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遊曆2歸人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1      字數:2305
  掌櫃劉風塵仆仆地回來了。

  算時日他這一去,接近三年,遠遠超出當年設想的半年一年的就回轉的計劃。

  寧氏在豐穰侯府住這麽久,越到後麵越心慌,直到確確實實收到劉掌櫃的書信,一封一封地傳來,說已經回程,已經過了滄海,已經上了遼東的港口,已經到了淮北道與淮北蜂窩煤聯營會的接上了,已經到了淮南道與江南水泥聯營會接上了……

  寧氏於是日益開懷,到了小子們回說“大爺的車隊已進了外郭門的驛館,明兒一早就能進城”,更是忙忙地再次理妝,一大早就去郭門等著。

  李咎也是同樣激動,掌櫃劉出去的時日不算特別長,當然不可能去了美洲,但是他盤桓這麽久,一定有所得。

  不管有沒有所得,人能順利回來也是好事,他去得太久,縱然定期傳書信回來,也難免讓人焦慮。

  不過,李咎當然不能和寧氏搶她丈夫,是以他跟著迎到了城外,卻並不打算和掌櫃劉說太多。

  他出城去迎接,是盡朋友的義氣,再占著夫妻的時間那就不對了,都說小別勝新婚,那得有多少體己話兒要私底下談呢?

  除了李咎,還有染織陳和牛馬王也跟到了金陵迎接老夥計。李咎是私下出行,除了傅貴兒、啞巴、幺娘和魏嘉梁,沒帶別個。黃致自己倒是來了,他對海外有些好奇,這些年也漸漸地看淡了生死貴賤,不以商人工匠為鄙陋。而尤複等人是士大夫,定不會為了商人如此勞頓,便沒出現。

  老劉顯然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一直迎到金陵城外,本來是驕傲自豪八麵威風的氣場,卻在看見這麽多老夥計後,變得沉重遲疑起來。

  特別是李咎和黃致。

  寧氏會出來等他,他一點也不意外,自己的媳婦自己知道,他和媳婦是同生共死的白首之約,大凡知道他回來,必定要盡快來尋的。

  染織陳和牛馬王的出現也不意外,染織陳和他都是青山數一數二的生意人,兩人互相持股對方的產業,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關係,他這次出海也有四五成是染織陳的生意,染織陳往南粵去,也有四五成是他的生意。而牛馬王是做的牲畜生意,和老劉屬於同個產業裏的上下遊關係,也是來往密切,交情深厚。

  但是李咎和黃致就讓掌櫃劉非常在意了。

  雖然他出海是有李咎的密令,可李咎能迎到城外,這份重視,著實不多見。李咎又不是那種有求於他的低級官吏,細細算來,必定是他求著李咎的多。

  黃致和他甚至都沒有太深的交集,不過是在李園見了幾麵,聊過天下見聞而已,他竟然也會跟到城外來?

  掌櫃劉早在金陵北郊的渡口就棄船換馬,押著最金貴的幾車東西先行一步趕了回來,遠遠看見仍然熟悉的身影,又得了下麵的小廝來報說李咎等人已經在長亭設下接風的酒水就等他入席了。掌櫃劉不免心中一片火熱,大有人生得此知己也不算白走一遭的感覺,忙忙催馬上前至竹林處下馬,早有寧氏帶著人迎了上來。

  若不是在光天化日大庭廣眾之下,恐怕夫妻倆當場就要抱上了。

  現在他們極力克製,卻還是沒忍住牽了小手,寧氏嚶嚶地哭了兩聲,倒把掌櫃劉誌得意滿背後的思鄉懷人的情緒全勾了上來。

  李咎和染織陳等人就抱著手等著,等了他們夫妻倆先好了,老劉擦著眼角提著笑,一手拉了馬,一手拉了媳婦,又往前走了幾步。

  李咎方笑道:“這一去兩年不見,實實的讓人惦記。你且和你媳婦對哭兩場,哭完了才好下酒哩。”

  染織陳忙推了他走,道:“他們兩個才好些,侯爺又調侃他們,老劉倒是不怕嘴,嫂子臉皮可薄,不好說的。老劉啊,先吃兩杯接風酒,這裏風大日曬的,吃了咱就走,侯爺那裏水晶涼棚裏擺的才是正宴,什麽都搜羅來了,咱們邊吃邊說,你也試試咱們家鄉的菜可變了風格不曾?”

  掌櫃劉拍著肚子回說:“這感情好,你們可不曉得,兩年去,路菜苦也。”

  掌櫃劉說著,與李咎、黃致各行了個大禮,接過接風酒吃了,這方生起了“果然回了家”的實在感。

  接下來的事就很簡單,掌櫃劉一去兩年,再回來看什麽都新鮮。

  其實金陵城沒太大變化,主要是李咎中間一年都在京城,金陵少不得要鬆懈一些。

  而發生了變革的紡織業,那變革基本都發生在廠房裏,外麵看著就是多了些平平整整的屋子,再有些衣著統一的人在路上走著,都是紡織廠的織工。而金陵以前有四萬織工,紡織業冠絕天下,也就是這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和現在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一眼看去,就是又熟悉,又陌生,說不上哪裏親切,也說不上哪裏新鮮。

  及搖搖晃晃地到了豐穰侯府,先去寧氏所在的客廂放了行李,沐浴更衣出來,再這麽一看,才有了新奇之感。

  豐穰侯府和之前區別太大了。他走的時候,豐穰侯府隻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收拾得幹淨齊整,整個侯府的重心都在後院的實驗田和學塾裏,前麵除了那個四季暖棚的花園很漂亮,其他屋舍院子也就是“能住人”“能待客”的規格。三九當時打理侯府完全就是按李咎的審美打理的,也不能說不好,反正就一眼看去就知道這裏必定沒有女主人。

  現在不一樣了,這個大府邸依然很簡約疏闊,但是沒來由地就讓人感覺有一種女子經手過的柔和。

  可能是因為山石上多了蘭草,隔花窗天井裏多了芭蕉,彩畫的裝飾有了些趣味和典故,也可能是仆從裏多了好多女孩兒,空氣中都常有脂粉熏香的氣息。就是從客廂到花廳去的路上,路過略高的地勢時,掌櫃劉就看見一牆之隔的內院回廊下晾著一長溜精致的描花繡草的絲綢帕子,一個才十來歲的小丫頭,梳著雙丫髻,紅線絡子絡了兩朵小絨花作裝飾,正在一旁拿著小團扇扇風。

  以前的李園不可能有這麽溫柔的角落,那時候李園根本就沒幾個常住在後院的精致姑娘,李園的姑娘雖多,絕大多數卻是工人農夫類型的健婦,又住在“宿舍”,即便曬帕子,也是大大咧咧掛在繩子上的藍色褐色的粗布帕子。

  掌櫃劉便猜到,定是傳聞中的豐穰侯夫人的手筆了。

  他對這位夫人十分好奇,李咎又像烈馬又像莽牯牛,能讓他收心、心甘情願地把家業交出去的女人,到底會是怎樣的奇人?

  還有一章等會兒,昨天寫著寫著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