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二十九章拔劍四顧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6-19 19:30      字數:2203
  大宋的問題有很多,邊疆上的事情便是一個大難題,東麵和西麵都存在疆域問題,同時也讓趙禎不斷的擔心。

  大宋東南西北都有極為廣闊的疆域,北方的土地隻需要不斷的加強統治便好,東麵的倭國幾乎已經被大宋吞並,不斷的移民之下,所謂的天皇治世已經逐漸瓦解。

  天皇這個名頭不斷的被當作信仰而供奉,而不是統治階級,這樣最大的好處便是讓倭人逐漸放棄反抗。

  這是一種很神奇的變化,當人們知道天皇根本就不是神之子的時候,而大宋卻能給他們帶來好生活的時候,一切都變了。

  這被良子稱為“隕落時代她清楚的看到了倭人的分崩離析,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倭人依附大宋而不是曾經的天皇。

  倭國對海上的影響原本有一些,最少他們比琉球國要強大,但他們的強大也不過是相對的,在大宋海東都護府的駐紮下,倭國變成了海東州,曾經廝殺內鬥的他們看到了一個龐然大物自海上出現,漢家王朝的威嚴這次不是隔海傳遞至倭國,而是如日當頭。

  倭人的任何反抗都不會被允許,隻有強力的鎮壓,但大宋並非是一味的鎮壓,相反還在建設海東州。

  趙禎深知這個時代的運行規律,隻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那就不會出現大規模的反抗,這是封建時代,沒人會去爭取所謂的民族自由和獨立。

  所有人唯一的想法便是過上好日子,誰能給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就會跟隨誰。

  大宋這段時間不斷的向海東州運送貨物,為的就是滿足倭國貧瘠的產出,當然這些貨物給大宋換回了大量的黃金白銀儲備。

  這片海島上最多的便是金銀礦藏,老天是公平的,海東州缺少鐵礦,煤礦,缺少可以耕種的土地,但並不缺少貴重金屬。

  大宋經營海東州並沒有消耗國力,相反還在賺取大量的貴重金屬,有利的事情誰不會去做?

  無論是朝堂還是商賈,都在參與對海東州的貿易和建設之中。

  人們發現這片土地上的金銀仿佛開采不完,於是便開始雇傭海東州的百姓進行開采,反正開采出來的金銀也會運送到大宋去。

  而留下的卻是對倭人來說至關重要的物資。

  天皇製度在海東州全麵崩塌,但有一些人卻在想方設法的反抗,期望顛覆大宋的統治,期望廢除海東都護府形成自治。

  這段時間朝廷關於海東州謀反的文書一封接一封,並且海東都護府不斷的鎮壓一次次的偷襲。

  畢竟海東州雖然是一州之地,但畢竟是一座超大的島嶼。

  要想做到完全統治,還需要一些時間,而這也是倭人舊貴族們不斷反抗的原因,因為他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倭人已經不打算反抗了,已經習慣或是接受了大宋的統治。

  但這些舊貴族的權利卻得不到恢複,他們甚至逐漸衰落,逐漸的被排斥,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很可能會過的不如一般的百姓。

  當然這些舊貴族中還有一些在和宋人做生意,買賣一些獨特的商品,在大宋治下的海東州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這些人被稱為“新貴,但並非是大宋敕封的爵位,而是對當地百姓來說是富貴的象征,就如同貴族一般。

  這些“新貴當然是擁護大宋的,因為大宋的存在所以他們才能過上這般的生活。

  而大宋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失去了大宋便是失去了重要的市場,這些“新貴倭人在不斷的維護大宋的統治。

  舊貴族的勢力越來越小,甚至不能和大宋對抗,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騷擾和襲擊海東州的各種衙門。

  趙禎這個時候在泉州召見琉球國使者別用有意,當然召見澎湖巡檢時和駐流求島定海大將軍王鶴也是別有深意的。

  海東州的對麵便是東海都護府,這裏曾經是女真人的土地,但現在被大宋建立成了東海洲,大宋的百姓也在大量的移民這裏。

  這要得益於趙禎在幾十年前便開始著手的糧食改造和醫療製度。

  大宋這些年來的人口不斷的膨脹,已經超過一億五千萬人,這在華夏的曆史上從未出現過。

  大量的高產糧食被引進養活了大量的人口,大量的人口也意味著大量的荒地被開發出來,這些都是一個國家的寶貴財富。

  沒人希望餓著肚子,北方的土地也是土地,尤其是海東州的黑土地,雖然寒冷但卻能種出高產的糧食,土豆,地瓜,玉米這些農作物在北方大量的普及。

  甚至司農寺已經開始在海東州進行雜交稻米的實驗,這是一個複雜且漫長的過程,但數十年下來已經有了不小的進步。

  趙禎在當年布置下來的一係列措施終於在現在卓有成效。

  東海洲和海東州雖隻有一字之差,但卻是隔海相望,大宋向海東州運送物資最理想的地方便是東海洲。

  但途徑太過單一,若是有琉球國的配合那就極為妥帖了,當然若是能從高麗出兵,那距離海東州便是更近了些。

  趙禎不希望和高麗發生衝突,因為這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大宋吞並高麗不是不可能,甚至參謀兵事院的官員曾經上疏過,但卻被趙禎給否決了。

  高麗多山,地形複雜,不易進行大規模建設,高麗和大宋的關係也並非是表麵上看的那麽好。

  高麗表麵上對大宋臣服,但背地裏卻在不但的加強防禦,就是擔心大宋這個龐然大物突然進攻他們可憐的國土。

  高麗本就是狹長的國土,再加上山多,地形崎嶇不平,想要進攻高麗所付出的代價太大。

  趙禎唯一做的事情就是下旨與高麗通商,在遼陽府的宣州,開州,保州設立三座大型榷場。

  這看似是對高麗人的照拂,但實際上卻是在不但的榨取高麗的財富,因為在那裏大宋貨物的物價奇高,但買家卻絡繹不絕,都是高麗的權貴,他們一邊提防大宋,一邊有對大宋的商品趨之若鶩。

  趙禎在經濟上不斷的壓榨高麗人的財富,這些權貴的財富從哪裏來?當然是高麗的普通百姓身上!

  一個民不聊生的國家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