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春耕也來了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316
  李咎悶頭悶腦的,被三九直接推出了門外,在門外呆了片刻,看見吳家媳婦拿著一個小包袱來了。吳家媳婦瞅見李咎在那傻站著,下意識地將手裏的包袱一藏,李咎這才恍然大悟,訕訕地走了。

  待午飯過了,又是午歇時分,李咎撿了個角落坐著想事情,三九放下碗筷,搓著手過來找他:“老爺,還在想幺娘的事?放心好了,是好事兒,不礙著什麽。”

  李咎應了幾聲,忽然道:“聽說喝熱熱的薑紅糖水有好處,以後凡是已有癸水的女子,每月多發二兩紅糖,七個雞蛋,你覺得怎樣?”

  三九愣了愣,臉上泛起緋紅一片:“您怎麽連這個都知道!您家不是沒有女孩兒麽!”

  “我也有媽媽——我是說我也是母親帶大的呀!”李咎拍拍衣擺,“陪我去趟倉庫吧,找點兒東西給你們,是我媽以前搗鼓的。幺娘總像個小孩兒一樣,我都忘了她也是大姑娘嘍!這麽想想,小蓮兒也快了……”

  李咎念念叨叨,仿佛老媽子一般。

  他將三九帶到倉庫,讓她在門口等著,自己上去扛了一個箱子下來,裏麵全是今天上午他臨時讓啞巴拆包裝拆出來的X度空間。

  李咎一個大老爺們兒,臉紅得比三九還厲害:“你……回去……自己研究下怎麽用吧……也有說明書啥的,你和其他女孩兒自己看。這是我媽他們那一輩兒的人搞出來的,聽說女孩子們都喜歡極了。因為這東西也是用一日少一日的,你看看你們鋪子裏能不能仿造出差不多的東西。我就言盡於此了。”

  說罷他像被燒了手一樣,將箱子往三九跟前一丟,竟抽出一把扇子給自己扇風,邊扇邊快步溜了。

  三九笑了兩聲,感覺那個頂天立地無所不能的李大老爺仿佛有什麽東西崩塌了一般。

  如果她能活到五百年後,大概她就能懂這是“人設崩塌”,此時此刻的她隻感覺李大老爺又多了一分活人的人氣兒,像是從神壇上走下來了一般。

  三九等人自去研究X度空間不提,很快她們就交出了一代仿製版。

  得益於李咎搞的織布機和紡車,青山縣的紡織業今年轉得飛快。在高產量的刺激下,各種特種布的研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三九選出來不同特性的布,加上夾層,仿製出了可用的一代陳媽媽。後來在其他姑娘們的群策群力下又改進了三五版。很快這種方便幹淨又體貼的陳媽媽就在青山縣的女性群體中成為潮流,並且擴張的速度遠遠超出前年的拚音、鉛筆的傳播速度。

  ……要不怎麽說生產力才是第一要素呢,因為三九她們做的東西既依賴當且階段女孩子們所擁有的的生產力又可以解放她們的生產力,再這樣一個廣泛的群體中傳播,簡直太容易了。

  不過幺娘聽說那天李咎也很快就趕了過來,還因為她的緣故給木子衣鋪發了一箱陳媽媽,簡直羞憤欲死。這之後好幾個月,幺娘看見李咎比老鼠看見貓還跑得快,反而李咎自己已將此事丟到腦後,渾然不覺幺娘突然變了態度的緣故,隻當是幺娘長大,知道男女大防——這是好事,李咎也就隨她去了。

  不過幾日,天氣一天暖過一天,李園又又又要準備春耕了。

  今年的春耕情況特殊一些,翻地之前李咎用土法發酵了一些天然肥填補地力,直將全城的五穀輪回之所都收得一幹二淨還不夠用,還讓荒山上養了雞鴨鵝豬等,還饒上了秸稈落葉枯草。因為冬季氣溫不高,為了促進堆肥的效率,李咎悄悄地整了點菌種進去,這方堪堪趕上春耕。

  李園的一畝二分地從今年起就改種農學和生物學兩個學塾的師生們精心挑選的優質種子,另有一部分是親緣關係較遠的其他品係,再按照不同的地方劃不同的混種方法,總計結合出來六種完全不同的混種區,當然每個混種方法能落下來的部分都少的可憐。

  故此尤複將自家的花園拔了,改成了李園一樣的實驗田,就為了再多種些糧食,多看些結果。

  尤複出了這個頭,黃致再三思考,也將這邊這處房子的花園鏟了,種得齊齊整整的土豆。這批土豆是要雜交育種的,花兒能一直開到結果,黃致便聊以自///慰:好歹也是漂亮的花兒,就當做是花園看來也無妨。反而是他夫人嘲諷他說“平日裏都說世上最好的花是棉花,因為它可以‘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果真該你去‘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了,你又嫌棄這花兒不如那花兒好,真真葉公好龍之輩”雲雲。

  黃致不以為恥,反振振有詞:“棉花剩得枯枝敗葉果莢幹裂,猶能插瓶造景。我奈此土豆兒貼地花兒則如何?”

  但說歸說,反正地方還是給騰出來了,平日裏黃致管著自家那幾塊土豆田,也和管自家孩子沒什麽區別。

  地裏的事李咎拿主意,給操作辦法,自有尤複和一眾學子們帶上老農把活兒給辦了。李咎盯了幾天,見四處都做得不錯,就漸漸放寬了心,繼續折騰其他的事情。

  這裏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荒山上的工廠。隨著春耕開始準備,冬閑時出來打工的人陸續都要返回去種地,一時間各處都荒疏了不少。

  李咎對此自然是支持的,沒有足夠的糧食,其他一切什麽工業化都是虛妄。

  不過青牛村的人是例外。

  青牛村的張周氏等人也因為要不要回村裏去種地的分歧,分成了兩撥人,且互相無法說服對方。

  張周氏等三個健壯的女子是搖擺派,她們既放不下村裏的地,也貪戀紡織廠的崗位。

  紡織廠的正是崗多難考啊!張周氏為了考下來,發狠用幾天時間愣是啃下了那麽多字兒,現在她都能自己寫契書和書信了!其他人沒有一個是一次考過的,全是張周氏幫忙教了三四次才僥幸過關。

  那何藥娘都明確說了,若非著實缺人,李咎又不讓和種地的搶人工,他們八個人,能留下兩個就不錯了,豈能八個都在!

  這日若是走了,誰知秋收後還能不能來做活呢?

  其他人想的隻是工廠錢多,張周氏卻在和何藥娘的溝通中,非常敏感地覺察到將來想再靠手搖紡車紡紗補貼家用,可能會非常困難,而這個工廠必然是未來的主流。因此這個崗位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個掙錢的短工了,它極有可能是未來幾十年甚至子孫後輩們打破頭都要搭上去的快馬!

  我好累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