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來自京城的關愛眼神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416
  因為今年春季雨水豐沛,不免各地小澇小淹,至於堤壩潰損、房屋傾抷,不知凡幾。

  人們如往年一般,在春耕的間隙裏用土磚、茅草等加固自己的房屋和堤壩,並且對今年的年景十分擔憂。

  青山縣有一種曬幹後非常堅固的廉價“泥土”的消息已經在整個江南都傳遍了,但是高昂的價格卻讓人們不得不望泥興歎。

  青山縣四個買了水泥方子的家族,趁著李咎沒公開配方之前,先占據了整個淮南道的市場。由於水泥主要在青山縣附近生產,因此高昂的路費成了它最大的成本。

  隨著市場缺口越來越大,李咎已經多次暗示過他們即將部分公開配方,請他們早做準備。而這一天來得也並不算太晚。

  水泥早已和糧種、拚音等非常關鍵的信息一起由尤相公、司馬郡守以及巡視地方的禦史等人通過不同的渠道送到了朝廷。

  本來工部是準備再多看幾個月的情形再決定是否推廣到各地的,現在卻因為江南雨勢的緣故,不得不提前進行了。

  工部的主簿侍郎們心裏是忐忑的。水泥是個新東西,方子也極簡單,他們想破頭也想不明白為什麽黏土這樣燒製後能成為那般堅固的東西,更想不明白出爐時呈現粉末狀的“泥”,混上水之後怎麽就能變得堅硬如石板。

  如果這東西的耐久性經不起考驗,那麽大規模推廣的後果必然是大規模返工拆除重建,三次折騰,勞民傷財。

  他們的擔憂不無道理,隻是天時沒給他們時間。民間已經小規模地采用水泥對房屋、堤壩、橋梁、道路進行了加固,但是更大規模的建設卻不是人們自發行動就能弄成的,必然有更高級的“組織”起頭。

  於是皇帝陛下再三確認了青山城已經建成一年的水泥路麵和水渠的現狀,謹慎地決定將水泥配方交給各地府衙,由府衙視本地情況,自行決定是否使用水泥對道路橋梁、民房、堤壩等進行加固。和水泥配方一起送去的還有水泥的價格。由朝廷統一規定,官府主持的事項裏,水泥的價格不得超過十文每包。同時朝廷的水泥嚴禁私人倒賣。

  不過朝廷對地方的控製力並不會太強,信息時代之前的任何時代皆是如此,少不了中飽私囊和陰奉陽違的事情。隻要最後的目標能達成又沒極其民憤,中//央朝廷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由著去了。

  令皇帝陛下驚訝的是“水泥”等新鮮事物的創造者,和那本讓他和皇後、皇子等心理罵了小半年的《三國演義》的第一個傳抄者是同一人。

  皇帝陛下對李咎非常感興趣,又找尤南索要了一些信息。來來回回的書信看著不過癮,皇帝陛下索性讓尤南將李咎所創辦的報紙雜誌與其他新鮮東西一起送到京城。

  尤南不敢有絲毫隱瞞,因他手上的信息並不完整,比如那些報紙、書刊,他拿的就不完整。於是他還從黃致、司馬郡守和尤複那裏陸陸續續地搜刮了一些。他將李咎出現在青山以來做的各種事情,寫的各種書冊,事無巨細全部匯總來,分成好幾個批次一起送到了京城裏。

  尤南對李咎很有信心,他眼裏的李咎,傻是傻了些,呆氣也沒少見,可是難得的有一份赤誠。他將手裏的東西散出去是真的希望更多人過得好,而非給自己求名求利。一個人如果對權勢金錢沒有貪欲,又對蒼生懷著八分敬愛,多半壞不到哪去。

  這些東西就算是走驛站快馬送到京城,也花了小一個月的時間,此後每隔數日,又有其他新鮮東西送到。

  皇帝陛下一開始還驚訝不已,到後來已經麻木了。以至於尤南提到江南盛行一時、已經傳到了北地的時樣衣裙也是李咎弄出來的,皇帝陛下竟不覺荒謬。

  這位李先生既然眼中無分富貴貧賤男女老少,那麽他給女子們做些新鮮東西也屬正常。

  皇帝陛下就是這樣理解李咎的。

  看的越多,皇帝陛下就越覺得這個人有趣。

  王縣令給尤南的書信裏還提到一件事。今年冬末春初,李咎帶著人在河道裏忙水利。他是真的會自己下地幹活,甚至一般情況下他都是第一個將褲子挽到膝蓋上跳進河道的淤泥裏,站在齊膝的泥水中打樁、放圍欄,直把跟他的幾個小媳婦子心疼得眼淚汪汪。

  王縣令問尤南李咎這是不是在施恩,尤南說不是,皇帝陛下也覺得不是。

  禮賢下士、周公吐哺那算是施恩,但是人家那也是為了“士”,沒聽說買恩施恩買到長工窮人那裏去的。

  現在天下承平,人們有口飯吃就不會造反,買這樣的恩有什麽用呢?

  他還有些“奇淫技巧”,在皇帝陛下心裏是不值一提的東西。到最後一看,李咎做出來這些奇淫技巧,都是為了民生民計。

  李咎還會教這些窮苦人念書,念的又不是四書五經,而是天文地理,農學工學。這是好事啊。官職就那麽多,人人能考科舉,隻怕也沒那麽多官給人做。普通人學點百家雜學,挺好的,這不是有人學了農學就在研究怎麽種莊稼麽?皇帝陛下對雜學不上心,但是看著這個結果也是喜歡的。

  皇帝陛下並看不太懂李咎給李園編的課本和《百家雜學》,他將這些雜說書本和相關的工具都送去了工部,命工部著人研讀解釋。而《三國演義》《宋國誌》和《喻世明言》則被皇帝找了學士來抄錄,預備送與皇後和公主等人解悶。

  不過事有湊巧,皇帝陛下這日正將收到的東西分門別類,送交臣下整理解析,他的子女們前來請安,瞅見了皇帝陛下手裏的新鮮玩意——顯微鏡,一個個都好奇得不行。年紀稍大的幾個尚且能忍住好奇心,年紀小的兩個就將好奇擺在了臉上,又問“這是什麽”“怎麽好用”等等。

  皇帝陛下自己悄悄擺弄了一陣,著實沒弄明白這東西怎麽用,也沒搞懂玻片是什麽。見子女們這般感興趣,皇帝陛下索性就將顯微鏡和“說明書”一起給了他們:“這是尤師父送來的,名叫‘顯微鏡’。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看見微小之物的鏡子。你們覺得好玩,就把與你們玩,讓阿保看著些,可別傷著了。”

  小公主歪著頭說:“我們拿去了,阿爹就沒有了,還是留給阿爹玩吧。”

  皇帝陛下心裏熨帖極了,在小閨女肉肉的粉白的小臉蛋上掐一把,道:“給了你們就是你們的,阿爹找尤師父再要一個。去吧去吧,隻別誤了學業。等下課了,晚上咱們找皇後吃飯,有宮外傳來的零嘴,你們尤師父吃了都讚不絕口。”

  要開下個副本了哈,最近做點總結,還有牛痘啦蜂窩煤等等一堆事沒收尾,收完就開下個城市or人物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