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一個燈謎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4-06 03:57      字數:2335
  李咎將小蓮和幺娘她們合寫的計劃書看了兩遍,加上三九也想讓小蓮更進一步的念頭,就從三九的產業裏被小蓮她們提到了的一件拿出來,交給小蓮去經營。這算小蓮的私產,隻不過李咎占著四成股份。

  產業點了和木子衣鋪關係比較密切的首飾配件,做的是小件兒,好拆分,又比較容易出新意。

  金陵城富庶,算人均說不定比現在的青山城還富裕些,人口又多,分工演化也算先進,正是人也有錢,也有購買意願的地方,成衣、首飾、胭脂水粉的生意都好做。木子衣鋪捎帶做些首飾,正好分割出去。隻是衣鋪既然是三九的產業,到了金陵也是三九自己掌著,三九想交給小蓮,也還得顧及木子衣鋪的雇工和短工的生計,不敢亂來。

  李咎提出的首飾小件方方麵麵都合適了,且正好是小蓮她們沒太寫到的地方。小蓮的計劃書倒是提了木子衣鋪今年繼續首飾小件兒如何如何,放在青山城尚且有些拘謹了——青山城如今的人流量極大,需要買頭麵的人家、想買花兒戴的人家也多了起來,再做成衣鋪的附屬反而不利於發展,何況更加富庶的金陵?在金陵,這門產業完全可以單獨拆分出來,而且也不怕做不下去。

  李咎於是詳詳細細地擴寫了一番計劃,由三九結合金陵實地的情況補完了細節,就這樣定稿,交予小蓮收著安排。

  一個小產業作坊,不過是個開始,接下來才是重頭戲:整個李園的未來計劃。

  李園去年才重新規劃好了,一番整頓重新開始。今年第一件事就是未來的規劃和資源調配。

  李咎考慮到自己搬遷去金陵也就是近兩年的事情,暫時把計劃放到了三年。除了最基本的產出和技術攻堅項目以外,還要額外考慮留在本地的產業怎麽經營,應該如何應對複雜的勢力關係,又要算上哪些產業要搬去金陵,帶哪些人去金陵,和青山怎麽串聯……

  這樣一連論了小半月,將近上元節才堪堪定下,後麵還要和管事的逐一溝通的,李咎決定元宵後再召集涉及的人宣布,先放大家快樂過完這個春節。

  青山的元宵無疑別有魅力,青山城的宵禁雖然名存實亡,總還要做個樣子,但是元宵這天是沒有宵禁的,人們可以放肆地玩樂。

  今年更是折騰出了花車遊街,大門大戶的自己造上十來個大花車,小門小戶的或攢幾支燈籠絹花湊一湊,或出力,或索性就什麽都不做,趕出街來看一場熱鬧也夠了。

  這一夜滿城盡是花式燈籠,最大的寶山燈足有二層樓高,層層疊疊的山形燈塔,上麵點著上百盞油燈,就點在縣衙門前的空地上,將一片天都映得透亮。

  幾十個造型各異的花車被人推著在路上走。因這花車和各家的麵子緊緊相關,做花車的特別舍得下料,柳記貨行的灑金紗、織金緞差點被搬了個空,至於各種便宜的寶石,更不知灑上去了多少。

  花車有山川風景,有神女仙童,有百花爭豔,也有飛鳥走獸,還有機巧的花車上造了機關,或隨風轉,或靈活閃動。還有的花車上坐了好些真人扮演角色,有扮觀音提籃的,有扮孫悟空的,也不乏扮財神的,真個是歎為觀止。

  沿途擠滿了賞燈的人,滿滿四五條主幹道全都沸反盈天,小小一個青山城,竟被鬧出了汴京繁華的感覺。

  城陽自認為自己也算是見多識廣了,卻也沒見過這麽熱鬧的元宵節,也沒見過那麽漂亮的花燈,一個個金光閃閃,熠熠奪目,不小心就讓人看花了眼。

  除了花車好看,路邊的花燈也各具特色,各式各樣的燈掛得如同燈牆一般,琉璃燈、玻璃燈、草花燈……就沒有任何兩盞燈是一模一樣的。

  每盞燈底下都有一個謎語供人猜謎玩耍,特別是一些店家攤販掛的花燈,猜中了謎語可以把燈直接帶走。那些花燈做得格外精致的店家門口總是聚著很多眼巴巴的人。

  有些家中富裕的人還想直接花錢買,可一般的花燈好買,鎮店的那些得是元宵過後才能賣了。

  城陽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買,身邊幾個人都抱了好幾個花燈,最後她又被柳記貨行門口的大琉璃窗一年景花草彩紗燈吸引住了。

  這個燈用一根絳紅的木杖挑著,燈體足有一尺二寸高,底下綴的裝飾有三尺長,加上燈蓋,已然比許多嬌小女孩兒還高了。這燈沒別的巧思,就是堆技術。

  一年景就是將一年四季的花卉繪在一個圖樣裏的裝飾藝術,這盞燈五彩繽紛的花色琉璃拚的八麵燈每個麵上都是拚出來的四季花卉蟲草,裏頭一盞油火透過琉璃照出斑斕的彩光。它底下是一圈柔軟輕薄的多層五彩紗,飄著晃著如煙如霧,彩紗裏麵有幾圈長長的玻璃流蘇,幾顆玻璃裏頭嵌著各種材質做成的花草。風來時玻璃珠叮當相撞,聲音悅耳極了。

  琉璃燈旁邊寫著“非賣品”三個字,店家的夥計正在叨叨說猜對了謎的可送。城陽不免多看了兩眼,喜晴等人見她喜歡,都忙湊過去看燈謎。

  這個燈謎看起來無稽,還長,還用拚音做了注音,猜的結果也不像其他燈謎那樣是簡單的字、詞、動物、物件,全文是“以心以命,至貴至難,興亡悲苦,君應有全。範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有甚焉。得之天幸,失之我罪。”

  旁邊注明謎底是一個“寶貝”。

  這便看得城陽心頭一動:“‘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好,我記得是《宋國誌》裏一位叫範仲淹的人物寫的?”

  喜晴道:“主人好記性,當時主人還說是化用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卻似乎更進了一層。隻是我也不懂是什麽意思。這個燈謎是說要比範先生的更進一層,那我也不知道了。”

  旁邊有不認字的,也有讀書的,也有氣質出眾一看就是讀書人的,都聚在這裏小聲議論。有人說“至貴者寶”對應了“至堅者玉”,是以謎底必是“傳國玉璽”,傳國玉璽確實至貴至難、得之天幸。又有人說是江山社稷,因為範仲淹的兩句名文指的正是如此,而江山社稷可比傳國玉璽貴重得多了。

  還有不怕死的說“怕不是指天子”,還沒說完就被旁邊的人捂著嘴拖了出去。

  城陽看了幾遍,突然上前問那夥計:“敢問這個謎,可是柳記的東家主人出的?”

  柳記的東家主人就是李咎,這事不是秘密,城陽很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