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歸3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12-29 10:41      字數:2199
  李咎牽著沒精打采的阿宅,在淳城南區的街道上閑逛。

  新興城區的建築都新得很,主幹道用的是水泥,所以非常平整。

  李咎注意到,許多人穿的裋褐、短打,都沒有拚縫——這意味著縫製衣服用的布料布幅在一尺八以上,極有可能就是逐漸外傳的青山紡織機織出來的土布。

  人們雖然穿著樸實,衣服的肩、肘,褲子的屁股、膝蓋位置布丁摞布丁,李咎甚至看到有人身上披的小衫兒是用青山產的裝貨的麻袋。

  李咎不由得想起,現代位麵最艱苦的年代,也有人用裝化肥的袋子做衣服穿。

  資源的合理再利用,在哪都一樣。

  城區的市集常年都有,也有大趕集的時間,不過店鋪攤販平時也營生。

  李咎在新城區晃蕩了一整圈,在他覺得手藝最好的一個做泥人兒的店裏定了兩個泥人,接著他就去了渡口。

  李咎早就注意到渡口沿河往兩邊延伸的土路,顯然有人長期往返,踩出了這樣的道路。

  人多、走動頻繁、不是正經官道,多半就是附近的居民點。

  李咎剛才買泥人時和那位官話半好不好的大爺連比帶劃,大概知道這附近幾個村鎮的位置,往東往西都有連片的村落,它們是淳城的一部分人和河慶縣的土著居民聚居而成的次生村落,有點類似未來壯勞力在外打工形成的城中村那個意思,不過要落後、單薄許多。

  渡口上擠擠挨挨,人群還沒散去。李咎和城陽的船隊有數百人,短短半個時辰,還有好些人在船上沒下來,因而討生活的人還在眼巴巴地等著新活兒。

  攬客的人擠上前盼望著能拿下一單,而那些在這裏占著地盤的人就在一旁工地擺開了架勢,有沿街的店鋪,掛著“澡湯”“食肆”“扒雞”“杏花酒”等彩幅招牌,有支起來的小攤,做些焗補、縫補、小吃、涼茶的買賣,到處熙熙攘攘,沸反盈天,熱鬧非凡。

  李咎往兩個方向都看了一陣,西邊兒人多些,而且男女都有,老少都在。東邊兒人少一點,基本都是壯漢、大爺帶著十幾歲的少年。

  這裏水從西往東流,自然西邊來的船多,人們為了早點得到消息,也會盡可能地往西邊駐紮,直到附近住不下了,往更遠處駐紮又會遠到趕到渡口都來不及蹭口湯喝,才會漸漸地沒有人繼續往前延伸。

  李咎在渡口稍微站了站,一個擠不到前麵的小丫頭有些氣餒地往回縮了縮,一手撐在牆壁上,卻覺得手感不對。

  這牆壁怎麽熱乎乎的還毛糙糙的?

  這個小丫頭正是珍珠,她才十一歲的年紀,瘦得像個猴兒,野性也像個猴兒,紮堆最賣力。

  但是不是每次紮堆都會有收獲。十次有九次,她連湯都喝不上,不過她依然樂此不彼。

  隻要成功一次,她家就能有一段吃飽肚子的時光。所以珍珠全家都會鉚足勁兒搶活幹。

  今天沒搶到前麵也擠不進去,珍珠並不失望,她習慣了。

  力氣用光之後她就退出來喘口氣休息一下,其他人也都是這麽做的。

  直到她扶牆喘氣時,感覺這堵牆有些奇怪……不對,這根本就不是牆!

  珍珠猛地抬起身看過去,隻見一匹很高很大的黑馬正不甚高興地抖腿,而她現在就按在黑馬的膝蓋上。

  黑馬旁邊站著它的主人,是個非常高大結實的青年,衣服非常幹淨。

  李咎和珍珠對視了兩秒,說道:“我的馬不會踢人,不過,你也小心一些。”

  珍珠對官話熟悉得七七八八,能聽出李咎讓她多加小心,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聽出李咎的語氣是溫和的。

  幹淨的衣服+高大的黑馬+佩刀+溫和的態度=肥羊!

  一條經驗公式飛速在珍珠腦海裏竄過,就算這個人穿得簡樸,也掩蓋不了他的肥羊本質!

  “老爺老爺!要不要買點兒吃的?淳城特產,雞頭糕,我家做的最好吃了!您家的馬哥哥要不要給它買點幹草幹糧?您家衣服要不要漿洗縫補?有沒有不要的物件兒啥的要倒賣?住店嗎?吃飯嗎?澡堂子去不去呀?我對這塊兒最熟了,跑得也快,您雇我當向導吧!”

  珍珠雖然官話一般,但是這麽一長串下來,竟然有八成官話口音,隻有一些尾音還帶著本地方言的特色,這就很厲害了,也不知她背了多久,說了多少次。

  李咎突然想到了幺娘,幺娘被迫自救的時候,也是在一個渡口,她攔下了他,要自賣做奴婢。

  李咎自忖無所畏懼,不怕有人打什麽歪主意,便笑道:“好啊,我正缺個向導。”

  他從馬鞍的行李上解了一個裝銅板、碎銀星子的小布袋兒給珍珠拿著,又道:“我想在附近瞧瞧,打聽打聽情況,你若是有空,就帶我走走吧。”

  珍珠是真的賊大膽,接了錢袋兒一看都是銅板,還有幾星碎銀約合一兩,頓時樂得見牙不見眼,完全不怕李咎是個拐子小偷,她把布袋兒收了,背起自己的小背囊,歡歡快快地跳起來說:“老爺老爺,咱們從哪看起呀!您想看什麽呀!”

  李咎沒想到她如此活潑,看來之前的那番話倒也不完全是死記硬背的,說不定都是她自己想的詞兒然後叫人教會的她。

  李咎笑道:“我就想看看,這裏的農夫、農婦過得怎麽樣,勤快不勤快,我看淳城挺好的,想買些田地作產業。”

  珍珠聽得半懂不懂的,大概明白了意思,回說:“誒我知道啦,那從我們村兒看起好不好?就在西邊沒二裏地!離城裏最近的一個村哩!”

  李咎當然無所謂好或不好,應聲說:“行,那就先去你們村。你會騎大馬不?能坐穩?好,你上馬指路。”

  珍珠沒想到還能蹭一蹭客人的馬兒坐,以前那些客人肯因為她走得慢就放慢腳步已經很不錯了,這個客人讓她騎馬呢!

  珍珠一點不扭捏,高高興興地被李咎拎上了馬背,小心翼翼抓住馬鞍前麵的把手。她找到距離自己最近的家人,是她的母親,正蹬三輪車,車鬥的軟座上是兩個仙女似的侍女。珍珠和母親打了聲招呼,然後就指了路徑直往西走了。

  珍珠娘看著女兒興高采烈騎大馬的背影,笑罵了一聲,然後想到車鬥裏還有兩個貴客,趕忙又擺出謹慎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