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是暴利還是運輸成本太高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294
  事實上黃舉人匆匆回家所要解決的急事和李咎的夙願還真有點關係。

  能讓黃舉人臨時放下《三國》回家的人不多,天地君親師,這次來的人就占個“師”字,乃是他的座師尤南的兒子,也算是他的師兄,尤複。

  尤複趕著幾百裏路來找黃舉人,正是為了第一版張貼的版本《三國》和水泥等事物。

  在行商們的馬車輪骨碌聲中,帶著拚音甚至包括拚音表的先行版《三國演義》、水泥等物漸漸在附近幾個城市散播開了。說書先生在勾欄瓦肆裏也開始了《李版三國演義》的表演。

  水泥的用處自然不必說,隨著行商將第一車水泥運到金陵,水泥的用法也很快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那行商用水泥將門前門後和家裏的路都收拾了一遍,一下雨就泥濘不堪的黃土路輕輕鬆鬆就整成了幹淨清爽可以與石板路一比的好道路。並且水泥在凝固前是可以隨意塑形的,這一點就比石板好了太多。

  除了修整道路,行商還用水泥加固了院牆,嵌上漂亮的彩釉磚,引得附近的人天天去看西洋景,最後不得不承認水泥是真的好用。於是第二批水泥一送到,就被包圓了,還有好些人拿著訂單買不著東西,直催他進貨。

  離開青山縣後,水泥的價格被抬高了。商人要利潤,而且確實運費很高昂,注定這東西價格低不下去。

  尤南是看出了水泥可以用在水利上——金陵的內澇問題不必贅述,那是真的很嚴重,每逢暴雨城中能行船可不是說說而已。且整個河南道北部、洛陽道以至於魯東道,受累於大河、淮水的河道和出海口問題,幾乎年年都有水患。中原腹地的洪水已經成了朝廷的心病。尤南從這種方便塑形、使用簡單、粘合力強、結實耐用的“水泥”上看到了希望。

  但是水泥的價格實在太貴了,尤南稍微算了算一裏長的堤壩的造價,不得不搖搖頭。就算按照商人的價格減半,幾十裏上百裏的堤壩養護,也依然是個高昂的數字。

  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尤南在信裏提的第一件事就是青山縣的水泥到底本錢幾何,是否有低價出售一批的可能。

  這是頭一件要緊的事情,第二件,當然就是追更……啊不是,拚音了。

  尤南家和其他大戶一樣,吃筵席時常有清客逗趣,或彈琴唱曲,或漁鼓道情。

  那日清客說得了個新本子,乃是《三國》的傳奇。尤南將說書折子一看,點著《桃園結義》《諸侯討董》和《貂蟬拜月》三出,問清客這三出是怎麽來的。

  這三個故事都有老底子傳說,婦孺皆知級別的傳說,出現在聽書要聽最新鮮的話本的尤家,就顯得很突兀。

  清客笑道:“可算有相公不曉得的事了。這是青山縣來的話本子嘞,是李園李老爺傳抄的家藏好書,舉人老爺給的潤色,真真好故事,繪色繪形繪聲,仿佛是親眼見著一般。我們家班主雇人蹲在他們家門口,有了新的馬上抄來送到金陵,真真好本子,小的第一回看了,飯都顧不上吃。”

  尤南聽聞又是青山縣李咎整出來的,下意識地就覺得“肯定差不了”,便讓現場說一段,果然令人拍案叫絕。

  這清客說書也是仿照青山縣的樣子的來,其說書的形式、故事的內容、表現手法,均與往常迥異。尤其強調口語白話表達和基本範式,很新鮮。故事裏提現的細節刻畫極到位、極真切,詳略有度,的的確確是很好的話本子。

  後來尤南又讓他們多排了幾段,尤家人都說好。後來尤複在書肆裏瞅見了《帶拚音表注音三國演義》,雖然不知道前麵那一大堆注釋是什麽意思,還是帶了來。

  這一版和說書的同源而不同表達,同樣是白話文,這個書本的文字就顯得雅致許多。

  當然能讓尤南把身邊唯一的兒子派到青山縣去,肯定不是為了追連載這麽簡單。

  尤南真正重視起李咎,是因為《三國演義》裏的拚音。他是個從事了幾十年教書育人的學士,不誇張地說,當今陛下見了他恐怕都得稱一聲先生。從發蒙到八股到經議,尤南什麽都教過。徒弟裏頭最小的隻有三歲,也不乏十幾二十還大字不認得一個的紈絝子弟,因材施教這四個字就是尤南幾十年當先生的信條。

  多年來已經深入骨髓的教書經驗讓尤南很快意識到拚音和注音的用法以及意義。

  於是就有了這日尤複帶著父親的書信來拜訪黃致的事情。

  尤南在信裏老大不高興地批評了一下黃致:這麽重要的事(還有那麽好看的書),既然出現在青山縣,就應該送到師父這裏來與師父同樂,怎麽吃獨食呢!這個先不提,以後按時把該送的送來就完事了。水泥相關的事情咱們得好好說道說道,這東西於國有利,但是金陵價格極高,有沒有低價買一批的可能……又或者能不能勸那個做水泥的人把水泥的做法賣給他們,他們拿去找人琢磨琢磨,可能能把價格給做下來。

  黃致看完信,不由覺得奇怪:水泥才十二文一包,這還是賣給行商的價格。縣裏和李咎談的修堤壩、道路的水泥,才八文一包呢!這都嫌貴?

  “《三國》這事說來就話長了,今天給師兄接風洗塵,明天我送帖子去李園,下午陪師兄去李園坐坐,師兄的問題,與李先生直接問起,可不比我從中轉述來得真切?至於水泥……我沒有太過關注,咱們這樣的人家原也沒甚在意的,都是管家在操持這些。金陵是個什麽價?”

  尤複比劃了一個大小,道:“這麽大的一包,賣五十文,還得自己派車去取。若是他們送來,好像還得多給十幾文?”

  黃致聽了,差點一口茶嗆死自己:李園賣八文的水泥,他們賣五十文?這**商怎麽不去搶!

  尤複見狀,忙關切地問道:“怎麽了?是否身體不適?橫豎不適什麽要緊事,若是不舒服,就先歇著吧?”

  黃致道:“了不得,我明天一定得帶你去李園看看。李咎真的是個妙人,心裏是裝著黎民蒼生的。水泥,他給咱們縣衙的價,才八文一袋!李咎做出這個物什,本就是為了讓窮人過得更好。咱們縣城裏最先用上水泥的是濟貧處和碼頭的一條直道,是李咎自己拿錢拿人修出來的。他若是聽說自己的一番好意倒成了別人斂財的東西,隻怕氣也氣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