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原來是她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7-17 05:00      字數:2670
  賜婚是不可能賜婚的,皇子的正妃豈是兒戲,由一個少不更事的傻小子求求情就能求到?

  ??就算皇帝陛下準了,今兒賜了婚,明天一定會被太傅、大學士、禦史等懟到收回成命。

  ??“這事事關重大,你的正妃是皇孫的母親,命婦的表率,豈可輕易許人?我要仔細想想,你母親也得見見那姑娘,那姑娘也得過得去德言容功的標準,否則如何服眾?且等一陣。”

  ??皇帝陛下表示了拒絕的意思,三皇子麵露失望:“兒子聽命。但不知母親何時召見趙娘子?”

  ??皇帝陛下沒好氣地瞪他:“猴年馬月!”

  ??淑妃從中緩和,說道:“你這孩子,才回來說了一會兒話,就說起別人來了。為娘要吃味兒了。”

  ??三皇子撇一下嘴:“那好吧,等過一陣,請父親、母親、淑母親親眼見了趙娘子,兒子再來求父親的恩旨。”

  ??皇帝陛下奇怪地問道:“你若是放不下她,請皇後下旨,放進宮裏教養幾日,賜予你作寶林,甚至孺子都可,你何必強求要以一個曾經賣身為奴的平頭百姓為正妃呢?”

  ??除了曾經賣身為奴這一條不好,趙娘子是個寡婦還有個女兒,那就更不好了——不是皇帝陛下覺得不好,皇帝陛下自己都有個淑妃,怎會嫌棄寡婦出身?隻是外麵的大臣不悅意,必定橫生事端。

  ??皇帝陛下年事漸高,不耐煩和外頭的人為這些瑣事爭辯了。

  ??三皇子放下手中的羹、箸,起身朝皇帝陛下躬身禮了一禮,認真的表情看得皇帝頭皮發麻。

  ??“父親的話,兒子懂得,但是兒子覺得父親的看法,有一些偏頗。”

  ??淑妃一聽,好家夥,父子倆要在後宮打機鋒了,頓覺頭痛,便沒二話,趕忙起身借故探望皇後殿下並謝恩、討旨意請趙三九上京,直接溜走了。

  ??不論是皇帝陛下辯贏,還是兒子辯贏,淑妃在那總有點尷尬,且插嘴不是,不插嘴也不是,左右為難不如走為上計。

  ??皇帝陛下也不想和兒子爭辯什麽啊!特別是三皇子這個憨憨!皇帝陛下知道老三本性憨厚,認死理,有一片誠心誠意。正因為知道兒子是個好的,他才不樂意為這個兒子動氣。

  ??他還眼巴巴地指望淑妃能彈壓一下,沒想到淑妃跑得那麽快,那麽麻溜!

  ??三皇子行完禮,認認真真地說:“陛下剛才的說法,臣以為不妥。臣雖是皇子,亦是陛下的臣民。百姓雖是布衣,亦是陛下的臣民。以臣民配臣民,豈有不襯之處……”

  ??淑妃聽了開頭幾句,閃避的步伐邁得更快了,直直地出了天子寢宮,然後上了步輦,直奔椒房殿而去。

  ??皇後此時正在暖房裏,看著城陽送來的南方的花木發呆。

  ??“淑妃的孩子回來了,那我的孩子呢?江南就那麽好,那李咎便那麽乖巧,牽絆著她流連忘返,竟不肯回來看看老母親,真是個狠心薄情的!哪日回來我也晾她三天才好!”

  ??暖房已經改成了彩窗與透明玻璃的結合,經過精心的布局,土豆玉米和牡丹芍藥同開,竟也和諧得緊,該明朗的地方明朗,該絢麗的地方絢麗,一步一景,十分雅致。

  ??一叢湘妃竹斑斑點點,映入皇後眼中仿佛是她因為思念女兒流下的眼淚一般。

  ??宮人稟告說淑妃來了,皇後就在暖房旁彩窗下設席請淑妃入座。

  ??兩位後妃有十幾年的交情,淑妃一看皇後的神情,就知道她在思念女兒。

  ??“大姑娘也是不想在京裏引來什麽不必要的關注,這才不願意回來的。娘娘著實思念得緊,不如悄悄地請大姑娘回來過個千秋,再送去金陵好了。聽說運河上下都拿李園的軌道車連接了一遍,趕路來回快了好些。”

  ??“我何嚐不知道,但是當娘的思念孩子的心,哪裏控製得住。且樂康是個姑娘,她一日不在我眼前,我一日牽腸掛肚。”

  ??三皇子在外麵時,淑妃也是如此。特別是遇上江南水災、關中旱蝗那會兒,淑妃天天和皇後一起拜佛打醮地求平安。

  ??天知道她倆根本不信佛也不信道!

  ??淑妃又安慰了皇後一陣,皇後一時也緩了過來,重新理妝後又是平日裏那個端莊慈祥的國母了。

  ??“一時失態,見笑了。你怎麽不多陪陪三郎,反而來找我了?咱們姐倆在宮裏朝夕相見,日子還長著。三郎明年賜了婚,接著就要封爵,那時候可不如現在見著方便。你不趁現在多陪陪他麽?”

  ??淑妃回道:“殿下不知,三郎又和陛下爭論上了。起因是三郎在江南有了個心上人,定要娶作正妃。陛下一時露出了那女子不配為三郎正妃的意思,這會兒三郎正在於陛下爭論‘配不配’的。那位女子是個寡婦,我聽著尷尬,就躲了出來。”

  ??說完淑妃淺嚐一口皇後特命斟取的杏仁兒奶茶,是城陽新拿的方子,果然醇香無比。

  ??皇後道:“那你更應該在場。雖說爭的是‘配不配’,歸根到底還是在給三郎挑人,給你挑兒媳。”

  ??淑妃道:“娘娘是他的嫡母,三郎的正妃不也是娘娘的兒媳?娘娘都不慌,我慌什麽?天塌下來也有皇後姐姐撐著,容我清淨一刻算一刻罷。”

  ??皇後道:“這些年你越發躲著是非走,隻怕是非快要找上你了。倘若陛下被三郎說動,果真將你所說的這位寡婦給三郎作正妃,你怎麽辦?”

  ??“那也無妨,橫豎三郎自己喜歡。我算是明白了,夫妻兩個過日子,最重要的是和和美美。三郎在外朝事兒不少,回家不就圖個鬆快?若娶給他一個他不喜歡的,說不定有閑氣要生,那時外麵也麻煩,家裏也麻煩,就不美了。再者,那姑娘我聽說過,是個好的,不虧。縱然身份差一些,人卻極好。那身份差一點,反而是好事。一則陛下難說不會補償他幾分,二則,也躲了些麻煩。”

  ??皇後一聽,淑妃這語氣顯然知道三皇子的心上人具體什麽形容,不免有些好奇:“你聽說過?那姑娘是誰呀?”

  ??“您猜猜?這人說出來,您也知道的。我還敢放肆預言,您知道是誰了必要感歎一句‘原來是她,怪不得會讓老三惦記上’。”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