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秋收結束,新問題出現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367
  何藥娘聽聞女子可以有自己的產業,臉上的笑容不禁又燦爛了幾分。

  有腦瓜子活的人立刻就跳起來:“老爺,小人……我家裏的那位,極擅長紡織來的,老爺招工,我家裏的那位可能報名?”

  大家的算盤都打得飛快:}假如在李園做工時一個人能拿一兩銀子,同時家裏媳婦來做事也能拿一點,兩人合在一起能拿個一兩三錢左右;這樣的一筆收入足可讓人感恩戴德;但是老爺既然說女子可以單列一份,那麽他們家裏的媳婦出來做工,拿的錢和男子是一樣的,那可是二兩銀呢!

  按李園給的工錢,隻要能進來,一個月保守也是二兩銀,兩個人就是四兩,怎麽都比在家的好。

  李園很少招有家有業的長工,李園的長工除了他們這些技術工匠,其他人都是路邊撿來的無家可歸的可憐人。就算是技術工種,李咎也會優先考慮活不下去的窮人,隻有實在沒有符合要求的窮人了,才輪到他們這些還算有口飯吃的工匠。

  現在李咎明顯要擴張紡織工坊,急需要人手。既然是急需,就多少會有些名額招不夠的,就能落在他們這些小有家產的人身上。

  更有一個重要的因素他們不得不考慮:騾機的恐怖效率簡直匪夷所思。李園隻要有那麽十台八台的騾機,能把整個青山縣的土布布帛包圓了,他們的家眷妻女靠手工搖紡機的,怎麽和這轟隆隆的騾機比?

  一方麵可以多拿錢,一方麵機會難得,另一方麵前途明確,不趁熱打鐵地把妻兒老小都盤進來,還等什麽?

  李咎算了算人手需求,道:“可,你們的直係親眷,就是父母妻兒、女兒,都可以來報名,隻要符合要求,就會錄用。這幾天農忙著,等穀子都入了倉,就開招工口子。”

  聽到這段話的人無不欣喜雀躍,尤其是幾個工匠,仿佛已見著了未來的工錢源源不斷地來。

  第二天,李咎一清早起床來,將洗漱晨練等日常的事盡數做了,往曬穀的場院逛了一圈,見諸事無礙,便先行返回李園,找王得春支取了六百二十吊錢,命人一路護送去荒山上按人頭分與何工等人。

  李咎回到李園之後,先找的王得春,除了支錢外,還有招工的事需得他理會來。招人的要求是何工他們提,但是人肯定還得王得春統一審定造冊。

  將前後的事情與王得春交代完畢了,王得春便問道:“主家的事我記下了。不過……既然我這一輩子都給主家當賬房了,理當與老爺再無隱瞞,是不是?”

  李咎道:“你想問什麽,直說。”

  “想知道老爺還有多少家產。老爺現在開的山地作坊,都隻是不賠不掙罷了,因而每年咱們幾人的吃穿,還有老爺給工匠們送的獎金,外頭修路、布施的錢糧,以及人情往來的打點,都是老爺自己掏錢,一年少說也有三五千兩銀子。我看著情形,恐怕將來那布帛糧食弄了出來,老爺也不會用來掙錢。是以我,還有管家,不免就要算一算賬……然後就很擔心老爺的家底子。我們不是想走或者嫌貧愛富,拮據有拮據的過法,富有富的燒錢,總得有個數,人心才安定。”

  李咎心下一動,飛快地掃了眼存在異空間的超大倉儲中心,重點看的是金銀銅、布匹、糧食、成衣,其他能變賣的東西很多,但是價值算起來就麻煩得多了,李咎隻是大約有個數,不是很仔細。

  算完賬,李咎便道:“盡管放心。也怪我,沒和你們說得清楚。一年三五千兩,就算隻有出沒有入,至少還能用上二十年,這還隻是現銀,那些瑪瑙玉石、奇珍異寶不曾點檢過,肯定隻多不少。賬房大人可放心了?”

  王得春馬上心算了一遍,嘿嘿一笑:“人這一輩子就這麽幾十年,我還想跟老爺過好日子,老爺別怨我多想。”

  李咎也笑道:“我這才支了六百兩出去,你作為賬房,不心驚肉跳反而是不稱職。過幾天等秋收結束、油菜種下去,修路跟著繼續上工,錢又得嘩啦啦地淌。我若不是知道自己的身價,隻怕也要擔心得晚上睡不著,怨不得你們多想。且將來你要娶媳婦生孩子的,成了家麽,錢多是一種活法,錢少又不一樣了。若按著錢多的做打算,到將來卻後手不繼,那日子就沒法過了,所以你原該有此一問。”

  王得春想起成家的打算,臉上的笑容竟然帶上了幾分羞澀。

  李咎猜測他大概有啥情況,他不說,李咎也不點破,轉頭叫來啞巴一起去“庫房”點貨,預備給染織陳和老劉掌櫃出一批貨物。

  今年收成艱難,早做準備比較好,他得用換點可用的散錢才行。

  秋收前後大約持續了七八天,因為中間還有好幾日下雨,穀子收了攤攤了收的,到底沒晾幹,最後還是李咎不惜本錢買柴火來烘幹了才能入倉的。

  青山縣的其他農戶看著李園收割了,有些人覺得自己不如李咎會種田,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收了,還有些人指望莊稼再長長,總抱著僥幸的心裏,覺得這點雨不算什麽,就仍等著往後拖幾天。

  結果李園剛收割完,立刻又是一陣長達小半個月的陰雨天。雨倒是不大,可是就下個沒完。糧食不知道黴爛了多少在地裏,又不知有多少人因為冒雨搶收著涼受寒病倒了。

  王縣令隔幾天就去附近的村子、鎮子巡視一圈,看著地裏的情形,急得嘴唇上長了一溜水泡。

  縣城附近的情況還算不錯的,因為行商往來的緣故,家家戶戶都有別的營生,總不至於因為一場秋收沒足額收上糧食就家徒四壁了。往更遠的村子去看,才知道外麵的人隻有更艱難的。

  跟著借糧食的兩個農人走的葛藤等人回來了,他們沿途略微繞了繞路走了七八個村莊,所見的情況幾乎可以比得上是小災之年。

  葛藤和桂子回到李園,來不及吃飯、洗漱,先就急急忙忙地找李咎報告這次去外麵村子的見聞。

  葛藤一臉嚴重,李咎看著他們的表情也猜到了:“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葛藤道:“是真的,真實情況比他們說的還慘。我們到達青牛村時,那幾戶田被淹掉的人家,老人已經全部死了,他們不想拖累家裏,一起結伴上山尋的短見。地裏現在還被水泡著,想補種一些菜蔬都很困難。”

  桂子補充道:“老爺,咱們怎麽辦?那麽多人連一口飯都吃不上,咱們如何救得過來?咱們家雖然也是減產了,但是外麵人看著卻是大豐收。去年大家的日子尚且過得下去都有盜賊搶劫,今年……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