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入戶
作者:笑晚涼      更新:2020-12-23 19:07      字數:3256
  蕭林眼眸微顫,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親人,這個詞對她來說曾經是多麽遙不可及,她曾以為自己的一生要孤獨終老。

  這一刻蕭林無比感謝末世的降臨,讓她擁有穿越到這個異世的機會,遇到孫氏祖孫,享受從未有過的親人之樂。

  想著想著,蕭林熱淚盈眶,鼻頭通紅。她急忙抬臂遮眼,拚命地擦,可止不住順頰而下的淚水,帶著濃濃鼻音:“我…我可能…是做菜時被熏了眼。”

  孫高氏偏頭垂眉,用帕掩去笑意。她知蕭林為大哭而害羞,也不點破她。

  孫高氏猜到蕭林是同意了,可還要確認一下:“林兒可願意?”

  蕭林顧不上難為情,睜著一雙淚汪汪的眼睛,忙不迭道:“我很願意。從今往後,我一定照顧好小謙和你。”

  在大靕,認幹親一事不是認親雙方口頭說說就成,而是有一套流程。

  首先,孫高氏要向孫家村的裏正,即是村長,呈交一份認親文書,文書可叫人代寫,內容主要是寫明結親雙方的身份,結成何種親緣。這個一般是走過場。

  等裏正看完沒問題後,雙方還要遞交自己的公驗。

  這個要求於蕭林而言就有點麻煩。之前說過公驗相當於身份證,蕭林這個穿越客哪裏有那玩意。

  偏偏這個環節最重要,那怎麽辦呢?

  其實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認親的一方為被認親的一方擔保。但這個辦法有一定的風險,因為一旦被認親的人犯了事,認親的人要負上連帶責任。

  當然孫高氏還是信任蕭林,毅然選擇替補法子。

  所有文書資料都備好了,再交十文錢的手續費。裏正將這些東西一起上交到縣衙的戶司,再由戶司整理成檔,呈上戶部批核。戶部登記入冊後,歸還和發放公驗。

  至此,認幹親才算得到官方承認。

  孫家村離皇城啟丘不遠,一般七到十天蕭林就能拿到她在大靕的身份證,其他遠的地方可能需要一個月的時間,甚至更長。

  “哇,這麽麻煩。” 蕭林聽完孫高氏的講述,嘀咕道。

  孫高氏耳朵不好使:“林兒說什麽?”

  “沒什麽,”蕭林追問:“我們什麽時候去找村…裏正?”

  事關自己的合法身份,蕭林認真起來。原因是她聽過孫風調提過如果同一個人在短期內多次使用路引進入啟丘,會引起城衛的懷疑,搞不好會被當成欲謀不軌的人而抓起來。

  蕭林認定以後靠打獵為生,經常要去啟丘賣獵物,不可能每次都麻煩孫風調,有自己的公驗還是很必要的。

  孫高氏早有計劃:“明日我去村頭讓捉刀郎(專門替人寫信的人)起草結親文書,而林兒去獵幾隻灰毛兔,明晚一起去裏正家。”

  “好,我都聽您的。”

  認幹親的事說定後,不知是不是錯覺,蕭林感覺自己和孫氏祖孫更加親切。

  飯後無事,蕭林和孫子謙一邊玩一邊教手語,孫高氏則旁邊裁剪布匹,時不時抬頭笑著看兩人,畫麵和睦,其樂融融。

  昏黃的燭火堪堪照亮殘舊的茅屋,四壁破牆偶爾有風吹入,明明一切那麽簡陋卻在此時猶如溫馨的港灣,使三顆同病相憐的心彼此靠近。

  月沒西海,日出群山,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蕭林和孫子謙照例上山打獵。有了昨天的實戰經驗,今天打獵不要太順哦。不過兩個小時,已經獵到昨日一天的總和。

  蕭林坐在一塊凸起的石頭上,右手拋玩飛刀,看著“遍地屍骸”,難得開動那不怎麽用的腦袋。

  現在獵物不成問題,皮毛就攢下拿去賣,可剩下的生肉怎麽辦?雖然自己能吃光,但總感覺沒把這些獵物的利潤發揮到最大。

  “要不找個時間去問問村裏有沒有收購生肉犯的人?”

  蕭林撓撓頭,隻能想到這個方案,把多餘的生肉賣給他,能賺多少是多少

  瀝幹血水的孫子謙看見蕭林兩眼放空,坐著發愣,便走過去拉拉她的手。

  蕭林回過神:“怎麽了?”

  孫子謙指著已經皮毛分離的灰毛兔,一臉求表揚的神情分明寫著我已經全部處理好了,是不是很乖?

  蕭林豎起兩個大拇指,誇獎道:“小謙真棒!今天就到此為止,祖母還等我們回去辦事。”

  從昨晚決定認幹親起,孫高氏就讓蕭林改口,跟孫子謙一樣叫她祖母。

  其實三人的相處早已和親人無疑,差的不過是一張官印文書,是以蕭林叫“祖母”叫得那一個順口。

  孫子謙歡快的點頭,自覺牽過蕭林的手,蕭林左手攬起背籮,早早下山去。

  等兩人回到家,孫高氏也剛好回到。她瞄一眼蘿框,當下有了幾分打算。

  “林兒挑兩隻最肥的灰毛兔,待會隨我去裏正家。”

  給好處,好辦事。這是不管在什麽時候都好使的道理。

  十五歲就在社會摸爬滾打的蕭林自然明白孫高氏的意思,送點東西給裏正,人家辦起事來也上心點。可是這裏麵有個問題……

  “兩隻灰毛兔會不會太少?” 蕭林想加碼:“不如多送幾隻,或者送他點錢?”

  孫高氏不同意:“不必了,兩隻生鮮的兔肉足以。再多反而不好,易令人惦記。”

  蕭林懵懵懂懂的回應:“哦。”

  其實還是因為蕭林不懂古代的行情,在古時候貧苦人家很難有機會吃到生鮮的肉類,多半是臘肉,還是那種硬邦邦的老臘肉。

  雖說山上遍地野物隨便抓,可其他人哪有蕭林開掛的實力,像孫風調這樣的專業獵戶,半個月能打到一隻就不錯了。所以不光是孫家村,全大靕以打獵為生的人不多。

  再說孫家村位置偏僻,是個名副其實的貧困村,裏正這個職位在這裏沒多少油水,兩隻剛獵到的野味夠他樂嗬。

  而且財不可露白,要是給再多,容易弄巧成拙,讓有心人惦記上就得不償失。

  這裏麵的彎彎曲曲就算解釋給蕭林聽,她也不一定理解,不說也罷。

  孫高氏領著蕭林和孫子謙往村的內裏走向,邊走邊給蕭林介紹裏正一家。

  裏正名叫孫信厚,有二兒一女,均已成親生子,三兒子分了家,二女兒嫁到隔壁村,現在和大兒子住一起。

  走過泥濘的村路,一幢青磚切成的小四合院慢慢展現眼前。一道柵欄輕輕扣上,往北是正屋,西側為西廂房,東側為東廂房,南邊留院子,大約占地三百平方。

  以蕭林現代人的審美眼光看屋子裝修實在不怎樣,可這房子在孫家村算是“大戶人家”。

  “孫裏正在家嗎?” 孫高氏喊道。

  踏踏的腳步聲響起,一個鬢角微霜,長著鷹勾鼻的老漢走出來。他半佝腰,身材精瘦,吊三角的雙目閃過精光。

  “我道是何人,” 孫信厚恍然道:“原是孫高娘,快請進。”

  等眾人進了院子,兩個光屁股的孩子扒著門框,好奇的不停張望。進了堂屋,四人分散就坐,寒暄幾句後,孫高氏說明來意。

  孫信厚聽完,來回掃視她和蕭林,認真的問:“你心意已決了?”

  孫信厚身為一村之長,早就知道村裏來個女人,還聽聞此女子留著奇怪的短發,力氣奇大。如此另類的人物必然要打聽清楚,於是他叫自家婆姨去套孫高氏的話。

  答案是那個古怪的姑娘是孫高氏遠方親戚,家鄉遇災,全家隻剩她活下來,過來投奔親戚。

  幸虧古代信息的滯後,孫信厚無法辯解真偽。再說那個時代一有天災,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太過平常,既然有孫高氏的作證,孫信厚也沒把蕭林的身份往逃奴或者浮浪戶那處想。

  蕭林的確不是奴隸或流浪者,可好不到哪裏——妥妥的黑戶。

  孫高氏的眨眨眼,蕭林意會的點頭,然後拎起還滴血水的兔肉,客客氣氣道:“孫裏正,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孫信厚眯著眼笑了,臉皮扯拉,顴骨突得像小山,如同作怪的小醜。

  “認親入戶本是孫某的職責,你們何須多禮。”

  嘴上是這麽說,可接過兔肉的動作一點都不慢。

  孫高氏知孫信厚是答應了,順勢遞交文書和十文錢,勞煩孫裏正了。

  孫信厚爽快地拿過:“鄉裏鄰親用不上客套話,此事包孫某人身上。況且謙兒他爹從軍犧牲,他婆姨又是不安分守己……”

  “過去的事不提也罷。” 孫高氏急忙打斷孫信厚。

  孫信厚“呃”一聲,掃到兩張茫然的臉,悻悻地閉嘴。

  想想也是,孫高氏那不守婦道的媳婦剛懷孫子謙時,她兒子就被征召入伍。生下孫子謙沒多久就傳來兒子的死訊,孫子謙的娘害怕擔起一家重擔,拿走所有值錢的東西,連夜跑路。

  孫高氏又當爹又當娘,撫養孫子謙至今。孫信厚心想孫高氏斷然不會把這般家醜告知孫子謙,至於剛來沒幾天的遠房侄女則更不可能。

  閑談沒一會,孫高氏帶著一大一小便告辭離開。

  回去的路上蕭林偷瞄孫高氏好幾次,隻見她神色淡然,卻唇線緊合,低垂的眼眸暗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