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救災1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4-12 04:18      字數:2530
  李咎的擔心沒超過一個月,傳來了板上釘釘的消息,金陵城的河水沒過堤岸,水麵與地麵齊平,整個城都淹了一尺深。

  三九和城陽都焦急不已,卻又無法可想,直到陸陸續續的有郵遞帶信回來說金陵城遭水淹並不算太嚴重,內城的防洪設施還是穩當的,她們幾個已經在金陵有了產業的這才放心。

  不過隨之而來的新問題是金陵城駐守的隨駕官員差點揭穿了城陽已經不在金陵的情況。

  因為金陵被河水雨水倒灌的緣故,扈從禮部、內務、宗廟官員和本地刺史、郡望商量,欲請公主、駙馬轉移到地勢較高的芙蓉山一側的別院。

  外麵的人隻道公主現在某個別院裏,隻是不想被人打擾,未曾告訴外界真實的地點,唯有伺候公主的近身之人才知道公主早已離開,這時卻從哪給他們變個公主回來?別說轉移住所,他們還擔心公主此時的安危哩!

  正是岌岌可危時,小楊駙馬處傳來消息,小楊駙馬被水困了。

  公主隨侍眾人忙推辭公主這裏他們來打理,必不會耽誤了轉移等等,扈從官吏便信以為真,留下保護公主轉移住所的侍衛便取救小楊駙馬了。

  也是小楊駙馬命不好,這位在金陵也沒改了憐香惜玉的脾性。遊玩宴飲中,小楊駙馬與本地各路風流紈絝引為知己,結識了本地戲班中數一數二的幾個行首,與紫釵班的名角兒小鳳姑娘廝混到了一起。

  小鳳姑娘身世淒苦遠勝善姐兒,容貌出色也遠超善姐兒,至於詩詞曲賦竟無所不能,好嗓子好琵琶,恁地勾魂佳人,直把小楊駙馬迷得忘了本家姓氏。別說城陽、善姐兒,就是自家那個可憐的閨女,也被他拋到了腦後。

  可惜者他人在金陵,一舉一動備受關注,與這些低賤的風塵之人來往有損他的聲譽、清白,因而大半年下來小楊駙馬和小鳳等女子隻有些許神交,也就是各種席麵上遇到被請來助興的姑娘能說兩句話、送兩件禮物罷了。

  直到這些天逢天大雨,人情往來極少,大家盡量閉門不出,小楊駙馬這才有機會和小鳳姑娘混到了一處。

  就那麽巧,小楊駙馬租的房子地勢極為低窪,又在河道邊上,這日裏整個一樓都被淹了,他兩個並伺候之人困在樓上別提多狼狽了。

  解救小楊駙馬頗廢了些周折,等扈從官吏救下他已是第三天晚上,兩個整日過去,公主的心腹已經假裝安排好了一切,已將公主轉移到了芙蓉山別院。

  此時已經有人覺察出不對來,畢竟公主一去,帶走了十幾人馬,又有那些本地采選的侍從看出了端倪。既然看出了端倪,難保就不泄密,一來二去,扈從官雖無實錘,倒也有九分懷疑。

  正是兩難間,劉善兒抱著孩子出來了。眾人皆知她是小楊駙馬的通房,卻得了公主的憐愛,現主要跟著公主住,給公主湊趣打伴兒,和別個庶民地位不大一樣。

  劉善兒婷婷嫋嫋,拜見了諸位郎官,然後張口就瞎扯:“諸位來的晚了,殿下她半路就出城去了。殿下說,此地即為龍興之地,她是後人晚輩,自不能坐視此地被洪水肆虐。因此殿下帶著人去外麵尋羅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我記得去向好似是……是哪裏來著,我不熟,記得恍惚,好似是什麽山?”

  公主的另一個坐鎮此地的乳母順著劉善兒的話也是張口就來:“山陽,殿下聽說金陵和山陽之間道路不通,擔心裏頭遭了災,外頭不知道,恐有人命官司,是以急急忙忙帶著人去查看了。”

  眾人當然知道這必是瞎扯,然而他們沒證據,也犯不著非得和公主過不去,公主真有個什麽不妥他們才是頭一茬吃掛落的,故而有個說法支應著就完事了。當即官銜較大的幾個就紛紛誇讚公主殿下“仁德”“慈愛”,不再過問此事。

  留守的善姐兒等人提心吊膽了一陣,總算是收到了輾轉送來的城陽的書信。城陽倒是和他們想到了一處,若是有人打探她的行蹤,命她們用巡查地方作為掩飾。

  事實上城陽也確實在地方上行走,身為公主,她本就有安撫百姓的天職。況且她小時候也常隨父母兄弟在民間走動,對這一套一點也不陌生。

  而她棄了學塾來到地方上走動,是因為李園學塾暫時停止新課,隻命學生自己複習鞏固或參與實踐,李咎卻帶著募集來的人手投入山陽以北以西的救災裏去了。

  這個時候,農耕有條不紊,皇莊的稻基魚塘和稻基蟹塘也有去年的經驗作為支撐,大棚、紡織等業務也運轉正常(其實就是出了農本之外其他的行當都處於半停擺狀態,畢竟農為本,農事忙起來其他產業並不能和農本搶人手)。李咎留在自家,除了抄書,也不過是普普通通一個勞力,可能勞動效率比別人,然而也就是一己之力。

  但出去地方救災就不一樣了,救得一地是一地,救得一人是一人。

  城陽本不知道他的打算,那日她往學塾去,卻從管事口中得知李咎的課停了,又折回去找三九,方從三九那裏知道李咎原來是去了山陽北。

  城陽無他話,點齊了人,又雇了些本地民夫,跟著去了山陽。

  進了山陽後,一路往北去,雨勢一陣大過一陣,到最北邊貼在河陽境內時仿佛沒天沒日一般,細雨下得沒完沒了。

  有兩條河從金陵的方向來,水勢早漲了數米高。她們往青山城去時見過的涓涓細流似的俊秀的小河,竟也成了咆哮的水龍。

  再往上遊走,就看見了房屋傾圮、田地**、死者倒臥來不及收屍而傷者哀哀求生的慘狀。

  當時城陽就嚇得臉色慘白,好好的出行,竟遇到了這樣的人間慘劇。

  她便顧不得身份體統,當即修書著驛卒帶去金陵,然後帶著自己人找到正在募集民夫的郡守司馬南,也投入了救災裏。

  山陽和青山城最大的區別是地勢更低,有山巒阻隔,河流到此一旦不能及時泄出就會迅速形成內澇。

  司馬南和本地功曹以及駐紮的軍隊都已經趕到了鄰近河陽、陽西的河流邊,加固河堤、遷移百姓、疏通道路。

  即便上遊滾滾而來的洪峰總將他們的努力變作無用功,他們也隻能咬牙重來。

  這裏幹得不好不要緊,若是掉頭跑了或者枉顧百姓,被上麵查下來,可是要丟官掉腦袋的!

  上頭雖然好騙好糊弄,也要看是什麽時候。如今往北的金陵,往西的盧慶,都已經淹了個徹底,可以說一場大洪水已經無可避免,皇帝陛下一定會對江南的水勢投入心力,更不提皇帝陛下的愛女就在金陵,本來金陵就已經上了皇帝陛下的小本本!這種情況下如何糊弄得過去?

  山陽注定要出現在皇帝陛下的視野裏了,逃是逃不了的,就隻能大力表現自己的勇敢無畏愛民如子來博未來了!

  顯然其他官吏和本地參將也是這麽想的,因此司馬南下令救災治水,眾人莫敢不從,軍隊也十分配合,大家循著往年的成例投入到防洪的事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