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7-03 19:48      字數:2155
  火炮的威力被宋軍體現的淋漓盡致,這已經不是宋軍第一次使用火炮,數十年的時間裏宋軍積攢下來的經驗已經極為豐富。

  大宋的炮兵是各軍中待最高的,尤其是火炮的射手,更是寶貝一般的存在,他們能夠把火炮的角度調整到最佳,數百人的火炮射手幾乎都是操炮的老兵。

  太陽已經露出了地平線,陽光越過宋軍的軍陣照射在積石關的關隘城牆上,楊懷玉從千裏鏡中甚至能看到上麵慌張的吐蕃人。

  殺出關隘的吐蕃騎兵幾乎沒有敢前進的,慌亂的調轉馬頭企圖退回積石關,但宋軍的火炮再次響起,他們隻能縱馬橫向移動,這時對付火炮的最好辦法。

  但龐大的隊伍使得他們難以躲避,總是有炮彈能落入隊伍之中帶走一片又一片的生命。

  騎兵的機動能力強,這是不爭的事實,在裝備火炮的宋軍早起也並沒有看好火炮對騎兵的壓製,但後來很快被事實所震撼到。

  訓練有素的炮手,在使用爆炸彈的時候,輕鬆就可以將敵人騎兵阻擋在戰線之外,前提是吐蕃人的戰馬沒有受過訓練。

  驚慌失措的戰馬已經無法控製和約束,這些第一次麵對火炮的戰馬打亂了吐蕃人的陣形,慌不擇路之下形成了許多阻塞,使得原本應該行雲流水,如飛鳥還林一般的騎兵變成了地上打旋的“蟻群。

  吐蕃人第一次麵對火炮的進攻,雖然其中也有一些青塘舊部,但他們這麽多年來依舊沒有琢磨出較好的辦法。

  唯一能做的便是在離開關隘後便迅速散開,從幾個方向對宋軍的軍陣發動進攻。

  但前提是戰馬聽從他們的指揮,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許多戰馬已經開始不受控製的掉頭往關隘方向奔馳,馬背上的吐蕃人已經控製不住他們的“夥伴。

  其實吐蕃人也知道,在火炮的轟擊下即便是能夠有些殘兵衝入宋軍的軍陣,麵對他們的也是這世上最恐怖的防禦。

  世間流傳著一句話:“宋軍之陣,堅如磐石,動如潮海!

  在長短兵器以及盾牌弩箭的配合下,衝擊宋人軍陣所付出的代價幾乎是難以承受的,更別提宋軍還複原了唐時的陌刀陣。

  那些身穿重甲手持陌刀的猛士,幾乎是騎兵的噩夢,便是西夏人和契丹人在這樣的軍陣中都討不得好處。

  “識時務的積石關守軍已經吹響了撤退的號角,被宋軍火炮極大的潰不成軍的吐蕃開始瘋狂的回撤。

  麵對宋人的火炮,硬拚顯然是不行的,該死的積石關又是在峽穀的入口,想要出關殺敵隻能從積石關出,而在關外,吐蕃人又沒有援軍,無法從側翼和後方對宋軍的軍陣發動進攻,否則宋軍的火炮便是在厲害也無法麵麵俱到。

  隻不過宋軍沒有給吐蕃人以思考的瞬間,從昨夜開始對宋軍的頻繁騷擾已經激怒了宋軍,眼下再次潰敗的吐蕃人便是一次極好的契機。

  雖然楊懷玉知道拖延的時間越久越好,但手下的士兵已經急不可待了,穆修在邊上極為時宜的開口道:“楊帥,眼下軍心可用,先拿下積石關再說,有了積石關,後方將穩如磐石,補充軍需也是極為方便的。

  這是自然,積石山可以成為吐蕃人的屏障和關隘,同樣也可以成為宋軍的屏障和關隘,這一點誰都知道。

  何況有了積石山作為後方,大軍便是深入高原也有保障。

  楊懷玉很快便分析了戰場形勢,轉身對傳令兵道:“傳令下去,用火炮給大軍開路,攻伐積石關!

  “喏!全軍準備!火炮裝填破!

  傳令兵舉著碩大的軍旗在軍中穿梭,聲音也是極為洪亮,他要把主帥的命令傳遞到軍中的任何一個角落,和他一樣的傳令兵還是數十人。

  火炮攻城是宋軍的主要破城手段,這種恐怖的遠距離投射火器幾乎可以在大軍攻城之前便把吐蕃人的城防全部摧毀。

  大宋的火炮再內膛中刻上了膛線之後,射程再一次的增加,經過多年的使用和實驗,宋軍的一個炮手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秘密。

  火炮在四十五度射角的時候射程最遠,而且由此推算出了彈道的計算方法,這幾乎是破天荒的發現,同時格物院和火器司卻都沒有發現。

  這個定律被發現之後,大宋的火炮開始增加專門的瞄準炮手,用來簡單測量距離和火炮的射角。

  大宋這麽多年來也摸索出鑄炮的規律,鑄鐵炮最便宜但不耐用,青銅炮相對昂貴了些,但相比黃銅火炮還是有些差距。

  眼下大宋不缺銅礦,這種在人類曆史上充當重要角色的礦物在這個時代卻比沒有遭到大規模的勘測和開采。

  大宋已經從銅錢過渡到了官鈔,銅更多的是用來儲存保值,當然在大宋從三佛齊發現了一座產量驚人的巨大露天銅礦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這座露天銅礦產銅量驚人,並且還伴隨有一定的衍生礦,金,銀,鐵的含量也不少,這是解了大宋燃眉之急的大發現。

  而三佛齊已經和其他南海諸國一樣,早已成為大宋的海南路,並且有無數的州府組成了完善的統治。

  就是因為如此,大宋才有相當大的財力足以支持黃銅火炮的製造。

  鑄鐵和鋼炮也沒有放下,大宋依舊在研究這種極為便宜的火炮製造方法,但黃銅火炮的技術更為成熟,技術較為簡單,製造成本較低,可以做到快速生產和快速裝備軍隊。

  這些自然是大宋的財富,就是因為三佛齊發現了大量的銅礦,三司才對黃銅製造火炮不再有疑議,否則包拯那一關就過不去。

  破城彈帶著呼嘯砸在積石關的城牆上,巨大的風塵形成了一片灰白的迷霧,同時也使大地上的關隘發出一陣陣的顫抖,吐蕃人也在不由自主的跟隨大地震顫。

  看著高大的城牆,吐蕃人甚至覺得外麵不是宋軍,而是一頭凶猛的巨獸,在不斷的衝擊著積石關的城牆,一發又一發的炮彈轟擊在城牆上,也轟擊在吐蕃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