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選人這件小事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431
  印書和騾機雖然都是大幅度降低成本的事物,但是影響卻完全不同。主要布帛是目前的通行貨幣之一,織布是家家戶戶必備的技能,因此能將織布效率提高幾十上百倍的騾機一定會衝擊本地的布帛支付體係,打擊物價水準。

  而書本並不是不一樣,書本的普及程度可能還不足書本甚至還是一定程度上的奢侈品,其貴重在掌握技術的人太少,而非含金量真的很高。

  李咎說道:“大規模印刷可以極大地降低印書的成本。會減少窮苦書生掙錢的渠道,但是同時會極大地降低書本的價格。而且,適合多量印刷的書,幾乎都是必讀的書,比如四書五經,又比如奉和兄正在籌劃的字典。有些書就不適合印,比如冷門生僻的書,那還是要手抄的。”

  尤複細細想來確實如此,點頭稱是。幾人又順著書本的話題將拚音聊了一陣,特別是用拚音的好處和不足,都細細地交流了一番。直到幺娘來說晚飯好了,問擺在哪裏,三人才停下話題,轉到正堂的小包廂裏吃了一頓糟螃蟹為主的海味。

  李咎和黃致的關係已經上升到了摯友,因而招待黃致,他舍得拿出血本。

  螃蟹取的是倉儲中心裏的進口冷水大青蟹。被封存在穿越那一刻的螃蟹,一離開倉儲中心就立刻活蹦亂跳起來,被十八郎幹脆利落地一筷子戳死,掏去鰓心胃,斬作八塊,泡進了茅台酒裏。

  螃蟹塊用茅台酒泡著往冰窖裏放一夜,再用兩種不同年份的陳年黃酒加薑、鹽、糖和香料等一起醃製幾日,今天打開來吃,果然鮮香爽甜,遠非其他醉蟹可比。

  黃致忍不住找李咎討了醃製的方子,這方子其實也是李咎從B站一個叫“大祥哥”的博主那裏抄來的,別的不提,就是這茅台找不著替代品。而那不同年份的黃酒和鹽、糖,看著簡單,其實也貴得緊。

  黃致讚不絕口,將李咎和十八郎誇了又誇,再對著方子一看,不由遺憾道:“這糟蟹好,就是我也吃不起這個。酒也難買,材料也貴,那麽大的螃蟹也不好得,多半還是得用咱們的太湖蟹。我就用你嫂子娘家的方兒改一改酒品,糟著吃罷了。”

  李咎道:“糟蟹隻要蟹好,怎麽做都不差,隻是不能用湖蟹,得用海蟹。湖蟹隻能熟吃,海蟹才能生醉。賢兄若是相信,且暫這麽做,等我搗鼓出一個小玩意兒來,自然讓賢兄得知裏頭的緣故。”

  這是因為淡水魚獲的寄生蟲可能會寄生在人身上,但是海水魚獲的寄生蟲因為滲透壓的關係,幾乎不能影響人。

  眼下李咎沒有工具可以讓黃致親眼看到那些細小的寄生蟲,或者即使看到了,他也說不清為什麽海水蟹的蟲子不會影響人,但是淡水蟹的卻會傷人,這裏頭又涉及細胞等基礎生物學知識……那得是基本的識字和數學課程結束以後的分門別類的生物課的事情了。

  黃致對李咎的說法雖不理解,卻很相信,便記在了心裏,還吩咐書童往家裏遞信兒,以後生糟螃蟹都用海蟹雲雲。完了他又問道:“這方子能不能我抄了拿去給尤公一份?我記得尤公也喜食醉蟹、糟蟹。”

  李咎道:“盡管拿去吧,也並非不傳之秘。糟蟹要做的好吃,重點在蟹要美,酒要沉鬱。方子越簡單,做起來越難哪。現在天熱了,不便交給尤兄帶了去,不然讓令師試試我們家的做法,才合黃賢兄的尊師之道。”

  尤複連連道謝,接了方子給童兒拿著,一頓飯又又又吃得是賓主盡歡。對古人來說有些度數的酒,讓黃致師兄弟兩個有些醉了。李咎送他們回房歇息後,又返回廚房提上一盒子宵夜轉去找染織陳繼續說外麵鋪子的事情。

  染織陳在李園並不拿自己當外人,李咎待客時他也沒閑著,拉著王得春和吳大管家扒拉了半日,連晚飯都和他倆擺在一起吃的,就想看看李園有沒有適合培養的苗子,未來用人的缺口著實大著呢。

  王得春硬生生忍住了沒給他翻白眼:“大凡有點機靈的,不都能找著去處,誰肯當奴才!等李園打出名聲,那些人倒是肯來了,老爺卻不招人了!除了三九他們幾個情況特殊些,是年關難過才流落在外,這才有那麽漂亮又聰明的孩子被你收著了。這時候隻要有手有腳,挖野菜都能活下去,我可去哪找?”

  吳大郎道:“我想著,大約隻有初三郎合適。不過,咱們老爺又不忌諱個男女,說不得將來還要做女子生意的,將三九姑娘、幺娘她們算上又如何呢?”

  染織陳直搖頭:“李老爺身邊得留個懂事的人,除了初三,沒別個了。除非再有一個能頂缺的,不然初三這個孩子我不敢要走。三九、幺娘顧自己的事還顧不來,哪裏還能去外麵學當掌櫃。愁人,我手裏倒是有幾個好孩子,隻是不好拿來管李家的事。阿柱是縣令大人的書童,等縣令調任了,他不跟著去,這才好贖身出來接下咱們手裏的鋪子。縣令大人不走,阿柱也不好插手,至多就是麵子上管一管。到底是你們老爺產業,我隻占著幾分幹股,除了那些有我占大頭的攤子,別的活計用外人當掌櫃,說不過去。”

  王得春道:“你就是太心急,凡事都風風火火的,早上說要人,恨不得晚上就配好了。這麽著,我這裏正給老爺找匠人。如果遇見腦瓜子轉得動的小孩兒,我給帶了來,老爺喜歡就留下,你帶一手,他就出息嘍。”

  染織陳道:“那您給我記著些。得,本來找人這事兒也就該找你。你可得找些靠得住的人,李老爺的產業多了起來,咱們知道他不掙什麽錢,外頭的不知道啊!都以為他躺在水泥香皂堆的金山銀海裏劃船哩!我在外麵聽了些酸話,有這方麵的擔憂,怕有別有用心的人混進來。李老爺不以為意,你可注意甄別些。”

  王得春道:“這個自然。咱們老爺早料著了,這才半年沒買新人。叫我說,今年梅雨一過,自然有人田沒了,房子塌了,生了病或者受了傷,老爺按雞毛房那時的做法再來一次,不就妥了麽!隻有好人才會走投無路嘛!大凡是個心內藏奸的人,偷雞摸狗、橫行霸道的,還能落在雞毛房裏?你放心,我自然理會得來。”

  王得春是人精,染織陳和他原來的老東家牙行關係不錯,知道他眼光毒,做事也穩妥,便放過這頭,繼續和吳大郎拉家常。吳大郎什麽都做,笨是笨了點,勝在踏實細心,又對李園的情形最了解,想知道各個事情的進度,隻問他就行了,他向來將事事都記在心上,還省了李咎的功夫。

  染織陳聽了一圈最近的新鮮事,差不多到了酉時過半,李咎找了過來,他們仨方散了,隻留染織陳和李咎繼續討論中午的未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