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尬人和蠢事xiuaie.o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1-02-14 05:50      字數:2320
  陳妃在深宮中,關於外界的消息隻能通過其他妃嬪乃至宮人和家裏通信時泄露的隻言片語或是娘家人帶話,這個信息的可靠程度和全麵性可想而知。

  她大概知道有個遠在淮南道的李姓人士,進獻了奇花異草,讓皇後娘娘很是得了一番賞賜,讓淑妃也因為同鄉之誼被皇帝陛下另眼相待。

  ——僅此而已。

  陳妃對李咎實際的情況一點也不了解,若她有那樣的心思和眼裏,也不至於在宮裏熬了二十年才熬到“妃待遇”。對比地看看淑妃,年紀和陳妃不相上下,本人還是寡婦出身,采選入宮時已經二十六了,比陳妃還大上兩歲,後來照樣風風光光當上了四妃之一的淑妃,再進一步就是皇帝陛下從未冊封過的封號貴妃,在本朝,妃嬪當到四妃之一其實已經是封頂了。

  皇帝陛下寵愛淑妃,難道是圖她當過寡婦和其他黃花大閨女滋味不一樣嗎!

  皇帝陛下對美色沒有太大的需求,卻很注意在妃嬪處過得舒坦不舒坦。顯然陳妃就不幸落在了“不舒坦”的範圍裏,打出了一波“GG”。

  這樣的陳妃在收到與自己相互幫助的江南陳、馬兩家的哭訴自己被青山李咎欺辱時,也就沒多想,直接信了他們的說辭。

  江南來信說青山李咎隻是個來曆不明的孤兒,靠劫掠發家,翻身上岸成了一方豪強,是個沒什麽靠山的野路子。

  這李咎仗著與當地縣令、教諭交好,先是與嶺北道懷嘉郡糧商搶奪糧食,致使他們可以獻給陳妃的孝敬都是靠賣地賣古董才湊齊的;後又與陳妃的十八杆子外的遠房侄兒陳中友發生齟齬,下手暗殺了他;中間又見馬刺史妻舅的未婚妻尤老相公的嫡出孫女兒尤四姑娘貌美有財,不顧朝廷采選之令強行奪了去等等。如上種種,請陳妃幫忙周旋一二,即便隻是說和兩家將來不要再起紛爭,那他們也心滿意足了。

  陳妃未能看出其中有什麽矛盾,在她看來一個土財主也不值得她去仔細辨別真偽,且江南幾家送來的孝敬著實喜人——皇帝陛下年歲漸高,她必須為三皇子多打算一些,沒錢又能成什麽事呢?

  陳妃正在發愁怎麽把這事辦了,收錢辦事事小,維係和後盾的交情事大。她自己幾乎沒有私下和皇帝陛下見麵的機會,而她又不願意讓三皇子插手這件事。她確實不大聰明,不過再笨的人在這裏時間久了,也會有那麽一丁點兒小動物似的警覺。陳妃知道她可以利用三皇子輕鬆地吸引皇帝陛下注意,但是如果她這麽做了,她可憐的皇兒一定會有不那麽好的結果。

  就這時,皇帝身邊的內侍傳話說,皇帝宵夜後臨幸她,讓她做好準備。陳妃頓時喜出望外,忙叫人收拾打扮,把白天因為慶生擺的裝飾等換上一組新的,自己也重新沐浴更衣梳妝,好一心一意伺候皇帝陛下。

  皇帝因惜福養身的緣故,已經有些年頭不近女色了,這個“伺候”真的就是字麵意義上的陪聊陪玩,連衣服都不脫的那種。

  陳妃換上最時興的衣裙,蘇工刺繡的百蝶馬麵裙,罩的緙絲鹿鶴同春圖樣比甲,梳了齊齊整整的宮樣發髻,戴的一套拇指大的珍珠首飾,保養得當的臉蛋身材,看起來也就堪堪三十出頭。

  不過她這樣的裝扮顯然有些過於奢靡傅貴,皇帝陛下看見她頭上幾十顆碩大的珍珠組成的頭麵,又有不知幾千顆小珠子攢起來的花樣,不由得想起皇後的一把好頭發烏雲似的鬆鬆擾擾,隻用通草花、絨花等作裝飾,十分靈巧嬌豔,卻比這樣端著架著的模樣賞心悅目得多。

  於是皇帝陛下心裏已經產生了幾分嫌棄,甚至有點後悔聽了皇後的話來看望過生日的陳妃了

  陳妃未覺察皇帝陛下已經心生不悅,猶自活潑地張羅著一切:讓擅長按摩的小內侍給皇帝陛下捏肩捶腿,這裏調湯分瓜,那裏點燈挑燭,伺候皇帝陛下上炕坐了看奏陳,她自己用桂花麵兒洗了手坐在一旁也捧了一本書看。

  皇帝在看奏陳的間隙瞥了一眼陳妃手裏的書,哦,《道德經》,瞬間隻覺無趣。他倒不是覺得《道德經》無趣,而是陳妃根本不懂這個。

  皇帝陛下年輕時可能還會有意借討論內容來戳穿她取笑,現在年紀大了做事沒那麽不留底線,好歹留了一線。

  皇帝陛下留在晚上批閱的奏陳多數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除非有十分緊急的情況上呈,否則多半隻是家長裏短、請安問省的閑話。比如某家添了兒子,按例報於宗正,宗正寺又報了來;又比如某家小妾和大婦打架傷了人出了人命,男主人要求休妻。諸如此類,看起來和八卦小報沒什麽區別。

  ……可能李園的八卦小報還更有趣味一些。

  看著看著,皇帝陛下就看到了太學祭酒、從三品大學士楊經維的帖子,說是他家長子已訂婚的未婚妻尤家五娘將隨采選一起上京,故而請陛下恩準將五娘接到楊家撫養。

  尤五姑娘和楊家大郎的婚事是陛下親自拉的紅線保的媒,一方是大儒楊夢仙的嫡長孫,一方是尤家二房的嫡次女,倒是門當戶對。當時皇帝陛下見倆小娃娃圍著個蹴鞠轉來轉去,楊家大郎還落了下風,頗覺有趣,臨時起意牽了個紅線。

  這事兒知道的人不多,就連皇帝陛下後來都有點後悔,怕兩小隻相處得不好反成了怨偶。幸而事最後倒是成了,倆孩子算是情投意合,楊家、尤家都很滿意,隻等姑娘滿了二十就過門。皇帝陛下對此事一向很是驕傲。

  這尤五姑娘和楊家大郎算是青梅竹馬,情誼非比尋常,直到去年尤二老爺回鄉把姑娘帶了回去這才分開,皇帝陛下隱約知道一些。

  皇帝陛下放下楊經維的帖子,疑惑地問內侍豐年:“我記得這次采選是為了補充宮人和宗室賜婚,已經有婚約的女子不在其列,怎麽尤家五丫頭竟被選了來?難道朕記錯了?”

  豐年堆笑道:“陛下明鑒,確實是為了補充宮人和賜婚宗室。”

  至於為什麽已經訂婚備嫁的尤家五姑娘會出現在其中,豐年沒回答,也不敢回答。

  皇帝陛下更疑惑了:“有婚約,卻還在名單裏?楊老兒顯是得了尤老兒的消息才提前正式報備要人,說明這婚約依然有效。就算沒效了,他們不想送姑娘進宮也有的是法子。那這五丫頭怎麽還在?朕依稀記得倒是個小美人,楊家不成,朕這裏還有宗室子弟等著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