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吳書生來到了李園裏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494
  黃舉人編纂字典時,尤複已經部分參與了一些工作。黃舉人找他來核對勘校,尤複自認已是“局中之人”,難免“不識廬山真麵目”,於是和黃舉人商議著廣發書帖,好請些先生一起來勘校。

  李咎一手抱著閨女,一手在書稿上劃來劃去:“我倒是覺得,應該請學塾的先生,以及學生來一起看看。”

  黃舉人馬上懂了:“字典是給大家用的,自然需要他們用得來才行,賢弟這個法兒好,是該多選些學生和剛識字的人來一起參詳才好。”

  李咎笑道:“也是兄長有胸襟方可如此,不乏人看不上我們這樣的泥腿子,何況還讓剛開始做學問的人來指點?”

  黃舉人道:“故此你我這個臭脾氣,能遇到對方,引為知己,殊為不易。假設不曾遇見,想是一樁憾事。”

  李咎很是讚同,如果剛到大雍時遇到的人不是黃舉人,不是王縣令,還不知現在要鬧成怎樣。這兩位可能各有各的打算,但是心胸都是極好的。

  李園和黃舉人到處征選人來給字典挑刺,在青山縣以及附近的郡縣都很是引起了一些討論。

  李咎希望有更多剛開始學識字的人來報名,不過這個希望是落空了。對絕大多數人而言,讀書是神聖的事情,黃舉人是聖人老爺,文曲星下凡,誰敢給文曲星挑錯呢?反正他們升鬥小民是不敢的。

  不過那些特別自恃身份的老學究老古板,也沒有報名。他們是驕傲的,都在等著李咎下帖子請,再來個三請三拒,才算是有了身份。

  李咎可哪能想到這一層?在他看來,主動來的是有心了,不主動的也就不必強迫了。於是最後從主動報名的人裏一選,就選出來七八個頗識得字的書生。他們有的是學塾的先生,有的在自家帶幾個鄰居的娃兒念書以糊口,還有在靠代寫書信、春聯等為生的窮秀才——這兩年因為青山縣識字率暴漲,這一類人幾乎沒了生計。

  主動報名勘校黃舉人編纂的字典的人各有打算,少部分是報著與黃舉人、李咎接近的功利心態,也有一些人考慮到字典是給學生用的怕內容不合時宜故而願意先來看看,還有一些人則是想在李園找碗飯吃。

  吳書生也混在這些人裏,並且直接就被黃舉人看中留了下來。

  吳書生是在北方長大的,少年時就周遊過許多地方,和黃舉人一樣有種“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的氣質,兩人一時相見恨晚。

  而李咎將吳書生那麽一看,隻覺此人不簡單。宋老三都能看出來的問題,李咎怎會看不出來?甚至他比宋老三還看得多。口音、談吐、衣著布料……全是可供判斷的素材。隻不過吳書生看起來和和氣氣,說話時除了身份來曆外沒有其他隱瞞閃躲,基本可以排除有威脅的嫌疑,李咎也就不打算說穿了。

  黃舉人既然覺得他可以,尤複也不反對,李咎便更不會插手。《字典》是黃舉人編纂的,當然黃舉人說了算。

  吳書生已經將青山縣轉了個遍,尤其是李園的荒山和學塾,一直是他的重點關照對象。

  荒山上經常有陌生人經過、轉悠,本身也沒什麽要保密的東西,吳書生逛了今天都沒引起別人的注意。學塾更是如此。這倆地方很有點“事無不可對人言”的意思,於是就讓吳書生對李園本家更好奇了。

  他還在發愁怎樣不動聲色地混個好友呢,機會就這樣遞了上來。

  吳書生和其他幾個選中了做勘校的書生都住在李園統一提供的客房裏。他的兩個隨從倒是想跟,卻被吳書生自己拒絕了。兩位隨從隻好在李園附近租了個小屋子住下,每天雷打不動就守在角門外等著吳書生的吩咐。

  李咎頭一天就發現了他們,差點當做是踩點的劫匪給抓起來送官了。若非吳書生很快就認領了兩個隨從,恐怕第二天他得去大牢找人。

  黃舉人提議將吳書生的兩個隨從也安置在李園,卻被吳書生自己拒絕了:“主人家尚且沒有隨侍,我等自然客隨主便。再者我看兩位賢兄弟選的勘校人,方方麵麵都顧全到了,應當是為了從各個方麵都檢查一次。其他人都沒有隨從,我再帶兩個隨從,無形中喧賓奪主是一樁,讓其他人下意識地讓我三分又是一樁,況且府上女婢眾多,多兩個身強力壯的男丁少不得要添一層麻煩。我看主人家的小子們都是機靈的,有事定然可以辦妥,何必再帶兩個大漢,徒生事端呢?”

  於是李咎便對這個“吳書生”刮目相看起來,黃舉人更是嘖嘖稱奇,遂將兩個隨從安排在黃家的外院,環境好一些,又方便他們聽自家主人的吩咐。

  吳書生如願以償進了李園,每日裏先與眾人一同檢查核對黃舉人編的字典,若有不解的就記下來,到了約好的時間就拿去與黃舉人一起參詳。到了黃昏時,或是休息時,吳書生閑來無事,就在李園四處瞎逛。或獨自一人,或有黃致、尤複作伴,除了倉庫不給看之外,其他地方都任憑吳書生閑逛。

  勘校的活兒本身非常輕鬆,吳書生對拚音法的字典很感興趣,有興趣作為驅使,就會容易上頭,一連肝個十天八天的都不覺得時間有流逝,反倒會十分興奮。

  李園實行的四個時辰工作製對他們這幾個書生也是生效的,時值盛夏,白晝較長,除去四個時辰的額定工時,再刨去吃飯的功夫,尚有兩個時辰可以休息。吳書生的那種興奮勁兒能一直持續到休息時間,再疊上對李園的新鮮感,一個園子逛兩個時辰一點都不嫌累。

  吳書生最關照的是兩個地方,一個是正堂,李咎每隔幾天會在那裏給李園的長工們上課,上課的內容除了基礎的認字讀書,就是和務農務工息息相關的知識。他在課上講的東西多數都會印在《百家雜學》上,比不得學塾那邊的課業係統、專業,但是打打基礎絕對夠了。

  吳書生總覺得李咎教的東西會動搖科舉的根本,因此那些不起眼的看似不重要的知識,都被他放在了心上。

  而吳書生關注的另一個地方是實驗田。

  朝廷曾經圍繞李園爆發過數次爭論,吳書生略有耳聞。甚至他出發之前,兩邊的人都曾經來找過他,給過他暗示。一派想把李咎摁死在“奇技淫巧”上以防他獲得聲望、地位,大肆傳播自己的學說,這一派占絕大多數,並且是閣老、大學士的意見;另一派則希望李咎能給出更多的學說,他們暫時沒想好要如何對待李咎,但是這一派對李咎是有善意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京城張家。。

  善於左右逢源的吳書生對找上門的兩波說客自然是兩不得罪。他沒有輕易許諾,他更願意親眼看一看真實的情況。

  那兩派在朝中的數次爭論,結果都是被擱置。大家都在等李園的良種的收成結果,今年的收成會直接影響皇帝陛下的態度往哪裏偏。

  於是李園的實驗田,就顯得十分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