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力解決一切問題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5-10 04:04      字數:2314
  陽春三月,天氣不冷不熱剛剛好。李園的新項目正式開始攻堅,這次是水力織布機、軋棉機和棉花選種。

  李咎選這三個作為接下去一段時間的重點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騾機和飛梭出現後,市場上對於棉花和運輸能力的需求暴漲。

  棉花的需求量增加是可以預見的,過量的紗線產能導致必須將紗線運到外地去作為半成品賣給、租給織布的人家,倒是後來才出現的傳統作坊模式的新應用。

  周邊許多地方的傳統家庭生產單元已經不再進行紡紗,他們直接從市場上買棉紗回家織布。

  或有布莊大批量從青山、金陵等地買進棉紗,然後交給當地的家庭婦女織布,按棉紗的消耗數量和產出布匹的數量、品種給予工錢。

  棉紗的輻射範圍一直要到交通成本足以覆蓋兩地棉紗的價格差,才會停止擴散。時間一長,騾機生產的棉紗難免積存下來,逼迫織布業發展。

  在李咎提出要複製水力織布機之前,已經有些老牌紡織工坊在琢磨提高織布效率了,隻不過災後低廉的人力成本讓他們更願意采取增加人的方式來增加織布能力,而非推動極其的變革。

  現在因為織布業和騾機出廠速度的限製,現在還能勉強維持平衡。然而看看玉鶴縣的初級圈地的情況,恐怕這種勉強的平衡也壓不了多久,上下遊的價格和市場早晚會發生劇烈的變化。

  除了將騾機生產力轉移出去之外,暫時沒有別的辦法應對這種變化。

  顯然轉移生產力並不符合李咎的區域優勢最佳配置的想法,一個地方如果不適合生產棉花,或者相對棉花更適合生產其他經濟作物,那麽在考慮了交通運輸成本的基礎上,這個地方本來就不該發展棉紡織業。

  最優策略是讓適合棉花種植的地方可以產生更多的布匹成品,那麽需要更多的棉花和更快的織布機。

  然而又不能將種植糧食的土地拿來種植棉花,皇帝陛下不允許。皇帝陛下對一個地方的糧食種植麵積設置了嚴格的規定,要擴大棉花種植,必須等比地提高糧食產量。

  這個政策逼迫當地若要搞棉花產量,不能侵占糧食的耕地,就隻能主要依賴拓荒。拓荒的荒地還不能隻種棉花,依然要按一定比例分去進行糧食增產。

  其實仔細算來當前糧食增產的主要手段也是拓荒,其次是增加畜力和人力投入,再次是李園的大棚、種子、土肥技術。精耕細作可以得到不錯的結果,不過仔細計算精耕細作投入的人力,對比開荒投入的人力,還是開荒的效率更高,特別是加入了土肥法和種子優化之後,拓荒的產出再次大幅度提高,於是拓荒依然是增加糧食產出的最優解。

  所以一切繞到最後都是用有限的生產力去追求更高的上下遊產出。李咎相信這個時代依然會有聰明人,而且他已經給出了正確的方向,隻要照著這個方向去努力,早晚都能收獲成功。

  而李咎要做的就是給狂飆的生產力加個籠頭,讓它保持在正確的道路上狂飆,對平民造成的傷害再低一點,讓社會變遷得再順利平滑一點。地球位麵曆史上出現的童工包身工,李咎決不允許出現在他所能控製的地方。

  複原機器和招工兩件事是同時進行的,李咎希望能找到代替何工父女的工匠,但也不能為了找到而耽擱了複原的進程。

  然而其他的事情都好說,偏偏就是李咎需要的高級工匠,是真的很罕見。

  這時候的工匠多半是不認字不讀書的,更不要說李咎教的幾何和算術,他們的技巧來自師父的教導和自己的琢磨。

  有那種技術非常強的大師級工匠,但是他們一般被尊稱為某大師,供奉在京城、金陵的富豪之家。其中的一小部分現在就在努力解決織造業的生產困擾,隻是他們沒有李咎的圖紙指明方向,進展十分緩慢。

  一晃間李咎的招工啟事掛出去已經個把月了,老劉老陳他們出去押貨時也都帶著招工啟事去的。但是報名的不少,能用的也有,緊缺的卻 一個都無。

  真是急不來啊。

  在荒山的紡織一廠的“研發室”,幾個木匠簇在一起,目不轉睛地盯著新琢磨出來的轉子的運行。

  李園的工匠日子過得相當不錯,每天在學塾裏學半天,出來機器廠房裏待小半天維修機器,再來研發室對照圖紙琢磨半天。

  不是沒人偷懶,隻是偷懶的人很快就會被工友們懟到過不下去。

  李咎不讓人加班,給的工錢獎金也厚道,平時總反複確認工匠們、長工們擁有的份額,自然凝聚了一群又努力又上進的工匠。他們是真的把李園的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因此格外排斥好吃懶做的蹭車行為。

  好吃懶做的人偷懶偷的是李咎的錢嗎?不,他偷的是集體的錢!偷的是他們每個人的錢!

  “吱呀——吱呀——”

  被引流的水帶動的轉子轉起來,然後不出所料地因為穩定性不夠,傳送到下一個齒輪時崩掉了。

  “唉,又飛了!”

  眾人不由得拍著大腿,發出一聲聲歎息。

  何工離開後臨時接任木工組長的曹工熬得兩眼通紅,伸著懶腰,說道:“沒事,又否決了一個方案,我們還有下一個。大家先回去休息休息,把車間的騾機修修好,下午咱們再繼續。咱們要有底氣,我們做不出來,誰都做不出來,不要擔心獎金會跑啊。”

  眾人紛紛應和,然後三三兩兩捧著大記事本邊走邊討論,要麽說老方案的不足,要麽說新方案的改進,也有談論今天學堂的新課程,對蒸汽動能提出設想的……

  今年新招進來的小工鍾暢落在最後麵,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落在了曹工眼裏。

  曹工自從當了組長後,對所有工人的狀態都十分注意。他和何工不一樣,何工和他女兒天資過人,沒有不服氣的,但是曹工隻是因為性格更好更擅長表達溝通才被推舉出來。他既然沒有不可替代性,當然就要更注意使用自己的長處了。

  後來李咎還開了個“心理輔導”課,專門教他們這些班組長、管事的如何給員工做思想工作,曹工一課不落全聽完了,現在做起思想工作來簡直一把好手,比李咎還能忽悠。

  小鍾工在看見新的傳動裝置失敗時臉色就有點奇怪,曹工很快就注意到了,他看見小鍾工落在後麵,自己也放慢了步子,落在了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