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4-11 16:59      字數:2184
  宋締最新章節

  神都城一項是安穩的地方,即便是有所動蕩也是很快被平頂下去,對於絕大多數的百姓來說,這是整個大宋最波瀾不驚的地方。

  蔡伯俙被削去文資,去職三司副使一職對於神都城的百姓來說算是一件朝堂新聞,而朝堂上的百官卻在意料之中,原因便是官家給他涼州轉運使的差遣。

  這是一方封疆大吏,身為轉運使身兼一州之地軍政大權,雖不是路一級的轉運使,可州一級的轉運使卻是要分在什麽地方的。

  原本轉運使隻是路一級才有的官銜,但自從官家在明道年間偶爾設立州一級的轉運使後,便有了先例。

  涼州乃是大宋絲綢之路的要害之地,也是西北的重鎮,每年過往的商賈隊伍不下數十萬。

  轉運使一職隨著趙禎對官員的改革已經完全不同,大宋初立,太祖派若幹轉運使赴各地供辦軍需,事畢即撤。

  宋太宗時﹐為削奪節度使的權力﹐於各路設轉運使﹐稱“某路諸州水陸轉運使”,其官衙稱“轉運使司”,俗稱“漕司”。

  轉運使除掌握一路或數路財賦外﹐還兼領考察地方官吏﹑維持治安﹑清點刑獄﹑舉賢薦能等職,實際上就是在分權地方。

  到了真宗景德四年,轉運使職掌擴大實際上已成為一路之最高行政長官。以後,真宗又陸續設立了提點刑獄司,安撫司等機構分割轉運使的權力。

  大宋帝王最擅長的便是製衡之道,平衡權利是老趙家慣用的手段,便是為了避免地方官員一方獨大。

  但這樣做同樣也限製了地方官員的能力,在趙禎看來便是限製了官員的主觀能動性,這是一件看似無傷大雅實則非常可怕的事情。

  人類的進步所依靠的便是主觀能動性,地方官員若是權利被分割和限製,在某種程度上他們便是去往地方鍍金,最後為進入朝堂做準備。

  於是乎趙禎便在轉運使一職上賦予更多的權利,尤其是州一級的轉運使更是如此,相當於中央派遣到地方的特派員,目的便是發展一方經濟,同時整頓地方吏治以及治安環境問題。

  當然,州以及的轉運使也不是常有的,除非地方上出現經濟衰退嚴重,入不敷出,匪患叢生,吏治不清,冤假錯案嚴重等問題,朝廷才會向地方派遣州府以及的轉運使。

  趙禎把蔡伯俙調任至涼州轉運使一職,讓許多人覺得這是在給蔡伯俙填補肥缺的機會,身為文資的外戚,恐怕整個大宋也隻有他和蘇軾兩人。

  現在讓蔡伯俙擔任一州之地,還是涼州這樣的重要州府,當然應該拿掉他頭上的文資以及三司副使的差遣,否則如何能調任涼州?

  唯一讓人覺得意外的便是,此次趙妙元也可以跟隨蔡伯俙前往,趙禎給出的回答簡單而充滿人情:“景番為國操勞多年,朕的這位皇妹苦守多年,此去涼州山高路遠,有長公主相伴,可解相思之苦。”

  這話說的讓許多朝臣無法反駁,反駁了便是漠視親情,同時懷疑長公主,不反駁卻又與禮不和,這算是壞了規矩……但有一點卻堵住了所有人的嘴,因為蔡伯俙的長子蔡賢以及妹妹蔡芸留在了神都城中。

  把一雙兒女留在了神都城,這可是極為下狠心的事情,神都城上至官員下至百姓都知曉,長公主對自己的兒女最是疼愛,向來是舍不得的。

  之前蔡賢想要外出遊學,連官家和太子那裏都欣然同意,而趙妙元這個長公主卻極力反對,最終也隻能作罷。

  最終駙馬府的馬車離開了神都城,車駕的規格不光是以駙馬的規格,還有天家特意賞賜的長公主規格,以及正正五百背嵬軍驍騎營的精銳。

  這已經是天家給予外戚的最高規格,而皇後則是暗自感歎趙妙元的命好,能有機會離開神都城去看看大宋的花花世界。

  是的,後宮嬪妃們最羨慕嫉妒的便是誥命夫人能夠在大宋各處遊玩,回京之後講述各地見聞以及當地的風土人情。

  大宋的疆域廣闊,北方的霧凇美輪美奐,當初遼人四時捺缽的魚兒濼是多麽的美麗,南方的江南水鄉,東麵蓬萊仙境中的海市蜃樓,以及西麵異域風情的淒美。

  這些對於身在後宮的嬪妃們便是一場巨大的折磨,每當聽到誥命夫人從某處遊玩歸來,她們最不希望的便是聽到這些。

  眼下連趙妙元也能離京去往涼州,這一路上的風景和人情讓人太過神往。

  大宋的交通已經變得極為便利,這不光是各地州府衙門開始瘋狂修建公路所致,更是中央財政向交通傾斜的原因。

  之前所有人都不認為道路對大宋有多麽重要,但之道後來三司的財報以及各地州府的反饋說明一個事實,地方交通的便利和財富的增長出現正比的時候,大宋的朝臣以及天下百姓才明白了趙禎當初的那句“要想富先修路”。

  而其中最明顯的代表便是王安石當初主政的鬆山州,那裏已經是京畿路中最為繁華的州府,也是百姓生活最好的州府。

  隻不過沒人注意到,蔡家發生了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變故,蔡家的管事蔡石消失了,大多數人猜測他是跟著蔡伯俙一起前往涼州,畢竟蔡石在神都城中許多人都知曉他是蔡伯俙最忠實的管事,這次連長公主都前往涼州,若是他不跟隨怕是會不大方便。

  但誰也沒有注意到,蔡石家中的產業全部被悄悄變賣,許多人都不知這些產業是蔡石家的,而是覺得這是蔡府的產業,畢竟當初蔡石是打著蔡府的名號置辦的產業。

  蔡伯俙和趙妙元這對夫婦的手段可不能小覷,別人不知道,蔡石一家卻被直接從蔡府攆了出去,這種攆出去和往日趕走家仆不同,是和蔡府直接切割開。

  蔡石一家和蔡府完全沒有任何關係,就像他們不曾來過神都一樣,直接被攆回了老家荊湖。

  那些產業在外人看來本就是駙馬府的,但事實上卻是被蔡伯俙從趙禎那裏請旨送至北平府和三司,抄家罰沒!

  隻不過是沒人知道其中的秘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