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8-11 18:30      字數:2131
  沒人能夠預測未來的走勢,即便是趙禎也不行,雖然他來自後世,但眼下的大宋早已變得麵目全非,蝴蝶的翅膀扇了一扇,所有的一切都變得不同,趙禎驟然發下大宋不再是曾經的大宋,而整個世界都發生了改變。

  最顯著的便是趙禎自己幫助了一賜樂業人,他們在複國之後便如同堅強的小草在局勢複雜的地中海沿岸生根發葉,到了現在誰也不能輕易把他們從家鄉的土地上連根拔起。

  至於西方的神聖羅馬帝國以及中亞的塞爾柱王朝更是開始了激烈的對抗。

  整個世界都因為大宋的改變而發生改變,大宋的影響已經開始在無意之中進入了全球性的影響。

  但除了趙禎之外,並沒有人知道這其實是他個人對大宋進行的改變之後,對整個世界產生的改變。

  吐蕃人已經基本上從邏些城撤走,後續還有一些零星的吐蕃人走在最後,他們是仁欽桑波以及他的親衛,作為吐蕃的大相,他在殿後,但同樣的他也需要保障吐蕃人的安全。

  趙禎可以殺死角廝羅,但卻無法對一個忠於自己王朝和皇帝的人動手。

  一匹白馬,一身素衣,趙禎就是如此簡單的騎馬在邏些城門口,身後的士兵相距了一段距離,眼下已經沒人會對趙禎產生威脅。

  仁欽桑波輕輕的磕了一下馬肚,驅馬緩緩靠近趙禎,這個舉動瞬間讓四周的人緊張起來。

  但趙禎並不在意,隨意的揮了揮手讓禦前直停止前進,示意自己很安全,仁欽桑波是高原上少有的智者,他不會衝動到做出毀滅整個吐蕃的行為。

  果然距離趙禎還有十來步的距離,仁欽桑波翻身下馬向趙禎施禮,趙禎騎在馬背上微微抬手:“平身吧你不尋朕,朕也想去尋你。既然來了就把話說開了更好。”

  “陛下果然聖明”

  仁欽桑波仿佛早已料到這件事,對於趙禎的“非正式”召見非常的感興趣。

  這是一次理想的交流,也是一次最後的交流,人與人之間有時最需要的便是交流,有時最不需要的也是交流。

  自從角廝羅稱帝之後,一個完整的吐蕃出現了,但它卻從一開始便是大宋的敵對國家,雙方之間幾乎沒有“正式的官方交流”。

  甚至讓派出去的“使團”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進行的一次粗糙的會麵。

  交流和信任是外交博弈中最需要的東西,而直到吐蕃戰敗雙方之間也沒有一次正式的召見。

  作為吐蕃的大相,仁欽桑波去過大宋並且了解大宋,但相對來說並不了解大宋的這個君王。

  眼下就說明了一切,也證實了仁欽桑波的猜測,大宋皇帝果然做出了最為合適的選擇。

  果然大宋皇帝和自己猜測的一樣,他對於“大局”的思考要遠超吐蕃人的想象,他需要的不光是滅了吐蕃獲取吐蕃的土地,而是需要一個更適合大宋的利益。

  這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在暴力和衝動驅使下的一次擴展和侵略,這也是為何大宋皇帝會放他們離開的邏些城和吐蕃高原的原因。

  “大宋皇帝陛下”

  趙禎擺了擺手:“吐蕃是向大宋的投降的,這是歸降的一種方式,你應該和大宋的子民一樣稱呼朕為陛下或是官家。”

  仁欽桑波稍稍一頓,他忽然明白自己是戰敗的一方,現在在名義上也屬於大宋的麾下。

  無奈的仁欽桑波點頭道:“官家所言極是。吐蕃的讚普已經重新變成了大宋的西平王,一部分吐蕃人即將離開家鄉,向著更為遙遠的地方前進。”

  趙禎忽然笑道:“這是一種約定,也是一種協議,角廝羅率領他的追隨者向西征伐吉慈尼,但朕從未說過高原就不再是吐蕃人的家鄉,你也看到了,朕解放的一部分農奴已經成為這裏的主人,吐蕃人依舊在高原上,這裏依舊是吐蕃人的家鄉,隻不過被大宋的官員管理而已,而且在往後也許會出現吐蕃人中了科舉之後再次回到自己的家鄉做官”

  仁欽桑波突然顫抖了一下:“官家的意思是我等錯過了一個好機會”

  趙禎咧嘴笑了笑,笑容中充滿了苦澀和沮喪:“其實朕從來沒有想要過讓角廝羅率領殘部進攻吉慈尼,朕原本是打算讓吐蕃自治的,除了駐兵之外,剩下的事情,或者說內政吐蕃人可以自己解決,但你給了朕一個更好的建議,當然也把吐蕃人帶向了一條更加艱難的道路。”

  仁欽桑波抿嘴沒有說話,大宋皇帝這時候說的話誰知道是真是假。

  “朕知道你會懷疑,當然若是按朕的謀劃,角廝羅必定要被押送至神都城的,而且吐蕃的舊貴族和官員也會被押送到神都城。大宋會從吐蕃當地培養人才,科舉中也會每年給吐蕃留下一些名額,讓他們成為大宋的朝臣,了解大宋,掌握大宋的律法,同時結合吐蕃的實際情況治理吐蕃”

  趙禎說完稍稍一頓道:“朕知道你不相信,也覺得匪夷所思,但從一開始朕確實是這麽想的,並且打算把這一切變成顯示,隻不過你提出了一個讓朕難以拒絕也讓角廝羅和大多數吐蕃人可以接受的辦法。”

  仁欽桑波長出了一口氣,他是卻是沒想到大宋皇帝居然考慮到了如此長遠,當然這一切都沒有發生,其實自己的提議要更好一切,也更容易讓吐蕃和大宋所接受。

  雖然如此一來吐蕃王朝即將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但誰也說不好這是一件壞事。

  吐蕃和大宋之間建立了難得的信任,而就是出於這份信任,吐蕃人安全撤出了邏些城,隨著越來越少的人離開,仁欽桑波的心情也越來越輕鬆。

  “不知我吐蕃什麽時候能夠脫離大宋的掌控,成為一個真正的王朝”

  這個疑問讓趙禎無聲的笑了笑:“永遠都不可能,因為一旦角廝羅承認了大宋西平王的身份,吐蕃人所作的一切在法禮上都是在為大宋做事,要不然朕為何要放你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