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骨幹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5-23 05:59      字數:2363
  讀書人快把郡守的門檻都踏破了,他們上門不外乎一件事,就是抱怨李咎多麽多麽有辱斯文,如果不阻止他,他們就要去魯東道治所文林州哭聖人去。

  孔郡守聽了兩日,著實聽不下去,客客氣氣地總結說:“這是豐穰侯的意思,也就是聖上的意思,我也沒什麽辦法。誰能管得住,誰去,反正我不去。”

  意思是別想拿他當槍使,他又不是傻子。得罪人的事他是絕對不會幹的——李咎又沒違法。

  儒生們拿孔郡守沒辦法,想去堵李咎。那天他們鼓起勇氣上門,在門口看到李咎幫一個農夫拴牛,那麽大的一頭牯牛陷在坑道裏,李咎輕輕鬆鬆就把它拖了出來。

  眾人比了比自己的細胳膊細腿,光速撤退了。

  打不過打不過,還是算了吧。

  頭兩天,上門報名的都是城裏的窮酸秀才老童生,五六十歲了還隻能勉強糊口的那種。

  後來就有周邊村鎮來的學過兩年書的農夫,不多,也就兩三個。這樣的人本就少,況且來報名一來一回一天沒了,村裏人幹一天吃一天,很難抽出這個空檔。

  李咎以為在儒生們的半公開反對下,能有十來個人報名就可以了,在最後一天,卻又贏來了一些驚喜。

  李咎的告示貼下鄉的一天,農夫、農婦們麻木地路過,認得字兒的人看一看,也就看一看就過去了。

  有幾個宗族比較強勢的村落存在族學和村學,塾師都是考不上舉人的秀才或者連秀才都考不上的童生。

  他們把公告按自己的意思歪曲著說一遍,然後教訓被父母送來學習的學生:“你們將來都是要考大官的,絕不能被這種蠅頭小利蒙騙了去!一朝當了胥吏,以後就再也不能當官了!”

  學生們點頭如啄米。

  然而……那可是每個月有一旦米、一兩銀、三斤肉的超級無敵大肥缺啊!

  於是到了告示被貼出去的第二天,農夫和農婦們的討論就變成了誰符合要求:

  “虎子爹認得字兒,不如試試吧。橫豎沒損失。”

  “小山都考上童生了,因為窮沒繼續念書,好像種了十幾年地?他最合適,我看他要混上去了。”

  “說起來,橋頭芸娘是不是念過書?她地也種得好!”

  “可她是個娘們兒!”

  “人家又沒說不給女的去,再說了,報名就白拿一個白麵餅,還夾肉哩!”

  ……

  學塾裏也變了,休息時的屋簷下,早晚的上學散學路上,孩子們少年們嘰嘰喳喳地說:“咱們村幾代人了也沒見中舉的,輪到我們那裏就行?”

  “小鬆哥肯定行,小鬆哥最聰明了!”

  “我覺得那個‘博士’挺好的,以前還有大官是‘博士’哩。”

  “每個月給三斤肉呢,要是能給咱們就好了。我要是有三斤肉我一定給大家一起分!”

  “天還沒黑你先做夢嘍!做夢嘍!”

  “哎!阿明,你怎麽不說話呀。”

  “沒,沒什麽,明天要請假,我娘帶我走親戚去哩,我在想明天落下的課怎麽辦……”

  “這麽巧,我明天也請假,我娘叫我去扯草……”

  ……

  到了報名日期的最後一天,虎子爹來了,小山也來了,芸娘也來了,小鬆來了,阿明也來了。

  就連塾師,也蒙著頭來報名了。

  報名人數瞬間衝破三十人大關,李咎非常滿意。

  他的要求也不高,第一認字兒,第二聽話,第三不會看不起農民,第四頂得住壓力,第五能說會道。

  所以他通知了六個人來麵試,麵試的人他又額外多送了幾個餅和一本書作為路費,最後他選了符合條件的數量最多的三個人,分別是芸娘、小山和一個塾師留黯。

  李咎問過芸娘,他做的這個事情爭議很大,一定會有人借芸娘是個女孩兒來攻擊他,到時候定然會到處流傳芸娘的風流豔名。

  這在江南不算什麽,在保守的魯東道卻很嚴重。

  芸娘笑嘻嘻的,眼睛像月牙兒,咧開嘴露出八顆不甚整齊的牙齒:“我又不活一張皮。”

  李咎定下了這三個骨幹,立刻與他們簽了聘書,將他們的月俸發了,又給他們安排地方住下。

  芸娘和幺娘、花姐兒、小丫住一起,小山和留黯與蘇秀才一起。

  小山隻是童生,見了兩個秀才不免自卑,雖然年紀最大,卻下意識地執弟子禮。

  留黯自己也是秀才,和蘇秀才比並不差什麽。不過蘇秀才畢竟是皇子的門客,又見多識廣,自然要比留黯出色許多,兩天下來,留黯對蘇秀才也算是五體投地。

  蘇秀才問留黯:“先生自有一番風月,為何不去應試,卻寄身胥吏之屬?”

  留黯答得爽快:“殿試中無解我惑者。”

  蘇秀才又問:“則豐穰侯可解?”

  留黯說:“可。”

  蘇秀才不是很信的樣子。

  李咎這裏安排了他們的生活起居,馬上就讓他們投入到學習中來。

  李咎帶來的種子是新品種,大棚、滴灌、堆肥、新式曬鹽法都是新技術,三個“骨幹”的種地經驗不算沒用,倒也用不上太多。

  育苗、雜交、控溫、發酵、滅菌、蒸發溶解,都是實打實的新知識,李咎本想隻教表麵,不料三個骨幹求知欲很旺盛,李咎於是破例晚上加班,晚上給他們進行科學掃盲。

  植物學、生物學、氣候學、物理……從最本源的知識上位這三位解惑,帶他們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留黯學著學著,突發奇想:“長得飽滿碩大的種子更容易培育出優良的下一代,那麽找兩個聰明的人結為夫妻,是不是更容易生出聰明的孩子呢?”

  李咎不得不多看他一眼,他這個思路再進一步就會是種族主義、優生主義,非常危險:“很遺憾,並不是的。基因的本源如此,但是表達有相當的隨機性和環境依賴。雖然有數據表明,父母兩家都出人才的家庭會更容易生下有出息的孩子,但是那更多地是因為這樣的家庭會更重視孩子的學識,會給孩子更多的食物特別是肉類。肉類的蛋白質對小孩兒的發育非常重要,促進了他們的後天發育。留黯先生非常聰明,我猜測您幼年時家中的條件應該相當不錯。”

  留黯笑笑,沒說不是。

  三個骨幹能走到這裏,和他們本來就有勇氣和求學的進取心分不開。李咎給他們的新知識,他們就像吸水的海綿一樣迅速吸取、消化、理解。

  李咎給他們打下了科學的基礎,矯正掉他們不該有的念頭,接下來就根據他們各自的長處進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