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7-14 21:20      字數:2207
  一個小小的杠杆就能讓飛速旋轉的刀頭緩緩停下,水輪通過傳動杆和齒輪連接,隻要關掉一個齒輪,無論水輪轉的多快,車床上的刀頭都不會動一下。趙禎看著車出來的小小鋼圈臉色興奮,這鋼材是從大宋境內運過來的,無論是強度還是柔韌度都已經達到製作滾動軸承的標準。

  其實這東西在趙禎看來很簡單,就是倆個套在一起的同心圓圈,在中間安裝上小圈子用以安置一顆顆小鋼珠,最後把這些東西組裝起來。

  隻要材料都有,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但關鍵的地方就在於材料。

  瞧見蔡伯俙的臉色就知道他做不出大小,圓潤度一樣的鋼珠,不光他做不出來,便是格物院的匠人也做不出來。

  趙禎的要求非常苛刻,一個圓形孔徑的篩子放在那裏,隻要能正正好好穿過篩子且不留空隙的,就算是達到所需的標準,但就是這麽一個小小的孔徑卻把所有人都難倒了。

  或大或小的鋼珠沒有辦法正好通過圓形的孔徑,而這段時間田況回到了四川路,他的任務就是不斷的調遣物資支援前線。

  蔡伯俙被留了下來,有他坐鎮瑪兒敢,大軍所需的後勤就不用趙禎操心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趙禎的習慣,同時也是趙禎“知人善用”的最好典範。

  若是單單論後勤學,趙禎可以肯定自己不如蔡伯俙,他雖然也知道後勤學的基本運作方法,但到了具體情況下,蔡伯俙才是“實操”的高手

  趙禎看著手中的倆個小圓環和一個個圓形的小洞有些得意,這東西隻要加入鋼珠就能變成一個精美的滾動軸承,就像後世自行車上的滾軸一樣。

  就是這小小的東西卻在鋼珠的問題上被卡住,最後得到的結果便是勉強使用大小不一的鋼珠放入其中。

  蔡伯俙拿著眼前轉的飛快的滾動軸目瞪口呆,他沒想到自己隻是輕輕的推了一下,外麵的鋼圈便飛速滾動起來,更沒想到的是這小小的東西居然能給大宋帶來全新的變化。

  “官家,這東西若是做的再大一點,安裝在馬車上,那馬車的速度必定還會有提升,若是裝在火炮上那可直接用馬拉扯火炮,再也不需要箱車運送了”

  蔡伯俙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在他眼中滾動軸的利益被放大到了極致,可以用來做許多的事情。

  趙禎看著緩緩停下的車軸感慨到:“此言不假,傳令下去,讓火器司立刻鑄造帶有車軸的火炮,隻要把這些火炮造出來,直接把這滾動軸承裝在輪子上,再安裝在炮身上,咱們大宋的火炮就能直接運送而不是依靠巨大的箱車。”

  蔡伯俙當然知道這件事不能怠慢,而眼前官家做出來的滾動軸便是大宋唯一一個,其價值不可估量。

  小心的裝在木盒之中,用火漆封好蔡伯俙便轉身交給了蔡石

  自從趙禎抵達瑪兒敢之後,死騎便跟著出現,他們的職責是聽從官家調遣,同時兼具護衛官家之責。

  師橫和蔡石就站在邊上,他們第一次見到滾動軸,雖然不知道這東西的具體用處,但卻知道官家和蔡伯俙的重視。

  木匣中的滾動軸承是官家花費半個月的時間才製作出來的,當然是重中之重,但師橫卻有些不放心的開口道:“官家,眼下瑪兒敢城防備空虛,五千神衛軍雖然裝備精良,火器披靡,但師橫不敢此時擅離職守還請官家三司”

  趙禎看著師橫道:“朕已經給這軸承上了槍油,你現在的使命就是要把這東西安全的送到神都城的格物院,人數不用帶太多,五百死騎便可,但路上不可停歇,過大渡河後插檄羽以明示緊急,入瑉州過秦州,直達京兆府,利用火車之疾速達神都城,若有延誤朕嚴懲不貸”

  “師橫遵旨”

  為了製造這個小小的滾動軸承,趙禎前前後後一個半月的功夫,在後世這東西隻需半個時辰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能自己做出來。

  但在這個時代卻花費了如此長的時間,不過這樣的結果趙禎也能接受,大規模生產的情況下,即便是出現廢品,也不會影響產量。

  大宋的滾動軸承隻會越來越多,而且發揮的作用也會超過生產的成本,小小的車軸可以改變大宋的許多事情。

  而擁有橡膠的大宋,再加上滾動軸,這樣大宋的任何車輛都會更快,更穩

  交通運輸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宋的經濟發展之所以這麽快,這和交通的便利離不開關係。

  橡膠輪胎在大宋已經非常成功,很早之前就開始普及,而減震的鋼條也早已投入使用,眼下若是能製造出減少車軸摩擦力的滾動軸承,必定會使得大宋的車輛更加的完善。

  這不是一個小小車軸的問題,而是一個質量的提升。

  當火炮安裝在滾輪軸承的車輪上,如此便可使用戰馬直接拉扯,這就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問題。

  火炮的速度,轉向力,和機動性都會得到質的提升,而在戰場上,這些因素會改變許多東西。

  所以趙禎才會命令師橫親自護送至格物院。

  三才從遠處趕來,如此急衝衝的趕來必然是獲得了前線戰報,果然三才上前雙手奉上封了漆鐵皮筒子道:“官家,大捷楊懷玉急奏,其部以奪取馬爾丹薩,殺敵兩萬,吐蕃主力潰逃”

  這在趙禎的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楊懷玉的大軍所帶的糧食隻能堅持半年,而且大部分都是壓縮軍糧,單單依靠這些肯定是不行的。

  隻有以戰養戰,不斷的獲取吐蕃的食物才能保證大軍的戰鬥力,壓縮軍糧和肉幹隻能作為儲備糧食使用。

  馬爾丹薩的西麵便是怒江,而那裏乃是察瓦崗和察瓦絨的上遊,楊懷玉的消息不光是會送到瑪兒敢,還會送到率兵前進的王韶手中,王韶此時應該會對察瓦崗和察瓦絨發動進攻。

  楊懷玉的大軍永遠都要快王韶一步,如此才能把吐蕃人的主力吸引到北方,而讓南路大軍有機會不斷前進。

  吐蕃人派出三十萬大軍是不夠的,隨著楊懷玉的不斷推進,吐蕃人的損失將會越來越大,角廝羅必然會不斷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