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不幹人事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501
  皇帝陛下心裏是這麽想的:不管別人怎樣,皇後那裏必須有一份新鮮東西;淑妃老家出了個人才,是件喜事,讓她也高興高興;樂康那丫頭出去了之後,其實聽說和駙馬也相處得不大愉快,但是這丫頭每每回來,從不提一句不好,反而為了讓父母放心,隻撿好的說來,著實讓他心疼,必須給乖女兒也安排一份;至於這個內侍,才輪了幾次班,就瞎上起眼藥來,窩心腳沒踹死他真是他心慈人善,趕緊滾出去省得搬弄是非;而那個會“稻花香裏說豐年”的小子就不錯,至少人家懂百姓的需求就是“豐年”。

  總之幹脆利落地處理了“居心不良”的身邊人之後,皇帝陛下讓侍講學士繼續嘮嘮近來皇子們學習的事情。

  侍講學士將各皇子公主的進度說了,又道:“近來二殿下的伴讀捎了一本民家的話本給學士看,學士看了,覺得可以給殿下們作發蒙時閑暇話本打發時間。”

  “上次說這話時,送給我看的書是《稼軒詞》,的的確確好文采,好詞,妙人。那這一次又叫什麽?”

  “是《奉和公評注李本三國演義》,民間話本。”

  “《三國》?故事是好的,竟寫成了演義嗎。送來我瞧瞧。”皇帝陛下自覺久居高位,看不見民間的情形。民間話本可以讓他參考著推算一二,因而皇帝陛下並不厭惡這些“不正經”的讀本。

  ……畢竟誰不喜歡看小說呢?

  皇子的伴讀是什麽樣的人?至少也是四品官員的家眷或族親的孩子,長得要好看,性子要和氣,品行要正直。

  這樣的伴讀能接觸到的書自然不會是最下流的小黃本,這個《三國演義》能落在他手裏,還得虧黃致喜歡和人分享讀書心得的緣故。

  黃致如今在幹兩件事,一是給李本三國寫評注,拉人下水一起追更;二是編纂辭書,準備揚名萬古。

  這兩件事,他隔三差五的就會寫個信和好友們分享分享,如果有感興趣的,還要拉他們一起入夥。尤其是《三國演義》,不僅要分享給朋友們一起追更,還要炫耀自己看的進度比他們都快呢!

  京城裏的那位禮部張主簿前不久才收到了黃致寄來的第一本《奉和公評注李本三國演義》。收到時已經很晚了,他父子兩個連夜看完第一卷,發現最後寫的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頓時就齊齊罵了一聲“不幹人事的黃奉和!”

  “不幹人事的張小賊!”

  巧了,看到最後一頁的皇帝陛下也是這樣罵的。

  他看到最後一段,乃是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劉備吃驚,手中的筷子落在了地上,引來了曹操懷疑。

  皇帝陛下正要看劉備如何化解危機,翻過來卻是一張白紙寫的那麽幾個套路的大字,頓時脾氣特別好的皇帝陛下忍不住拍了桌子。

  “這書是誰寫的,不幹人事,馬上叫人抓來寫後文!”

  皇帝陛下難得地動了特權。不管,他就是要現在立刻馬上看到後麵的故事!

  內侍們忙一一地答應著:“是是是,奴才們這就去辦。”

  不過在內侍們著人擬旨的時候,皇帝陛下又叫停了他們:“還是算了,不應該。”為君者不可有私欲,有私欲就難免縱容私欲,就難免看不清國家的真相。

  皇帝陛下戀戀不舍地看著最後一頁紙,仿佛能從那兩句結尾詞裏看出來後麵的故事一樣,道:“明天讓學士問一下來曆也就罷了。書是好書,但隻是消遣之物,不可為此移了性情。囑咐學士多盯著些。”

  解決了一樁小事,皇帝陛下又看了會兒折子,在最後一部分各地送來的奏陳書信裏,皇帝陛下看到了尤南的奏陳。

  尤南的奏陳充滿了公事公辦的氣質,隻用最簡單的文字寫了他在金陵所見的幾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拚音”“水泥”和“糧食”。

  拚音的威力,皇帝已經感受到了,並且已經讓皇子侍講用了起來。後麵的兩件事,皇帝卻是第一次看到。

  水泥這個名字很不起眼,糧食也不算是特別嚴重的話題,因為尤南用的措辭是“新種”,不是災荒也不是糧荒,這就讓皇帝的情緒很平緩,乍一眼沒有什麽激動的感覺。

  直到他往下掃到了畝產。

  “據臣下學生所見,‘玉米’畝產糧可二千斤,‘土豆’畝產糧可二千五百斤,‘紅薯’畝產糧可三千斤……”

  皇帝陛下的頭上冒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先生難不成是瘋了,世上豈有這樣的良種?”

  過於駭人聽聞以至於皇帝陛下並不敢相信。實在是此時各地謊報祥瑞的事情時有發生,皇帝陛下已經被一驚一乍的地方消息整出了免疫力。今天澤有麒麟,明日天降石碑的,若是都信了,那還得了!

  也就是奏陳是尤南上的,皇帝陛下才格外覺得好笑,也不向對其他誇張的奏陳那般直言駁斥。

  奏陳的最後,還有附上的詳細情況,比如是誰誰去看了來告訴他的,又有什麽退化的隱患,還有幾行種植的要點,仿佛確有其事一樣。

  皇帝陛下批了個“朕知道了”,又讓侍講學士詳細寫了寫:“果有此物,何不進上!文辭單薄,豈可取信?”

  倒是伺候的內侍想起外麵送進來的清單,說道:“陛下,尤師父隨信捎帶了一筐子土儀,會不會就是您讓尤師父進上的東西?”

  皇帝陛下已經將尤南的奏陳放了回去,道:“是嗎?那就送到皇後宮裏去,交代椒房宮的小廚房做了,和皇後說朕稍後就到。”

  結果,等華燈初上時分,皇帝陛下到椒房宮用宵夜,卻並沒有見到尤南進上的吃食。

  因為奏陳裏寫的畝產過於誇張,皇帝陛下牢牢記住了尤南反複提到的糧食的新品名字,聽見晚膳沒有尤南送來的幾樣,隻多了一道冷碟糟蟹和一道蟹醬陳皮梅,不由有些奇怪地問道:“尤師父從淮南道送的土儀,叫什麽……土豆,又是什麽紅薯的,怎麽不見?莫非下麵的人沒送來?”

  皇後溫溫柔柔地笑道:“怎麽沒來?尤師父隨土儀附信說,土豆雖好,可是那發了芽的會有毒,不可以食用。偏那一筐子都發了芽,就不敢進上。我尋思既然是吃的東西,又那麽罕見,值得尤師父不遠千裏也要托人送來,一定有師父的道理。若因為發了芽就扔掉豈不可惜,便叫人用花盆種了,放在暖房裏。且信上也說了如何照料,我得了閑就擺弄一回,當是個消遣。倘或能結子,也不辜負尤師父千裏迢迢的一番好意。”

  皇帝陛下素喜皇後知音,聞言隻覺十分順心,道:“此事辦得妥當。”

  皇後又是一笑,在宮人的伺候下清潔雙手,親自給皇帝陛下拾掇了一塊冷盤糟螃蟹:“五郎試試合不合心?我聞著香可醉人,真不知是如何調製來的,往常咱們也吃醉蟹,卻並沒有這樣的風味,可知下了功夫。”

  ……不幹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