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吾妻歸寧4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4      字數:2336
  這樣的場合,李咎和傅貴兒有話也不能多說,隻能虛應幾句,便要分頭行事。

  不論李咎的安排怎樣,傅貴兒在京裏代表李咎行走,他必得單獨和李咎會上一次。

  因此傅貴兒便留了現住的地方,又派了個人去豐郡侯府等李咎的消息,兩人說好稍晚一些再通消息。

  接著李咎城陽與秦王夫妻同三王一起進宮麵聖,傅貴兒和尤璦,以及楊大郎等人並沒有繼續跟上,小蓮也隻陪到了這裏,便留下隨夫君一起了。

  在城門口的相遇沒花多少時間,不過片刻,眾人紛紛登車或上馬,宮中的馬車就載著李咎眾人朝著宮門駛去。

  外地的官員及家眷到京城之後,一般有個等候陛見的程序,顯然李咎和城陽沒有這個程序,他們甚至連更衣梳洗的空檔都沒有,帝後不知從哪一天開始就在等著見他們,一路風塵仆仆、不合製的打扮,又算什麽?

  從派了秦王——秦王自己不主動領命,也會是別的王爺——去迎接李咎夫婦,已經是帝後明示他們,到了京城立刻進宮,別整那些有的沒的虛禮。他們就是父母見女兒女婿,和禮數有什麽相關!

  事實上從李咎他們在西線的鐵路下車時,帝後就在數日子了。

  一向崇尚節儉的宮廷,為了迎接帝後的心肝寶貝,早從十多天開始就在準備宴席和住所,各種奇珍異寶也就顧不得了。

  大暑熱的天,宮裏仿照女子一條街的辦法,也架起了遮陽的宮道,從宮門口到皇後的椒房殿,全程不會曬著一次太陽,還有涼風習習地穿過。

  以至於城陽扶著李咎的手下車時都愣了一下。

  和莊嚴、肅穆的宮廷風格完全不搭調的綠葉遮陽宮道,綿延了好幾裏地。從玉華門看去,一眼看不到頭。

  秦王感慨道:“這還是折中的辦法哩。若非母親勸諫,父親這會兒估計已經迎到了玉華門口。”

  皇後也是不得不勸諫,她總不能讓女兒背上個“使皇帝陛下破壞規矩禮法”的罪名。

  城陽素來也是謹言慎行慣了的,她的第一反應是這個綠葉宮道也過於出格了,但是她抖了抖唇,沒說什麽。

  這都是父母的拳拳愛意,她總可以任性一次吧?

  李咎輕輕拍一下城陽的手:“他年英姑娘出遠門回來,你也會這般不惜代價,可憐天下父母心!”

  秦王聞言,看向了三九的小腹,三九若有所覺,側過臉來與秦王也笑了一笑。

  忠王突然有點後悔沒讓乳母抱著閨女一起出來迎接,卻也隻能咳嗽一聲,道:“姐姐,咱們先進去吧。天熱著呢。”

  城陽點點頭,一旁上來好幾列內侍,抬著一溜的肩輿,請各人分別登上肩輿後,又是一路健步如飛,倏忽從玉華門經小儀門一路就往西北方向去。

  李咎不曾走過這條路,這條路的風景卻與前幾回他入宮時所見區別甚大。

  一樣的莊嚴、肅穆、規矩、嚴謹、有壓迫感,但是明顯多了些生活氣息。

  沿途會遇到好些辦差的宮人,宮人也貪涼,帝後不曾禁止他們走這幾天新搭起來的綠葉宮道,他們便會盡量繞到這裏來蹭一蹭,於是就顯得這條路上格外的有人味兒。

  熟悉的形製,陌生的宮牆,直到遠遠擦過美仁宮時,李咎才確定現在的位置。

  美仁宮是皇帝陛下即位後劃定用於宴會遊樂的場所,位於宮廷內外交接的部分。有時候皇帝陛下會在這裏招待外臣,所以這個位置剛剛好。

  之前皇帝陛下也想過把城陽安置在這裏,因為這裏出宮最方便,皇帝陛下總得為城陽的來去考慮。

  穿過美仁宮代表的分界線之後,就是漂亮精致的後宮了。

  大雍的皇宮占地麵積非常大,直接在後花園裏就起了一個小型的人工湖泊叫仙山池,不過一般都叫它“小太液”,因為它的形狀和被開發成為半公開的王公貴族遊玩的場所的太液池一模一樣,隻是麵積小了許多。

  李咎從東邊進來的,首先到的就是這個小太液池。

  小太液池旁邊有一個飛泉軒榭,引水從軒榭頂上流下,飛瀑似的水流不知疲倦地流淌,帶走了最後一絲暑熱。

  而帝後以及淑妃、德妃、陳妃以及二公主、三公主等女眷都在這裏等著他們,帝後準備的接風宴,就在這飛泉軒榭裏。

  秦王的肩輿就在李咎旁邊,他笑道:“豐郡侯啊,這裏一向都是母親、母妃遊玩的地方,我們這幾個已經成年的兒子,隻有在年節時,等母妃們玩兒夠散了,才能過來這裏蹭一蹭涼氣兒。今天能在日頭最盛的時候蹭一頓飯,托福,托福。”

  李咎差點甩他個嘲諷。城陽如心有靈犀一般,笑道:“成年皇子開府封王了,難道還在後宮打轉?自家的飛瀑涼亭難道沒建出來?若是沒法兒建啊,便和我說說,我家駙馬自然給你妥當安排些。”

  秦王聽了隻推媳婦:“我和姐夫打機鋒,有姐姐出來護著他。姐姐和我打機鋒,你怎麽不護我?”

  三九給丈夫丟了個白眼:“王爺和大姐怎麽比?大姐是陛下和娘娘心尖兒上的人,你偏要去撩大姐的心尖兒——那還是我哥哥呢?我不跟著一起捶你,是因為我在這兒胎教呢,該你的!”

  飛瀑亭的水聲已經清晰可聞,轉過芳樹萋萋的小徑,前麵一水之隔的軒榭像被水晶簾籠著一般,這便是今日家宴的地方了。

  按理帝後應該在軒榭中等著李咎和城陽謁見,不過他們才在遠處下車輿,就聽見皇帝陛下威嚴的聲音問道:“什麽該不該的?秦王又招了誰?”

  伴隨著問話聲,皇帝陛下和皇後攜手從另一條岔路轉了過來,眾人忙斂容站定了,齊齊見禮。

  皇後忙叫了城陽和秦王妃到自己身邊來,又眼巴巴看一眼李咎抱著的小丫頭,到底大庭廣眾的不好情緒外露,便與秦王妃道:“大毒日頭底下的,好生歇著,你現在最要緊的就是保重身體。你哥哥這不就來了嘛。”

  城陽笑道:“母親這話我不愛聽,就不興秦王妃是急著見我呢?那時候我和王妃也好得一個人一樣嘛!又或者是三弟舍不得他家王妃。”

  三九確實是為了見李咎才提前出來的,此時順著城陽的話回道:“回娘娘,實不相瞞,著實是,大哥、二哥都帶著王妃,我舍不得我們家殿下和兄弟們不一樣。”

  皇後一聽也有理,也就沒細問,示意兩個宮人把秦王妃先扶去裏頭陰涼處陪淑妃一起閑話,她這一時隻顧著拉城陽仔細端詳——仔細比較比較,到底隻有城陽才是她的親骨血,其中的深情厚愛,那幾個她一手養大的幾個兒子,終究比親女兒還是遠了那麽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