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8章 團寵福娃76
作者:愛磕糖的蛀牙      更新:2022-02-08 23:23      字數:1103
  東西六宮年節張掛的《宮訓圖》原收藏於此。

  永和宮,內廷東六宮之一,位於承乾宮之東、景陽宮之南。

  明代為妃嬪所居,清代為後妃所居。

  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後久居此宮。

  其後,道光帝靜貴妃,鹹豐帝麗貴人等先後在此居住。

  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永和門,前院正殿即永和宮,麵闊5間。

  明間開門,次、梢間皆為檻牆,上安支窗。

  正間室內懸乾隆禦題“儀昭淑慎”匾,吊白樘箅子頂棚,方磚墁地。

  東西有配殿各3間,明間開門,黃琉璃瓦硬山式頂,簷下飾旋子彩畫。

  東西配殿的北側皆為耳房,各3間。

  毓慶宮位於內廷東路奉先殿與齋宮之間,係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明代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

  是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的建築群,前後共四進。

  正門前星門,門內為第一進院落,有值房3座,西牆開陽曜門與齋宮相通。

  過院北祥旭門為第二進院落,正殿惇本殿,東西配殿各3間。

  第三進院東西兩側各有圍房20間,直抵第四進院,正殿即毓慶宮,建築為工字殿。

  毓慶宮是康熙年間特為皇太子允礽所建,後作為皇子居所。

  同治、光緒兩朝,此宮均作為皇帝讀書處,光緒皇帝曾在此居住。

  齋宮位於紫禁城東六宮之南,毓慶宮西,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禮前的齋戒之所。

  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齋戒均在宮外進行。

  齋宮係前朝後寢兩進的長方形院落。

  前殿齋宮,麵闊5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出抱廈3間,明間、兩次間開隔扇門,兩梢間為檻窗。

  凡祭天祀地及祈穀、常雩大祀前,皇帝致齋於此。

  遇皇帝宿齋宮,恭設齋戒牌、銅人於齋宮丹陛左側。

  齋戒日,皇帝與陪祀大臣佩戴齋戒牌,各宮懸齋戒木牌於簾額。

  齋戒期間,不作樂,不飲酒,忌辛辣。

  武英殿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

  正殿武英殿南向,麵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

  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

  院落東北有恒壽齋,西北為浴德堂。

  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

  皇極殿為寧壽宮區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寧壽宮。

  皇極殿位於寧壽宮區中軸線前部,與後殿寧壽宮前後排列於單層石台基之上。

  殿座北朝南,麵闊9間,進深5間,取帝尊九五之製。

  皇極殿丹陛左右分置日晷、嘉量,是體現皇權的重要陳設。

  禦道兩側各有六方須彌座一個,座上置重簷六角亭,亭身每麵鐫篆體壽字各三。

  ?

  慈寧宮位於內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

  始建於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興工將慈寧宮正殿由單簷改為重簷,並將後寢殿後移,始定今之形製。

  正殿慈寧宮居中,前後出廊,黃琉璃瓦重簷歇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