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認可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8-17 03:50      字數:2333
  三九的心事藏得很好,不過淑妃想看出來,倒也不是那麽艱難。

  某種意義上淑妃和三九才是最像的。兩人同樣是寡婦出身,同樣有野心有能為,同樣為再嫁之事猶豫過。

  淑妃不如三九漂亮,也沒有三九的豐富的闖蕩經驗;可是淑妃從出生到兩次嫁人到當上娘娘,都在頂級的豪門裏打轉,她比三九見識了更多隱藏的人心。而三九卻是個不那麽喜歡藏著掖著的人,淑妃看穿三九的心事,輕而易舉。

  三九與淑妃禮了一禮,跟著淑妃就去了花園中。

  淑妃年紀將近五十,因保養得以,看起來不顯歲月,依然光潤如玉。

  “你在懼怕婚後的生活嗎?擔心它不像你想的那麽好?怕青雀兒答應的事做不到?”

  青雀就是三皇子的小名,淑妃在三九跟前如此說道,可知是真的把三九當了自家人。

  三九低低回道:“不敢,也不是。妾無懼未來,更不怕發生變化。”

  淑妃微微吃驚,不過一轉念她就懂了:“因為豐穰侯?難道你還心係他不成?”

  “豈敢。妾視豐穰侯,正如兄長一般。是心係,卻無私情。”

  “我信,你們家豐穰侯什麽都好,就是沒開竅……就算有人說和他有什麽,也沒人信啊。”淑妃對豐穰侯印象很不錯。這個男人長得俊,卻老實,家資深不見底,很受帝後的喜歡卻又是純臣,和他走得近又能得好處,又能顯得自己沒有謀私,實際上卻又巧妙地通過各種關係頗聯絡上了些重臣。

  三九笑道:“娘娘明鑒。”

  “不過……我也聽說了另一件事。”

  侍從們在花園裏修剪著花枝,淑妃攔下其中一個,從被剪下來的花枝裏挑了幾枝芙蓉花苞、幾枝荷花花苞,分了一半與三九,另一半交給自己的宮女拿著。

  “我聽說,皇後娘娘有意想為城陽公主和豐穰侯做個媒,皇帝陛下也是願意的。隻可惜……怕這事兒難成,因為豐穰侯他畢竟和楊太傅、吳相公鬧得太難看了。所以,陛下就有點兒猶豫。你說你對豐穰侯像看哥哥一樣,那你知道你哥哥是怎麽想的麽?”

  三九就沒什麽言語了。早在城陽剛到金陵不久,她就敏銳地覺察到了城陽公主和李咎之間有一種非常奇妙的氛圍,就是別人很難插足、很容易就會被排斥出去的氛圍。

  不過城陽內斂而李咎呆木,所以這種情愫很難被點破。

  “你可能不解風情是以看不出來,我是過來人,我看得明白,豐穰侯未必無情。隻是事兒是真的難辦。豐穰侯沒有跟腳,到現在都不知他是何方人士,他又無欲無求,拿不住他的軟肋。他在江南威望又那麽高,陛下此時愛他敬他,未來還真不一定。下一任皇帝會待他如何,就更不知道了。”

  三九回說:“娘娘費心想著。想來老爺事無不可對人言,陛下和幾位殿下都極有胸懷和能為,當不至於此。”

  “人呢,要未雨綢繆。以後的事,現在做不得準。你知道我為什麽喜歡你,願意三兒討你做媳婦麽?就是因為你既有一心走到底的決意,又要萬事先退一步的思量。這份智慧真的很難得。本宮覺得,李伯休缺個永遠站在他身邊的靠山,缺個能在將來為他張目的前哨。有些話我不能說透,隻能這樣提點。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吧?”

  三九自然聽明白了。淑妃的有兩個意思,一是為了李咎的將來考慮,他和皇室聯姻是最好的選擇。以城陽的盛寵,在皇帝、皇後活著的時候,李咎絕對安全,甚至會比大多數皇子都安全。二……還是為了李咎的將來考慮,如果她成了王妃,自然能和李咎形成互相保全的關係。

  不過話不能都聽淑妃一個人說了,淑妃一個後宮妃嬪,她為李咎想那麽多做什麽?

  淑妃的意思反過來聽,就是她想給三皇子找些幫手。如果皇家和李咎真的聯姻成了,李咎立刻雙侯加身直奔超品,還有城陽這個頂級明珠為妻子,獲得帝後的保全。而她作為李咎的前屬官,和李咎的牽連早已不能割裂,自然能把這麽一個分量極重的人物拉攏到三皇子的陣營裏來。

  如果說現在有一個人希望李咎和城陽的事兒成了,恐怕這個人除了淑妃不作他人想。

  然而三九必須說,對李咎而言這確實是最好的情況。

  不僅是淑妃言外之意的兩重好處,還有一重隱含的好處——現在幾個皇子中,和李咎關係最好、最信服他、和他誌向更接近的正是三皇子,幫三皇子,未嚐不是幫他自己。

  三九和淑妃都是聰明人,電光石火之間兩人已經用含蓄委婉的語言把各自的考量交代得一清二楚。

  淑妃知道聰明兒媳和重量級臂膀都穩了,三九知道怎麽給李咎設下保全,雙方對達成的結果都很滿意。

  不過三九還得先辦兩件事:從豐穰侯府辭職,和李咎交待各種關竅以及搞清楚他是不是真的有那麽一層成家的意思。

  這裏淑妃點了頭,帝後無話說,城陽也一力推薦,三皇子的婚事就定了下來。

  三九這時提出需得回去與李咎、幺娘交割,皇後痛痛快快地就準了,還叮囑說:“你這去了,把後麵接替的屬官也叫來我瞧瞧。豐穰侯可是陛下放在心裏的子侄,屬官是豐穰侯的半個人在,必得我親眼見了才能放心。”

  三九乖巧點頭:“是,妾記得了。”

  “還有一件事,是咱們私底下說起來,我也就是個提法,你自己斟酌看妥當不妥當。那就是,讓豐穰侯認你做妹子。你們本有兄妹的情誼,隻差個兄妹的名分,你就認了豐穰侯為兄長,將來你在京城交際,就再也不差別人分毫了。”

  三九聽了尤可,一旁的淑妃是心裏樂開了花。

  淑妃攛掇三九與李咎攀親,卻還是有一些擔心三九真的與豐穰侯認了兄妹,成了侯爺之妹,會引來皇後微詞。

  不想皇後主動提了——皇後提了,自然代表皇帝陛下也是這麽想的,那淑妃就沒什麽好擔憂,隻剩下高興和喜悅而已。

  淑妃跟在皇後之後叮囑了些“早些回來”的廢話,心滿意足地道了安。她回去了還要認認真真地把前後上下各種人事物財都理順,還要給兒子額外準備一份合適的出宮建府的財產,時間很緊張。

  她臨走之前看了城陽一眼,含笑對皇後說:“娘娘,想來皇子妃都能是再嫁之身,國公夫人哪,侯夫人哪,也可以是吧?天家血脈都是一樣,妾覺得,可沒有誰比誰更高貴更特別的。”

  下了兩場雨,終於舒服了點兒

  前兩天地麵溫度得40+,心疼穿著防護服在沒空調的場地執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