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5-04 23:11      字數:2172
  趙禎對東城豪門出手,毀滅他們的同時也相當於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畢竟這些人都是當初開國功臣的後代,無論哪一家都是建立在當初榮耀無雙的功勳之上。

  曹家自不用說,楊家,石家等等家族也都是不可小覷的存在,若是把這些家族連根拔起,無情無義不說,便是在百姓心中都是對太祖太宗甚至是先帝的否定。

  不光打了這些開國功臣家族的臉,更是打了天家自己的臉麵!

  但在大是大非之下,趙禎又沒有太多的選擇,這些家族說是東城豪門,但事實上便是大宋的權貴之家,他們雖然不直接參與政治,但卻對大宋的政治或多或少有著影響。

  每年從東城書院中培養出來的子弟有多少進入朝堂?教育是一個國家的基礎,絕不能掌握在東城豪門的手中,但他們並沒有作弊,而是采用精英教育。

  東城書院最大的不同不是在於身份和地位,相反這個最重視出身地方開設的書院卻是最為公平的。

  東城書院麵相整個大宋招生,和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嶽麓書院,嵩陽書院一樣,通過麵試筆試招生。

  無論貧富,隻要有真才實學就會被錄取,在這裏富貴甚至被看作是一種累贅的負值,所以世家子弟想要進入東城書院還要更加刻苦一些。

  這是東城豪門求生存,謀發展的另一種手段,光明正大的培養人才,這是誰都無法說出不是來了的。

  而儒家的尊師重道更是這個時代的精神,無論是那一個學派,都在遵守孔聖人的“聖人之言”。

  在這一點上趙禎是佩服他們的,理智的東西散發出來的魅力極為強大,東城豪門並非是一群隻知道利用手中特權逐利的一群人和家族,相反他們擁有龐大且精密的安排和手段。

  即便是趙禎在摸清楚他們的規模和手段後都要佩服他們,不光是在商賈之道上傾盡全力,在別的地方他們依舊做的盡善盡美。

  在大宋各處做慈善開辦福田院,養濟院,育孤院等等,捐助地方的基礎建設,架橋修路,和州府之間的大商會來往密切,再加上培養人才,這使得東城豪門擁有極佳的名聲。

  而這些名聲在他們手中積少成多變得有利起來,再加上一些老儒的吹捧,如今大宋東城豪門中的各家幾乎都是擁有不錯的百姓基礎。

  這也是東城豪門和以往權貴的不同,他們更加在乎自己的名聲,更加注重名節,家中對子孫的教育要比宗室更加成功。

  無論何時,東城豪門的子嗣出門,總是給人以謙謙公子的形象,從不動怒,更會使用自家的“特權”,煙花柳巷之地也有他們的身影,但總是給人留下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感覺,從未有過荒淫或是豔俗之感。

  後世常說三代出貴族,可大宋的貴族何止延續了三代人?有些人家早已是延續了五代六代人,這其中的底蘊和家教一般的官宦之家是遙遙不及的。

  趙禎對東城豪門的這股力量,又嫉妒,又擔心,又憤怒,又恐懼。

  從情感上來說,東城豪門相當不錯,都是曾經和大宋天家拚殺下出來的利益聯盟,所以太祖才用了曆史上最為“溫柔”的手段解決麻煩,杯酒釋兵權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用榮華富貴把他們養起來,這是太祖早早便定下的策略,到了太宗的手中更是被發揚光大,真宗皇帝作為繼任者責無旁貸,而到了趙禎繼位,更是在初期便用商業換農業的方式,給了東城豪門以發展的機會。

  說到底,趙禎站的位置並不是“上風口”,而是出於道德和輿論的“下風”,當然東城豪門也有可惡之處。

  他們為了利益煽動邊軍和外族摩擦,妄圖挑起戰爭以此發財;為了利益煽動邊軍叛逃吐蕃,這些罪責便是株連九族都不過分。

  但可惜的是,這些事情死無對證,趙禎手中倒是有一份孫良的供詞,但是查到了蔡伯俙的府上,查到了蔡石便終止了。

  根本就沒有一項鐵證能夠證明東城豪門和此事有關,即便是以黑手,皇城司甚至是死騎的手段也難以繼續下去,這就是東城豪門的謹慎之處。

  趙禎從一開始便告訴了師橫不要想著用完整的“證據鏈”來打敗東城豪門,這是非常明確的一點,東城豪門有無數的手段能夠堵住這個“缺口”,別人知道這是他們的要害,他們自己也更為清楚。

  最好的辦法就是如同眼下這般,擺開陣勢的“兩軍攻伐”,聊到了東城豪門,蔡伯俙也就自然而然的清醒起來,事關重大有不得他迷迷糊糊。

  趙禎自然明白蔡伯俙為何這麽謹慎,當他得知蔡石被人利用之後,心中的恐懼可想而知,蔡石是為了駙馬府不假,但終究是在無形中上了“賊船”。

  這也是蔡伯俙這麽急於對東城豪門下手的原因,當然他也是不打算再讓子孫走仕途了,稍有不慎便會陷入其中。

  趙禎貶斥他去涼州,看似是懲罰,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隻不過是把他從旋窩之中抽出來而已,趙禎自然是不希望讓東城豪門看到自己和蔡伯俙反目。

  “接下來便是一場持久之戰了,所有官營買賣和利國監要逐一逐段展開進攻,如此才能讓東城豪門越陷越深,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不光用在治國用兵上,商場上也是如此。”

  蔡伯俙點了點頭:“臣也已經部署好了,隻要東城豪門倒下,便會有更多的商賈填補他們的位置,這些商賈都是黑手培養出來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官營買賣……”

  趙禎翻了個白眼:“你這般的護短黑手,皇城司便沒有反應?三才那裏豈能善罷甘休?”

  蔡伯俙笑了笑:“皇城司終究是不能與黑手相比的,他們是官家的密諜,即便是見了光也不能越界,但黑手和蔡記卻是相當緊密的,其中互有轉換,蔡記才是大宋最大的官營買賣,而黑手的人終究是要得到保障…………”

  趙禎點了點頭算是應下了他的話:“如此便讓蔡記等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