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收棉
作者:千千嫣夢      更新:2021-01-20 23:05      字數:2287
  林風華也不打算跟他講明。

  見他同意了之後,便拿出一套衣服遞給他道:“爹,這是女兒給你的衣服,你要貼身穿在身上。”

  林修文的心劃過一陣暖意,他接過衣服,寵溺地對林風華說道:“女兒真貼心,知道給爹爹準備衣服。”

  林風華對他說道:“這可不是普通的衣服,是一件我親手煉製的法衣。”

  “它可以當作軟甲一樣使用,刀槍不入,水火不侵,平時您穿在身上的時候,可以不用脫下來清洗,它有自潔功能。”

  林修文愣了愣,這是法衣?

  聽女兒的話,這衣服刀槍不入?

  他拿出自己的刀試了試,寶刀劃在衣服之上,一點痕跡都沒有。

  “這衣服爹喜歡,爹會穿上的。”林修文對林風華說道。

  林風華見他收下了衣服,才放心回國。

  有了這件衣服,再加上防禦玉佩和寶刀,身上又有她的救命靈藥,應該不會有性命之憂了。

  隻要人活著,一切都好說。

  林風華把法衣交給林修文之後,又去見了老爺子一麵。

  同樣的,她也給老爺子送了一件法衣。

  老爺子知道她手上的寶貝多,很欣然地就接受了。

  知道她要回去處理棉花的問題,老爺子並沒有留她。

  這段時間,孫女一直呆在醫帳中,從來不往前線,他多多少少知道一些原因。

  現在醫帳裏有解興平那個憨貨,再加上孫女留下來的藥,林家軍的後方很有保障。

  有了保障,孫女留不留下來問題都不大。

  “爺爺,北胡的氣數已盡,林家軍此時也已經兵臨城下,您心中的仇一定會得報的,到時候兩軍交戰時,別意氣用事,不要被仇恨支配了理智。”林風華提醒老爺子說道。

  這兩個月以來,老爺子和林修文能心平氣和地麵對北胡的俘虜,那是因為這些俘虜中,沒有當年殺害林家子嗣的仇人。

  當年林家幾乎滅門,那樣的仇恨一直壓在老爺子和林修文的心裏。

  林風華知道,他們不會忘記的。

  老爺子把林風華的話聽進了耳裏。

  林風華把軍中的事情交代清楚之後,就利用北胡的百貨肆,傳送回到北封城裏。

  北封城裏,荒地和莊子已經大變了樣。

  莊子裏種的棉花已經開出了一朵朵白色的棉。

  一眼望去,白色的棉花白白的一片,像冬天裏的雪,也像夏天的白雲。

  百姓們並不知道棉花的作用,看著這麽雪白的一片,他們覺得神奇,又很不解。

  種這些東西有什麽作用?

  莊子裏的棉花已經讓人震撼。

  當看到林風華種的那三千畝棉,更是白白的一片,一眼到天際,都是綿綿的白棉。

  如今,林風華的十五萬畝地已經開出了兩萬多畝,加上已經種植的三千畝棉花,才兩萬三千畝地。

  開荒的道路還很遙遠。

  棉花成熟之後,林風華挑出一千多人,專門采摘棉花。

  當一團一團的棉花送入新建起的倉庫,人們才知道,林風華建立倉庫的作用。

  倉庫這一地帶,是林風華讓大黑新建的。

  大黑果然是一個建築奇才,凡是林風華跟他說的建築結構,所用材料,他都能很快地接受,並可以舉一反三。

  這個倉庫,大黑按照林風華的設計建造的,用上了水泥,足足蓋了三層高樓。

  當三屋樓房建好的時候,大黑當時的感覺豪情萬丈,他活了這麽久,仿佛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

  他更加沉迷於建房子當中。

  倉庫建好了之後,丁十七又讓他建作。

  如今,作坊即將完工。

  作坊對麵的一排排房子,是大黑按照林風華的設計,給工人們蓋好的房子。

  房子統一水泥建造,又牢固,又美觀,絲毫不擔心漏水和倒塌,幾十年不用修繕。

  整個房子的結構,是按照前世的廠房劃分。

  飯堂、休息區、娛樂區、宿舍,生活條件一一配齊。

  工人們以住進這裏為榮。

  這兩個月裏,丁十七招收工人開荒,工人的數量已經從之前的一千多人,發展到了五千多人。

  這五千人分別以漚肥、建房、打理棉花、廚娘、繡娘、零工等工種。

  除了繡娘讓人摸不著頭腦之外,其他工種的人都已經上手。

  林風華一下子在北封城招了這麽多的工人,工人包吃包住,又有工錢可拿。

  她無意之間,就帶動了北封城的經濟。

  開荒使得工人們大大地改善了家裏的生活。

  雖然苦些,累些。

  但能吃飽,住好!

  附近村落裏的人,都眼巴巴地想要被丁十七的招中。

  可惜,並不是所有人都被丁十七看中。

  那些心術不正的人,一直被丁十七拒之門外。

  扯遠了,現在說回采摘棉花的事。

  地裏的棉花被收進倉庫之後,丁十七就開始安排人手進行加工,等到作坊建成之後,洛塵大陸的第一間製衣廠,就要開始現世了。

  林風華看著丁十七有條不絮地安排著事宜,她也加入了采摘的忙碌之中。

  與此同時。

  秋收已至,百姓們已經開始收割糧食。

  大林村的地有丁五在管理,凡是屬於林風華的田產,全部豐收。

  村子裏有一些人跟隨丁五的腳步,也種了一些林風華的新糧種,同樣豐收。

  選擇種下新種的人,此次豐收樂開了鍋。

  “跟著丁管事總沒錯。”

  “我們家也種了新種,這一次收成,一畝可以收八到九石的糧食,簡直不敢想象。”

  平時,他們能種出四五石就算不錯了。

  有了這次豐收,交了賦稅之外,他們還可以剩下許多糧食,夠他們吃一整年的糧食了。

  與大林村的喜悅相比,九州的百姓再一次懊悔不已。

  秋收之後他們才發現,他們留種自己種下的田顆粒無收。

  又一次顆粒無收,九州的百姓們幾乎絕望。

  隨後,他們又發現新種豐收。

  新種豐收的田產,高得不可思議。

  這樣一來,新種的豐收可以大大地緩解了九州的顆粒無收。

  “夭壽哦,早知道自己留的種,種不出糧食,我就應該去買新種。”

  當初他們覺得新種的價格太貴,便沒有買多少。

  各家各戶迫於知府的威壓,也隻是種了幾畝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