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城陽見聞錄6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4-03 06:17      字數:2381
  李咎非常警覺。

  下午還在街頭辯證,大家的視線落在他身上,這很正常,是以他沒發現城陽。但是現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台上,還有人盯著他看,那這就不對了。

  即便對他好奇,也該有個結束,哪有曹行首開了嗓還不看台上隻看他的道理?

  李咎哄著元燚安分坐好,借著給黃致遞茶果的機會用餘光四下看了看,瞥見二樓上幾個穿男式衣袍的女眷。之前不曾見過那幾個女子,應是才到沒多久的外地人。她們身邊護衛甚多,其中還有穿便服的衙役,李咎判斷她們地位不低,或者和老吳認識。

  既然是女眷,那就無所謂了,不是李咎看不起女子,而是這個時代的麻煩基本上都來自掌握著權力的人,這樣的人多數都是男人。

  雖然李咎也被秋娘那樣的坑過,但是說真的就算她坑成功了,損失也是毛毛雨。吳縣令即便信了秋娘的說辭,他還能和李咎對著幹麽?李咎可以撤出青山城,吳縣令還要刷政績咧!

  李咎於是沒再多管樓上的事情,專心吃茶、哄閨女、看戲。

  李園的第二代略生了幾個,之前那個翠兒也生了孩子,也是個閨女。她丈夫還好,但是她婆婆卻頗有不滿。不過李咎發年禮男女都一樣,且因為他自己喜歡閨女的緣故,私底下還會添一些糖、蛋等稀罕物,且女子在李園能掙自己的產業,能在李咎的支持下自立門戶掌握房產田地,於是翠兒的婆婆看著孫女兒帶來的利益,也對這個小孫女兒青眼有加。

  吳縣令等皆知李咎喜歡女孩兒,故而凡是生了閨女或者有妹妹的,都把小孩兒往李咎旁邊送,在李咎身邊著實地圍了一圈。最近的當然就是元燚,旁邊本還有被傅貴爹媽收養後改名傅祥兒的小草。另一旁第一個本該是蓮兒,不過今天蓮兒跟著三九在另一邊就沒來,現在坐著的是翠兒的姑娘,再往外數還有黃致的遠房侄女兒,染織陳的小妻妹,老劉家收養的女兒……擠擠攘攘的一大堆,李咎看了誰都說好,都叫給糖。

  這裏李咎給了糖,還要叮囑一番:“隻有叔叔給的糖吃得,別人的糖可不能接,萬一被拐子拐去了怎麽辦?要是有別個哄你們吃糖、跟他們走,一定記得不要接,趕緊跑回來找爹媽叔叔。”

  小孩子都嚷嚷記得了,吳縣令道:“現在城裏人越來越多,外地的生人今兒來明兒走,還真怕了拍花子。小郎每每被家人抱著出去走動,藥卿必定親自看著跟隨,就怕拐子。我尋思果真衙役是好用的,隻是還不夠,但若要再添,錢糧根不跟得上且不說,人也跟不上,再放寬要求,說不定要混進流氓地痞了。”

  吳縣令的兒子感風發燒在家沒來,連何藥娘都隻匆匆出來見了老夥計一麵仍回去照顧兒子,李咎見她如今一心撲在家事上,雖然可以理解,隻覺得可惜了她的才華。但是路是藥娘自己選的,李咎也不會再勸她什麽。

  李咎道:“這件事我去想辦法,活人總不能讓尿憋死。發展要抓,治安也要抓。”

  吳縣令道:“我也和京裏的好友們聊聊,看看他們有什麽建議不曾。論生人往來,哪裏能和京城比?想必他們自有奇招。”

  左不過就是路引、戶籍、民簿、宵禁、連坐那一套招數,李咎沒有太大的期待,但也不好掃興,笑道:“我和京城不熟,賢兄的路子那是再好不過。”

  吳縣令說了兩句,一旁三郎也來了。尤複帶著兒子女兒一起,他的女兒就是尤家的二娘和三娘,都已經許了人家,做的一色婦人打扮。本來出嫁女應在婆家過年,不過今年她倆婆家都想擠進江南紡織業的圈子裏,於是趁著機會將兒子兒媳都送了來。年雖然在夫家那邊過,但是這樣的盛會,就連她倆的丈夫都來了,她倆自然也就跟著來了。

  三郎尚未婚配,隻口頭說定了小蓮。三郎一來,見了禮,就眼巴巴地瞅著三九母女那邊。

  尤複咳嗽幾次,三郎總是收了心又不自覺地往三九那邊瞟。李咎見狀,索性攛掇尤複夫妻放三郎去三九那邊得了,反正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留在眼前讓人瞎。

  尤複將兒子瞪一眼,讓他去了。三郎大喜過望,小雞爭米似的爭到三九跟前,認認真真地一禮:“晚輩問趙娘子好。”

  三九如今身份越發貴重,身邊圍了一圈,都是裏邊的外頭的有頭有臉的人,左手是小蓮和幺娘,右手是桂子和柱子剛說的媳婦,再外一圈不是管事,就是管事的媳婦閨女,還有外麵等著送錢來的人家的婆子,擠得比李咎那邊還熱鬧。

  他們不敢鬧李咎,為了錢又不肯放棄拉關係的機會,那就隻好鬧三九。

  而真正的錢袋子王得春,早就找了個角落把吳管家一家、繡樣張一家往旁邊一放,將自己擋得嚴嚴實實,開開心心地吃點心看大戲。外麵的嘈雜,與他何幹?

  三郎擠到三九母女身邊真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那邊都是大媳婦老婆子,全是女性,縱然都是三郎的母親乃至祖母輩兒,他也覺得臉紅。更不說那些知道情況的人還要揶揄他幾句,三郎臉上都能滴血,但為了媳婦,還是頑強地擠到了目的地。

  三九倒是挺喜歡這孩子,小蓮也不討厭他,三九把自己帶來的堅果給他抓了一把:“好好,你也好。今兒人多,不便讓你們說話去,明兒吃了早飯,你再來園裏耍,正好給蓮兒打個下手,老爺讓她出明年的計劃哩。”

  三郎趕緊作個長揖:“晚輩知曉,多謝姨母指點。”

  他這一板一眼的,倒是把周圍一圈姨兒嬸兒都惹笑了。

  小蓮也抿嘴笑起來,她跟著母親見識了太多,被這麽多人擠眉弄眼地笑也不怯場,反而大大方方地說:“就笑話尤公子呀?以後別落在我手裏,也別現在我眼裏,到那時我讓你們知道什麽是一笑千金!”

  三郎聽見小蓮如此維護他,紅著臉也要擋在小蓮跟前:“都是我不好,不該這時候來。明兒我再來幫你們幹活,妹妹千萬等我。”

  小蓮隻笑了,不答話,空氣中滿是快活的氣息。

  李園人在這樣的家長裏短中熱熱鬧鬧地慶祝著自己的好日子,到處都是歡聲笑語。

  樓上孫氏突然回道:“主人,想來李先生沒有門戶之見,對徒弟像對親兒子一樣好,那李先生對至交好友的女兒就像對自己的女兒一樣也很正常。這就是主人曾經說過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吧?別人的女兒,也是他的女兒,我覺得李先生不在乎孩子是誰的一樣寵愛,也很符合他的為人。主人仔細想想,我說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