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6-12 18:36      字數:2172
  趙禎的態度讓仁青東絕望,他善於察言觀色,知道眼前大宋皇帝的話沒有轉圜的餘地。

  剛剛到話太過震撼,他趙禎當著自己的麵說出來大宋的力量,但可怕的是自己居然一句也聽不懂。

  偉大的仁切岡波,他趙禎居然說自己改變了戰爭的模樣,戰爭本來便是白刃相交的,本就是比拚力量的,這可能與國力有關,但國力並不能主導一切,強大的國力或許能讓軍隊占據優勢,但唐人也沒有征服吐蕃王朝。

  他所說的比火藥更厲害的東西是什麽?他說的國力為何那麽複雜包涵的種類如此之多,甚至把格物這門學問也算是在了其中。

  但他現在知道,康巴人已經被大宋皇帝所放棄了,很可能會麵對大宋的報複,這個看似文質彬彬的男人發起怒,就像是在麵對一隻可怕的遠古巨獸。

  三才對仁青東很客氣,甚至客氣到了一種無以複加的狀態,四周等待的親衛很奇怪,為何三才大官這個對朝臣都不算客氣的人,對這個蠻夷這麽客氣?

  大官,怎生對這外藩客氣這麽多?”關係較好的親衛圍攏過來,奇怪的問到。

  三才瞪了他們一眼,:“怎麽?難道要某家對你們也這般客氣?終究是外藩,雖說做了些丟人的事情,但官家可沒有治罪,這便是天大的恩德了。”

  這話雖說是給親衛們聽的,但卻也是說給仁青東聽的。

  馬車上的仁青東盤坐在車廂的地毯上,看著三才穿過車廂才道:“大官,不知如何能讓官家回心轉意?”

  三才指了指後麵的車廂道:“官家的話應該說的很清楚了,智者何必強求?便是你現在率部投靠大宋,內遷到寧夏路也沒有用,官家已經不打算收攏你們,你們康巴人好自為之吧!”

  仁青東有些絕望:“大官跟隨官家多年,可否為我康巴人…………”

  三才臉色一變,連連擺手道:“智者莫要說笑,某雖說是入內內侍省的都都知,但官家定下的事情卻是無法更改,尤其是咱的這位官家,向來是說一不二的主!當年遷都滿朝文武都在反對,便是孔家都在上疏官家,結果如何?官家還不是執意遷都北平府?”

  三才稍稍頓了一下才接著開口道:“其實官家一開始已經給你們機會了,你看看我大宋這般的國力,征伐你們康巴人還不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為何一直與你們通商?還不因為官家仁慈!你們倒好把官家的仁慈當作是發財的門路,去養活大宋的敵人!這難道不是吃裏扒外嗎?還是在你出使的這段時間,當真是在打我大宋的臉麵,也拂了官家臉麵!”

  仁青東心中的憤怒和憋屈已經到達了極點,因為幾個族人的無知和自大,居然讓對康巴人示好的大宋皇帝收回了善意,這幾乎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和愚蠢!

  若是我康巴人把那些和吐蕃通商的人交給大宋,是否能得到官家的饒恕?”

  仁先生,你怎麽還是不明白?我大宋不要你們的誠意了!官家說了,做錯的事情隻能自己承擔責任,這是鐵律牢不可破,也是規矩!”

  難道大宋就要看著我康巴人被吐蕃攻伐不成?!”

  三才笑了笑,望向仁青東的眼神中沒有任何感情:“這和我大宋有關嗎?若是非要扯上關係,便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

  三才終於流露出冷酷無情,之前對待仁青東的客氣那是出於一種對他們的可憐。

  夾在大宋和吐蕃之間的康巴人不會好過,現在大宋放棄了他們,而吐蕃人必然會對康巴人用兵,因為在吐蕃人的腦袋裏,康巴人已經變成“肥羊”的代名詞。

  一旦中斷貿易,康巴人沒有了貨物給吐蕃,必然會引起吐蕃的反噬,這就是官家常說的“農夫與蛇”!

  火車的哢哢聲不斷響起,三才側耳聽了聽對仁青東說了最後一句話:“你聽,這聲音是否如同隆隆的戰鼓?還是早日回去吧!相信在你回到部族之前,大宋就已經關閉了和康巴人之間貿易的榷場了,很快戰火就會燒到你們的部族,早日回去也好早日作戰!”

  仁青東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現在祈求大宋皇帝的饒恕已經沒用,與其浪費時間,還不如早日返回部族。

  他知道無論是大宋皇帝的話,還是眼前這個內侍的話,都沒有錯,一旦康巴人不能給吐蕃提供走私的貨物,必然會遭受吐蕃的攻擊。

  大宋並沒有刁難仁青東,相反三才給了他相當的便利,一匹戰馬追上了火車,讓仁青東跳上去騎乘,同時還給了他一些驛券提供便利,可以使得他連續騎馬趕路。

  這一次仁青東放棄了乘坐火車的機會,他要試一試用戰馬趕路的極限是否有大宋的火車快。

  在仁青東心中一直覺得騎馬的速度能夠超過火車,這一次他要試一試,但有一點他之前就明白,火車的運送能力要比戰馬強太多。

  奔馳在大宋的公路上,他便知道宋人便是騎馬在這樣的公路上前進也要快的多,大量的水泥路雖然有些破損,但最少晚上還能騎行。

  一路上隻能聽見風從耳邊掠過的聲音,剛剛上馬之前仁青東看了一下,宋人不光給了他路引,通關文書,還給了一個鐵質的水壺和三袋幹糧。

  宋人果真沒有刻意刁難自己,看著這些東西仁青東心灰意冷,雖然看似是在幫助自己,可事實上卻是以禮相待,不讓自己這個外人死在大宋而已。

  一長條的牛肉幹含在最終,上麵的鹽分和滋味慢慢的在口中化開,甚至有些小茴香的味道在其中,不斷的咀嚼可以讓自己清醒,也能減輕疲勞。

  沒想到宋人也發現了這個竅門,在高原上,勇士們馳騁的時候都會在嘴中放一個肉幹或是勁道的青稞杆子。

  這雖然是細枝末節,但足以見得宋人對騎兵作戰已經相當了解,隻可惜自己看到了大宋許多的東西,但以自己的智慧卻還是沒有看懂。

  而那強大的背嵬軍更是不見蹤影,難道宋人最強大的騎兵不是應該保護帝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