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零三章“亡羊補牢”和“未雨綢繆”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6-04 19:44      字數:2248
  趙禎做事從來都是把一切都盡早謀劃,事情一旦發生再怎麽彌補也趕不上早早謀劃要來的穩妥。

  在趙禎看來,“亡羊補牢”終究還是亡了羊,哪能比得上未雨綢繆來的從容

  蔡伯俙這個青海路轉運使擁有很大的權利,當然天下人都知道蔡伯俙是大宋的“財神爺”,他到了哪個州府,哪個州府就有好運,商賈之道會在這個州府“開花結果”。

  當地的生意必然會紅紅火火,宋人很早就明白“產業鏈”這件事,一個商號的開設,一個工廠的開工都不離開工人,而工人的收入增加必然使得當地的商賈更加繁榮。

  隻要生意好,必然會帶動所有人都發家致富,活計好找了,東西好賣了,人也逐漸的來了,這就是一個州府的“福氣”。

  眼下的青海路安撫使是宰執相公範仲淹力薦的人,太子中允,右司諫尹洙,對於這個人趙禎還是比較相信的,因為他為人做事都是極為穩妥的,唯一的不好便是對人才和能力太過看重。

  為了保全一個青海路宣毅軍副將的名聲,甚至動用青海路的府衙錢為他還債,事情自然被下麵不服的人舉報給了兵部,狄青便直接上疏趙禎了。

  在東京城中,趙禎便把斥責的文書以書信而非聖旨的方式發往青海路,這件事無論是那個偏將還是尹洙,甚至是那個告狀的下屬都有責任而並非是一個人的問題。

  即便是趙禎也隻能通過“和稀泥”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畢竟懲治誰都不太好,若是把那偏將給免了,那尹洙所作的一切豈不是白做

  青塘城已經被大宋改名為青海誠,溪哥城改名為西寧城。

  其他城池的稱呼沒有改變,宗哥城,邈川城,遁化城也在不斷的修繕和擴大規模,與青海誠和西寧城互為犄角。

  當初在青海路的一次追擊戰,使得角廝羅帶領的青塘人向後撤了數百裏,把整個青海都讓給了大宋,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誤。

  要知道青海湖的產出高的嚇人,青海湖附近有大大小小的鹽湖數百個,這些東西在青塘人的手中發揮不出多少價值,但在宋人的手中立刻成為一條為青海路提供巨量財富的生產線。

  青海鹽對於大宋來說是一項寶貴的財富,因為產量的控製,數量的稀少,價格是普通鹽的十倍甚至百倍

  尹洙在青海路就是以青海鹽起家,發展青海路的民生,在這一點上他做的極好,再加上通商的增加,青海路的百姓迅速成為大宋較為富裕的州府百姓了。

  大宋在奪取青海路之後便開始想盡辦法引到百姓前往青海路定居,隻有定居下來了才能發展這個大宋剛剛拿下的土地。

  現在的宋人也都清楚,隻要是大宋奪取下的土地,拖家帶口的去了,不光路上有朝廷的貼補,到了地方也有官員的扶持,甚至能很快的發家致富。

  有些清苦人家都在等待這個好機會,災民,流民也都是遷徙對象,所以青海路不缺人。

  趙禎讓蔡伯俙秘密準備,從東京城大老遠的調運貨物冒充通商西方的商品運送到青海路,為的就是掩人耳目。

  而這一次也是趙禎在配合蔡伯俙,身為一國之君,趙禎親自抵達神都城監管貨物的購置情況,此次對吐蕃的用兵極為重要,趙禎不希望大宋的將士損失哪怕一個人。

  “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不可能的,角廝羅的吐蕃不是仁青東的康巴人這般容易對付。

  康巴人英勇善戰不假,但他們不夠團結,也沒有製度化,還存在於那種歃血為盟,互相支援的落後部族形勢,甚至連一直常備軍隊都沒有。

  趙禎之所以收服康巴人不是特別需要康巴人的騎兵,而是希望通過康巴人了解高原,減少對大宋軍隊的威脅。

  若是大宋不爭取康巴人,那角廝羅必定會拉攏康巴人,作為同在高原上生活,又曾經都屬於吐蕃王朝的種族,吐蕃人和康巴人走在一起是必然。

  一旦進入作戰狀態,那就是無所不用其極,這是戰爭,是要死亡,流血,犧牲的戰爭,在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麵前,許多東西都能夠被拋棄。

  趙禎拉攏康巴人是一個道理,早早準備戰爭物資同樣也是這個道理。

  但對於趙禎來說不是沒有壞消息出現,三才的臉色中帶著驚恐,匆匆的趕往東京城外的皇莊,趙禎作為皇帝,在東京城外有莊園實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而皇莊的位置就在東京城外,工廠的郭城之類,不光趙禎的皇莊是這般,東京城中不少百姓的莊子也是在這裏。

  如此便形成了令人驚歎的城池風格,東京城中有皇宮,有宮城,有東京城的城牆,裏麵是大宋的繁榮的商業,外麵是一圈廣袤的農莊,農田,再外麵是高聳煙囪的工廠和一堵又一堵高牆。

  三才找到趙禎的時候,他正蹲在地裏挖土豆,邊上的仁青東看著邊上壘起的“土豆山”已經呆滯,整個人僵在原地動彈不得。

  目光一直盯著趙禎的手沒有離開過,他如何也想不明白為何大宋出現這種高產到駭人的作物。

  扒開草莖,鬆開土塊,輕輕的上提接著便是一串串的土豆被拉扯出來,越來越多,越來越多,仿佛地裏永遠都有土豆不但的被拉出。

  一串串的土豆連接在一起,碩果盈盈,讓仁青東的眼神中充滿了羨慕和嫉妒。

  這是一種狂熱到趙禎都有些不舒服的光芒,看著在邊上直搓手的仁青東,趙禎指了指邊上的土豆:“想要看便看,沒有什麽好驚奇的,不過是極北之地的作物而已,朕把他們引進大宋了。”

  趙禎的話說的輕巧,但對仁青東來說卻是心神震蕩。

  在他眼中,這些高產如巨的土豆便是上天的恩賜,應該是祥瑞才對

  三才瞧見仁青東撫摸土豆的模樣,忍不住的輕咳一聲蹲在趙禎的邊上小聲道:“官家,吐蕃人已經開始打我大宋土豆的主意了,不光土豆還有地瓜,皇城司和黑手最近都截獲了這般的消息。”

  趙禎無所謂的點頭道:“情理之中,若是角廝羅不打土豆和地瓜的主意那才叫奇怪,傳令皇城司和黑手,此事不再追查。”

  三才驚愕的望向趙禎,他不明白為何官家會放任吐蕃人從大宋竊取良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