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分割股權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6-08 02:59      字數:2435
  由於煤炭還沒被發掘出核心動力的地位,李咎重新分割煤炭聯營會的權力比例倒是完成得很輕鬆。仍舊是李園三成,長工兩成,二皇子代表的官府勢力和皇商勢力一共拿了三成,剩下的兩成由劉掌櫃拿了一半,最底下的才是其他人。

  大家也無所謂的樣子,這點煤炭的收益真是毛毛雨,除非是和礦場有緊密聯係的,否則一年還真掙不上幾個錢。

  李咎順勢拋出了技術站的設定。煤炭這個聯營會是非李園的派係占比最小的一個聯營會,如果連煤炭聯營會都搞不出來技術站來,其他聯營會也不用想了。

  李咎是在北方搞製鹽法的時候想到的這個辦法。

  農業技術站有個很大的掣肘,便是它的經濟來源依賴朝廷撥付。這不像現代,有專款,古代這種特別特別特別基層的非暴力機關,基本依賴地方財政供給。

  本來大雍絕大部分地方的基層財政自己都很緊張,還要咬牙從稅賦裏擠出來一些給技術站,這不是要老命了?

  一兩年還行,時間一長難免懈怠。且農業技術站不像其他技術站,能很快化技術為金錢,投入高見效慢,而人卻是短視的多,又如何保持一個技術站的健康運轉?

  牛二東他們那幾個村子對曬鹽法的興趣倒是讓李咎有了點新的想法。

  借大商人大地主這個雞,來孵技術更新的蛋,讓技術站有個打野養全隊經濟的渠道。

  李咎設想裏的技術站不再像未來的農業技術點那麽官方且純粹,反而更接近一個個綜合性教學科研機構,多點並進,隻要有一個點獲得技術革新,就足夠養活整個技術體係。

  現在正處於一個科技變革時期,許多新領域都被李咎敲開了大門,前麵全是藍海,隻要有基本的科技知識水平,想促成一點兩點生產力提升並不難。

  最重要的是,聯營會自己投資一個兩個小型的工匠組成技術站,並不涉及官方層麵的東西,也就不算官僚統治體係,那就不需要朝廷操心了,契約簽好,錢到位,直接可以開始了。

  所以李咎直接在聯營會上提出他要設立一個煤炭聯營會的技術站。

  眾人十分不解,煤炭這東西,挖出來燒就是了,還要什麽技術?

  李咎掰著手指就給他們數了一堆:挖鑿礦井的技術、礦井通風排水防爆的技術、煤炭挖掘運輸的技術、煤炭分級(洗煤)的技術……就算是燒炭,那也有個出炭率和速生林技術嘛!

  現在大家想不到隻是用得還不夠細而已。

  眾人便有些微的意動,這些技術看起來和他們關係沒多大,但是這些技術都是可以用到其他產業的!那就非常有意義了。

  技術站的投入比例也和**權保持一致,其中官府的部分按比例分攤,長工的部分暫時由李咎代繳,以後有了穩定的收入再還給李咎。最後的收益分成也和投資比例一致。

  暫時一個技術革新還用不了多少錢,比起已經是毛毛雨的煤炭行業的收益那都是毛毛雨,何況其他幾家總共加起來才占了一成,他們的意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這事聽起來並不壞,又有李咎組織,他們就痛快地答應了。

  二皇子則未加思索,直接投了讚成,就這樣全票通過支持李咎用聯營會的名義開辦煤炭礦產行業的技術站。

  煤炭聯營會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後麵的那些才是麻煩,李咎雖然占比大,可是別家吃的錢多啊!錢多那不就得多考慮考慮?

  除了主要被官府嚴格限價的水泥行業非常順利地投了全票讚成,後麵的自行車/車輛、印刷等等諸多行業,都紮紮實實地討論了好幾個議程,最後甚至有堅持不要搞技術站的聯營會,便是李咎沒怎麽參與過的成衣行業……李咎已經把流水線引入了製衣業導致現在整個青山城幾乎成了分碼衣服的海洋,後麵也有過幾次由裁剪縫紉女工主導的利潤工藝和技術改良,被壓到了極低。成衣聯營會表示不想再卷了,累覺不愛。

  李咎考慮到成衣這一業務其實還是三九的主營,倒也沒強求。然而他手上攥的縫紉機原理,似乎好像也到了可以交出去的時候。

  對技術諱莫如深的行業早晚會知道技術革命價值幾何,現在的小打小鬧不算什麽,等到工業時代卷起來,那可真是,慢人一步屍骨無存。

  李咎花了好幾天的功夫,終於把青山城的工業技術站搭好了框架,接著就是通過學塾往裏頭填人才。

  工業技術站是純民間商業項目,錢到位了,往裏頭塞人塞物資,接著就可以找個會算賬又懂行的來放養,然後就可以等著收成品。

  李咎把**權分出去之後,叫來了現在的紡織廠的幾個負責人,正是張周氏和後來招進去的幾個女工。

  李咎叫她們來隻有一件事,把工會建起來。

  還是和技術站的投錢一樣,前期是李咎出錢,後期是工廠有盈利後工廠出錢加工會活動費。而張周氏她們需要自行建立自己的製度、規則和賬本。

  選李園紡織一廠開始也是有原因的,紡織一廠的長工是青山城附近所有產業、工坊、作坊的人工裏頭知識素養最高的一批,李咎對他們當然抱著最高的期待。如果他們也辦不好工會,那麽整個工會組織,都隻能往後押。

  李咎分完了**權,又把技術站盯上了,再匯過去看二皇子,就很光棍:隨便二皇子想做什麽,隨便二皇子怎麽做,反正聯營會這裏李咎能辦的都辦完了,以後就算他不守在這裏,長工們也有自己說話的分量。

  並且李咎還得感謝二皇子,二皇子不出手時,其他幾家的**權加起來是遠超二成的。二皇子出手後,至少明麵上二成就是封頂,除了李咎拿著三成的**權,其他派係都隻有二成。

  當然官府的那點和“皇商”的部分加起來超過了二成,這也沒得辦法。不過,帝製時代,天下都是天子私有,皇權想做什麽就能做什麽。就算李咎把十成**權都給工人,麵對皇權,依然於事無補。

  不過李咎並不知道的是,二皇子仗著“皇商”掠奪的部分,其實都進了他自己的腰包。

  他缺錢,他的謀劃注定要耗費許多許多錢財,不撈一筆不行。

  而天下還有比青山李園更大的錢袋子嗎?二皇子敢放棄自己的責任與李咎分離,除了他知道三皇子一定會在魯東盯住李咎,也是因為他不得不留下來為自己攫取分紅。

  特別是三個港口建得如火如荼,海貿的利潤早有前例證明,那他就更不能放棄了。

  一個小對應關係

  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歐洲共同體→歐盟

  工業的開端必然是能源驅動的嘛,一個水源一個煤炭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