的投入比例卻在下降。

  這也是為何大宋西征高原沒有使得國內勞民傷財的主要原因,戰爭的開銷占據財政比例越小的情況下,非但不會有損經濟,相反還能促進經濟。

  軍隊大量的采集物資,增加了大宋大大小小所有工廠的訂單,無論是國營工廠還是一般商賈開辦的工廠都是從中收益的,同時也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百姓收入的增加會如何?刺激消費的同時增加朝廷的稅收!

  所以這一次即便是三司沒有發行戰爭債券,大宋的出兵所需也是完全足夠的,並且不會影響到朝廷的正常事物。

  這幾年大宋的人口飛速增減,而換取的是市場的擴大和勞動力的增加,趙禎在人口方麵的“先見之明”讓各部的相公極為稱讚。

  趙禎在擴大“外需”的同時,也在擴大“內需”,這些詞匯雖然大宋沒有,但不代表大宋的朝臣不知其中的道理。

  三天後的一個夜晚,狄青所部終於追上了趙禎的皇駕,這些上四軍的年輕將士即便是馳援了瑪兒敢也不知道其實大宋的皇帝就在這裏。

  眼下皇駕突然出現,瞬間就讓上四軍的將士們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官家之前就在高原之上。

  作為知道詳情的狄青自然是處變不驚的,歲月仿佛有意和他過不去,比趙禎大上兩歲的他看起來卻比趙禎大了不少。

  每當看到狄青,蔡伯俙便不由的感歎歲月催人老,當然免不了狄青“熱情”的拍打。

  “臣狄青參見官家!”

  瞧見狄青身穿鎧甲單膝跪地的模樣,趙禎抬手把他扶起:“總是這般的規矩也不好,你好歹也是我大宋的兵部尚書,躬身行禮即可,身穿甲胄不宜大禮!”

  狄青雖然知道趙禎的意思,但卻不敢反駁也不敢認下:“臣子拜見君王,古之禮也。”

  “讀書是好事,範仲淹送你的《春秋》和《漢書》不錯,但去軍武院中讀書總比聽信一家之言要來的好,這兩部史書讀你的這般的頑固可不好。”

  趙禎指了指前麵不遠處的大金川道:“此次朕要去往一趟女王穀,你率上四軍在大金川東岸等待,不可輕舉妄動嚇到人家!”

  “臣遵旨!”

  三才微微歎了口氣,他知道官家是打定主意要像女王穀的部族示好,若是以往大宋的大軍陳兵壓境,沒有什麽是不好談的,而眼下官家居然要大軍在遠處等待,可見官家是誠心誠意的要和女王穀的“女王”商談。

  大宋一國之君,親自前往女王穀實在是有些不妥,三才已經提議過好多次建議趙禎把皇駕停在女王穀外,召見“女王”豈不是更好?

  但都被趙禎否決了,趙禎自己想要帶著誠意去,而不是帶著威脅和恐懼,

  女王穀其實就是一處在大金川邊上的河穀,地處險要,但裏麵的人口卻不多,河穀口的哨兵瞧見趙禎的皇駕之後便飛速回去稟報,之前蔡伯俙已經派人和他們聯係過了。

  但女王穀的人是想不到大宋的官家居然會真的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