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5-23 17:36      字數:2185
  糧食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的命脈所在,無論你有多麽強大的軍隊,後勤保障是必須,沒有糧食這些軍隊便不攻自散。

  角廝羅也知道這個問題,也是他在之前想方設法要從大宋得到土豆和地瓜的原因。

  吐蕃高原實在是太卻糧食了,現在雖然看不出來,但那些解放的農奴變成了百姓,想要讓他們的人口越來越多,想要讓吐蕃的人口越來越多,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糧食來養活他們!

  角廝羅看到了吐蕃的未來,人口眾多之下才會讓吐蕃繁榮起來,除了糧食大部分的資源吐蕃其實是不缺的,但缺少人,人少了便沒有辦法獲取大量的資源壯大國力。

  鬆讚幹布為何能把吐蕃王朝變得可與盛唐抗衡?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當時的吐蕃人口龐大,資源的獲取和加工變得更為便利。

  角廝羅不知道權謀和手段之類的東西能給吐蕃帶來怎樣的改變,但他卻可以用這兩樣東西使得吐蕃的人口增加。

  解放農奴,增加吐蕃人口,這些都是對吐蕃有益的仁政,他看到了根源所在,而糧食是決定了人口增加的關鍵。

  吐蕃的醫術不怎麽高明,整個吐蕃也找不出幾個名醫,倒是那些靠著祈求,施法的薩滿不在少數。

  巫瑪曾經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薩滿醫,但他所依靠的也是吐蕃王朝曾經遺留一下的醫術傳承,而非真正的祈禱。

  仁欽桑波曾經說過,吐蕃的人口想要快速增加,沒有捷徑,隻能提高吐蕃的產出,牛羊也好,青稞也罷,都不能完全滿足吐蕃的需要,他們需要更多的產出,從土地裏獲得更多的糧食!

  隻有活著的人都吃飽了,才會想辦法繁衍後代,才會有更多的吐蕃少年出生!

  這段時間,角廝羅沒事的時候就會往邏些城外跑,每當看到在土地裏耕種的農人便會上前攀談,他衣著簡樸,皮膚黝黑,沒人知道他就是吐蕃的讚普。

  瞧著在地裏努力耕種的農人,角廝羅掐了一根青稞,在手中隨意揉搓一番,飽滿的顆粒落在他的手上,在陽光下散發著清香。

  吹掉上麵一層薄薄的皮,角廝羅便碾進嘴裏,微微的香甜立刻伴隨著他的笑容在臉上蕩漾開。

  “兄弟一瞧便是地裏長大的人,這是我家最好的一畝青稞田,現在陽光充裕,過上三兩日才是青稞最香甜的時候!”

  角廝羅笑道:“老兄弟,今年過的怎麽樣?吐蕃換了主人,你們生活在邏些城如何?”

  老農人拽了下肩膀上的衣服笑道:“你是紅宮之中的官人吧?”

  角廝羅有些好奇:“你怎麽知道?”

  “嘿,已經來了不下三波人這麽問,都是最近趕來邏些城中的官人,您是第四波!”

  “爸啦,爸啦,阿媽啦問你什麽時候回家!~”

  少年人的聲音總是清脆悅耳,帶著生動和活力,角廝羅抬眼便瞧見一個少年小心的避過所有的青稞,在田壟上穿行,人還未至,聲音已經傳來。

  角廝羅笑道:“你的兒子?”

  “是!”

  雖然簡短的一個字,但聲音中卻充滿驕傲和自豪,這孩子便是他的一切。

  瞧見了角廝羅,少年人微微一頓,臉上的太陽紅也顯得愈發的紅潤了:“這位貴人需要放牧的童子嗎?!”

  角廝羅沒有想到,看似靦腆的少年卻敢這般對自己問話,而他的父親卻在極力阻攔。

  看了看四周,角廝羅揮手道:“這麽大的一片青稞田你難道不想要?”

  少年人回頭看了看田地,又看了看父親期盼的眼神,猛然搖頭道:“不要!我要騎馬,我要放牧,我要在草原上馳騁,完成我兄弟的願望!”

  角廝羅好奇的蹲下身子:“完成你兄弟的願望?為何?”

  “襖瑪去了西天極樂,他雖然比我小,但卻比我健壯,我們不喜歡在土地上勞作。爸啦原本是奴人,被放了奴籍,還得了田地,我家的日子也好過了,可我們兄弟二人卻最喜歡放牧,襖瑪原本就和我一樣放牧的,但他卻病了,去極樂之前他對我說要騎馬放牧,不要種地。”

  看著少年人眼睛裏的堅持,角廝羅雙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問到:“小子你要騎馬,放牧?為何不要做勇士?!我吐蕃的少年郎應該在馬背上馳騁,手握長刀強弓保家衛國!讚普的親軍正在招人,何不一試?”

  少年看向邊上的父親,角廝羅同樣也看了過去,此時這老農的眼中隻有恐懼和祈求,少年人猶豫了一下:“襖瑪去了極樂,我要留下侍奉爸啦和啊媽啦!”

  角廝羅搖了搖頭,望向老農道:“你不應該阻止他,少年人是雄鷹,是小獸,困在地裏永遠也不能出人頭地,永遠也不能獲得驕傲!少年人你叫什麽?”

  “朗日西饒!”

  角廝羅猛然起身大喝:“朗日西饒,你可願跟隨我,成為我的親軍鐵騎!縱馬馳騁殺敵與外!”

  親軍鐵騎,這是讚普的親兵,也是吐蕃高原上最尊貴,最精銳的騎兵。

  少年人臉上的太陽紅更加猛烈,額頭冒出了汗水,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選擇,他也不曾例外:“若您是吐蕃高貴的讚普,朗日西饒願意永遠追隨您!”

  “哈哈哈!”

  角廝羅大笑著望向老農:“瞧見沒有,你拴不住雄鷹,拴不住他高飛的夢想!朗日西饒,從今天開始你便是我角廝羅的親兵,常伴我左右!薩敦玏給他一匹馬!”

  少年人雖然不舍,但眼神中的目光卻堅定,他知道錯過這次機會便再也沒有了。

  老農失去了全部,但角廝羅卻獲得了力量,這就是吐蕃,這就是一個迫不得已下的交換。

  角廝羅在大笑的同時心中也充滿無奈和苦楚,若是吐蕃的人再多些,日朗西繞這邊的少年郎再多些,今日便不會這般了。

  仁欽桑波說的沒錯,吐蕃的人太少,糧食太少,醫者太少,藥材太少。

  隻有人數足夠多的時候,才會把這些太少變成富足,變成龐大,吐蕃的力量才會強大起來。

  土豆和地瓜必須想辦法從大宋獲取,無論用什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