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城陽胖了?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4      字數:2443
  大灣府被皇帝陛下當做典型抓了,派的六個在翰林院算是實習的學生前來專門撰寫案例。

  自從機械生產出現之後,市麵上出現了很多新事物,也有很多新矛盾。

  隻看雇工和奴仆的身份區別,以及由此引出的關於雇工的人身保障、東家的權利與主仆之間的法令約束的區別,就足夠朝堂上扯個三天三夜。

  李咎少不了從中作梗,好讓整體結果更偏他想看到的樣子。

  事情整個被定性為,奸商、豪強為謀求財富和權勢,傳統、欺瞞對機器化生產不了解的官署,違抗朝廷命令,隱瞞真實生產,攫奪民力,淩虐百姓,因而凡是參與私設工廠盤剝百姓、破壞糧食耕種計劃的人,主犯皆為死罪,從犯最遠流放至北海。

  縱火行凶的工人被認定為是被逼無奈,符合大雍立國之初就約定的寬宥要求,因此口頭教育後無罪釋放。

  被毀去家園、荒廢田地、擄掠為仆從工人的百姓,各有賠償。被拆了房的補房子,被擄走的給錢糧,另外還撥了許多種子和工具,命他們盡快恢複生產。

  城裏的工人們如獲新生,根據官府重新造冊的結果,他們中至少一半的人要返回家鄉種地,還有一半繼續從事工業生產,不過這次上工的時長、工錢和餐飯、住宿,都有了嚴格的標準。

  最可喜的是,王狗兒在李咎這裏與媳婦重逢,又從被救下的童工裏找到了自己的長子,一家三口與老朋友或黑子死裏逃生,都要返回老家去務農了,他們激動得隻想給李咎立長生牌位,周捷足好勸歹勸,他們才放下了這個想法。

  武備營被地方官府轄製,既有大灣府官署強勢的原因,也有孫守備太老實的緣故,這一宗事涉及到軍政和皇權的關係,李咎沒有深究,他也沒辦法深究。皇帝陛下倒是下明旨安撫過孫守備,他也看出來孫守備不適合與這些老奸巨猾的人精打交道,一番思考後,把孫守備調到了十分老實的城陽府任守備,大灣府的武備營改派去年的武進士暫代。

  明心書院被奸人利用,得了個“眼高手低,為商賈之流玩弄股掌之上,不堪大用”的評語,命其中學生三年不得參加科舉,讓他們“熟知庶務、體恤民情”等等。

  借著案情示例的機會,李咎列舉、梳理了當前人們反對機器化、反對建廠的主要思路,並一一加以駁斥,算是讓未來的蒸汽機推廣從輿論上站住了腳跟。

  而這一次,鄭適道也好,秦燭之也好,楊夢仙也好……乃至最討厭李咎的吳宥也好,誰都沒站出來說話。

  誰又敢說話?方行雖然沒什麽大用,到底是個老學究了,他滑跪得那麽幹脆!而且李咎真的字字句句都在往他們心口捅刀,還捅到了軟肋,牢牢抓到了他們的痛腳——富民安邦,不如李咎遠矣。

  再者今年就開始試點夏刺史的新稅法了,這是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東西,他們自己內部早已有所撕裂,家族當前,權勢在上,容不得他們有半點行差踏錯,一旦被人抓到了把柄,極有可能代表未來數十年一蹶不振。於是他們不得不謹言慎行。

  須知地位越高,膽子越小。

  李咎哪管得這些。到大灣府一案塵埃落定,卷宗封存由蘇秀才親自監督,走朝廷的驛站體係送去了京城,時間已是人間四月芳菲盡,李咎思家的情緒已經無可抑製。將各種事情交接之後,李咎論功行賞,給本地招募的向導如武備營的親兵、如周捷足等加了筆獎金,周捷足是李咎自家的雇員,李咎給他又是升職又是加薪的,把周捷足驕傲得尾巴都要翹上天了。

  到處收好了尾巴,李咎歸心似箭,便趕著端午前告別大灣府新上任的官署和磨磨蹭蹭藏頭露尾來送行的方行,率眾返回了金陵。

  李咎前前後後在大灣府搭進去三個月,自從成婚來,他從未和媳婦分離過這麽久……應該說每天他們都朝夕相對,縱然走親訪友,也絕不過夜。

  於是回程路上,李咎路過幾個特別有趣的地方,或在製備的車軌,或有技術站已經“開枝散葉”地影響到了村落鎮子,他都懶得看了,每日披星戴月地趕路,到暑熱正盛時,總算歸了家門。

  離家太久,以至於李咎看著自己大門都覺得不真實,在正門屋簷下轉了兩圈。

  府裏派了人在長亭望李咎,那人提前趕回報了信兒,裏頭先備將起來迎接男主人回家。不料左等右等不見李咎回來,裏頭又讓人“再探”,這一開側門,就見了李咎已經到了自家門口,隻徘徊來去不肯進門。

  於是這報信兒的便悶頭笑了笑,往回一縮,不多時就有孫媽媽、幺娘、喜晴等浩浩蕩蕩領著一群人上來開了大門,把李咎、阿宅簇上就往裏拉:

  “好好兒的怎麽大毒日頭底下曬著?別是出門一趟成了傻姑爺了吧!”

  “難道是他們說的什麽‘近鄉情更怯’?隻不過別人是‘不敢問來人’,老爺倒好,是‘不敢進家門’啊!”

  “老爺的差事順利不順利?我聽了些消息,不敢盡信,總覺得有什麽問題心裏不安生,等閑了老爺可得給個明明白白的說法兒。”

  “侯爺曬黑了不少,一會兒公主見了該心疼侯爺了。還好我這裏料著呢,叫藥房配了一缽保養麵皮的珍珠粉,今晚打發人送去……”

  嘰嘰喳喳的一大堆,有關切的,有公務的,還有不著調的。李咎隨口應著,快步在前庭院裏穿梭,他急著回房換身衣服然後見城陽。

  不過走著走著,李咎又感覺家裏有些不一樣,他隻當是城陽又把院子好好收拾了一番,便看了兩眼,沒放在心上。

  一進上房,李咎抬眼先看見城陽一頭青絲鬆鬆挽起,用一頂珍珠編的絡索網了,插著一支雕菖蒲石榴花樣兒的釵子,身上穿著一身淺杏色金魚戲藻紋樣的紗褂子,透出裏頭一件紅綾抹兒,撒花鴛鴦圈金邊,裹得嚴嚴實實,露出兩隻雪白的膀子罩在褂子底下,左臂戴了一個鏨花金臂纏,右手裏拿著一把金陵土產的緙絲荷花招風扇,下在高腰的位置係著一條蘇羅五彩闌幹裙,正笑吟吟地站在那裏。

  李咎把媳婦看了兩遍,咽了咽口水,說不上哪裏新鮮,總之有點兒不一樣。

  “你看什麽?怎麽愣在那兒不說話?”城陽臉上先飛起紅霞,走上前來拉了李咎進去,先放下了扇子,然後親手給李咎更衣洗臉洗手。

  “放著,別動,我自己來。”李咎哪裏舍得讓她端茶遞水的,趕緊三下五除二地寬衣解帶把在外行走的衣服扔在一旁,抓來早就放好的一身新裁的濃墨綠燕居綾羅衫穿上,頭上的冠也解了,換上了一頂黑紗巾。

  換好衣服擦幹淨手臉,李咎很習慣地就搭上了媳婦的肩頭,這一搭,隻覺手感就有點不一樣,李咎疑惑地問:“這幾個月我不在家,夫人仿佛還豐腴了些?難道素日裏照顧我,竟讓夫人勞累了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