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要亂立fl2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6-25 04:08      字數:2695
  時間到了盛夏,夏季風最為強盛的時候,整個東南沿海基本都是南風和北上的洋流,去往東北方向的夷洲、瀛洲非常便捷,這次出航的商船基本都是去往東北方的。

  ??也有摩拳擦掌要南下去爪哇、身毒等地的商隊,他們卻要晚那麽三五個月才會啟程。

  ??李咎的老夥計裏,老劉掌櫃之前主要就是做北邊的生意,前兩年稍微開了海貿口子以後主要做的也是東北那一大片的生意,這次是大規模開海禁後第一次出海,老劉不放心,帶了兩個在大雍修學的瀛洲少爺一起登船北去。

  ??臨去前老劉特意來拜訪了李咎,他如今生意做得極大,已經是整個江南海貿、牲畜行當舉足輕重的人物。

  ??這次若非要帶著其他兄弟一起發財,他自己也懶怠出去那麽遠,頂多到遼東地界等著也就差不離了。

  ??老劉來時帶了媳婦寧氏一起,也有將寧氏托付趙三九照顧的意思。

  ??主要青山城那邊已經沒了單獨主事的女戶,關係好的幾家都是正值壯年的福氣,而老劉也怕李咎去了青山後和他疏遠了,故而把媳婦帶到了金陵來。

  ??“我這次去了回來,若是一切得當,說不定就在金陵安家了,到時候仍和趙娘子做鄰居。”

  ??三九現住在侯府前院一處單獨的跨院裏,騰挪了一間東廂並耳房抱廈等,讓寧氏帶著兩個仆僮住了進來。

  ??三九主要是打理產業的,又有了官身在,出麵與老劉來往便不覺悖禮。

  ??三九笑道:“那感情好啊,侯府隔壁是公主所居的別院,自然是住不來的,另一旁是致仕相公的靜修園子。後院是老爺的學塾和實驗田,再往外是一片本地豪族親眷的聚居之處,又安靜又和氣,就在那裏置辦產業是最好不過了。您二位真有這個想法,倒不如問問去。”

  ??老劉掌櫃就看看寧氏:“這些事,都是內子做主,就請內子看著辦罷。我這裏先去見過侯爺,這一去可得半年,說不定一年,要紮紮實實地弄個商行落腳哩。”

  ??掌櫃劉拿著他和番邦商隊的報關單來找李咎的,並且提出想在夷洲、瀛洲紮紮實實地辦兩個鋪子。

  ??他倒也不是突發奇想。以前在關外做馬場和皮草生意時,掌櫃劉也是直接在牧民聚集的城裏自己圈了塊地,徹底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裏。

  ??融入進去好,不容易被騙,還有許多便利。

  ??這兩年掌櫃劉越發察覺外麵的生意好做得很,於是琢磨著也得來這麽一出。

  ??掌櫃劉是非常典型的北方豪俠似的人物,手上功夫隻輸給有係統培訓經驗的李咎。而此時的人普遍身材矮小,掌櫃劉打番邦人一個能打十個。

  ??而當地的文化又決定了他們對中原人的接受度和服從度非常高。

  ??瀛洲和夷洲人與關外的番邦人不大一樣,他們早在漢、唐時期就接受了中原文明。儒家的學說與他們的民族特色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套表麵很儒內裏很獨的新樣文化。

  ??不過目前他們對中原王朝十分仰慕,自從李咎招收番邦學生和助手以來,每年每月都有大量仰慕大雍的人,或是在他們當地走投無路隻能偷渡來大雍的人,千裏迢迢投奔江南。

  ??據說他們的造船術並不十分發達,特別是遠航的造船術非常落後,因而十條船有五條會被茫茫大海吞沒。

  ??可是他們還是來了。

  ??有些人融入了大雍的社會,就連本家姓名家鄉一概忘了,有些人還念念不忘要回去,他們想把中原的先進文化帶回自己的故鄉。

  ??李咎提前看過,他們要帶回去的書籍以儒家經典、詩詞曲賦為主,除四書五經及各類評注外,李咎編纂的《李氏三國演義》《李氏西遊記》《宋國誌》《元宵詞》《三言二拍》都在他們渴求的清單裏。特別是《黃公評注李氏三國演義》,在江南都出到第八版了,這次夷洲、瀛洲人直接包圓了第九版,一共扛了二百套四色套印的精裝和八百套平裝回去。

  ??李咎看著掌櫃劉送來的清單,默默感慨了一句XX人的三國情結真是換個世界都不帶變的。

  ??除了《三國》,就數《西遊》最多,大約有六百套。其他書也有一二百本之數。

  ??可以說番邦人帶回去的東西裏,書是最多的。

  ??李咎看了眼,他們沒帶回去百家雜學之類的技術流的書,對其他的書,那也就無所謂了。

  ??這些帶書回去的番邦人裏還有太學生呢,他們想多帶點“正道”的書回國,也正常。

  ??不是攔著不讓爬科技樹,是隻能在大雍學,學完最好過個幾年再回去。

  ??不是不讓你們發展家鄉的經濟,是在未確立民族國家的界限和行為準則前,大家還是少接觸為妙。大雍是傳統中原文明,從骨子裏缺乏擴張和發動戰爭的動力,其他地方不一樣,李咎不想對此再做過多的評論。

  ??除了書,再有精貴的染料、生絲、布匹、瓷器、茶葉等傳統貿易品。李咎甚至看到了蘋果樹的樹苗和種子。仔細想想,那地兒土地少,還容易挨凍,未來夷洲、瀛洲的水果都老貴了,古代隻有更貴的。於是蘋果樹苗,李咎也放過去了。並且李咎老希望他們仔細培養培養,早日折騰些新品種出來。

  ??此外還有少量極難運輸的東西,比如京中貴族養的獅子貓、獅子狗,比如魯西道和淮北道培育的漂亮金魚,比如魯東道、關南道培育的各色山茶、芍藥……

  ??最後還有幾個高價客聘去的匠人,卻是以刺繡、雕刻、金銀工為主的藝術性的匠人,中間還有三位得道高僧與他們的徒弟,這次去往東邊兒是傳道去的。

  ??這些也都是常見,甚至是常理。往前翻一百年,唐朝出口東瀛,不外乎也是這些東西。

  ??李咎把單子還給掌櫃劉:“您費心了。這一去萬水千山,請務必保重、平安。”

  ??“嗨,什麽費心!我辦事,侯爺放心!必不會讓他們帶去不該帶的東西。”掌櫃劉把報關單收起來,大大咧咧地說道:“明年此時,我一定平安和您報個信兒!我還要回來陪我媳婦兒養老哩——這些年我也死了心了,沒孩子就沒孩子,我們夫妻兩個又不是不能過日子。我可不能放阿寧一個人老著去,等那邊定下來,我這回來就再也——”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