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李咎的遠大誌向
作者:兔子的刀      更新:2020-12-23 04:15      字數:2653
  待幺娘推出去後,李咎親手將幾盒點心拆了,都是些蛋黃酥、蛋糕、麻糬、果幹之類,一一分開來放在攢花盒子裏。

  黃致過了追求口腹之欲的年紀,趙笠還是個未經社會毒打的孩子,每種拿了一個試吃,越吃越驚訝:糖不要錢地放也罷了,這種鬆軟的口感卻是從不曾嚐過,還有濃鬱的奶香,意味著這裏頭擱了許多奶///子。奶品產在北方,南邊鮮少一見,竟有人拿來做點心?

  黃致注意到趙笠的表情變化,低頭啜一口“乳茶”,不由輕輕“咦”了一聲。

  李咎主動解釋道:“用的是紅茶、牛乳和糖,黃先生是否吃不慣?”

  黃致卻頗喜歡這味兒,又啜一口:“那倒不是。隻是覺得新奇。紅茶是什麽茶?”

  “其實也就是普通茶葉,隻是多了發酵和熏製的過程,因而風味別有異,和牛乳煮食尤佳。因為加了牛乳,所以還有果腹的作用,很適合冬季間或來這麽一口。聽聞北方還有鹹乳茶,我吃不慣,家裏的還是加糖。”李咎這會兒正餓著,猛喝了小半碗,抵消了腹中饑餓感,才好繼續聊天。

  趙笠笑道:“賢兄家果真意思,一路走來盡是未曾見過的新鮮玩意兒,不免勾起我好奇心來,希望賢兄莫怪我饒舌。我著實好奇,這糕點是如何做得這般蓬鬆,又不知賢兄何以將自家建造成這般模樣?”

  “糕點有個方子在,我也記不準。”李咎依稀記得西式糕點的配方,但是不大真切,隻能去倉庫翻書,“回頭我找找送到尊駕府上,或是尊駕叫人來取就是。”

  “至於莊子為何要修成這樣……詩聖杜甫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範相公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雖不敏,願效先賢。築屋舍以庇寒士,育良種以飽百姓。兩位先生所見即是如此安排。”李咎說著,眼裏放出光來,“等開了春,外麵的屋子都會住滿無出可去的人,為我悉心伺候種苗;外麵的地都會種上我家祖輩辛苦培育的良種,最低畝產也可達一二千斤,卻比現在翻了倍不止。一年不覺如何,二年、三年過去,咱們青山縣,應再無餓斃之人,反倒要擔心穀賤傷農了!”

  李咎本想收著說的,但是見黃致和趙笠都麵帶鼓勵,顯然是同道之人,於是便收不住了。他自來了這裏,從未和任何人說過自己的誌願,和幺娘說,她聽不懂;和三九等說,他們不信;隻有和誌同道合之人說,才能引起共鳴。因而李咎竟說多了,連倉儲裏的良種的畝產估數都說了出來。

  黃致關心本地的民情,趙笠沒少聽他爹說起民情,兩人都還算有點兒常識,聞言,都不敢置信:“畝產一二千斤,還是最低,賢兄莫要取笑於我!”

  “今年收獲時,必請二位先生親臨觀看!”李咎笑道,“話倒是說遠了。還未請教先生光臨寒舍,是為何事?”

  黃致二人這方想起來意,趙笠道:“是為了昨晚的煙花。昨晚看見這個方向姹紫嫣紅,如夢似幻,不免勾起我二人好奇之心。一路來打聽是貴府燃放的煙花,故而不請自來,是希望賢兄解惑:何以賢兄的煙花色彩繽紛,與尋常之物殊異?”

  黃致又補充一句:“若是涉及家傳絕學,倒也不必仔細說得,隻滿足滿足我二人的好奇心也就行啦。”

  “無妨,就算是拿去了方子,隻怕也沒那麽容易勾兌出來。原是在火藥裏加了些其他粉末,這些粉末燃燒的顏色五彩繽紛,故而煙花也就能五彩繽紛。隻是些悅人耳目的小道罷了,不值一提,我也不準備用這個在青山縣賣錢。”李咎也有想過是否把這些滿足更高需求的東西拿到這個時代來,仔細算算,還不到時候。

  他已經用罕見的布匹和水果等物換來了足夠的資金,再用奢侈品圈錢,錢就是到了他手裏,他又能拿來做什麽呢?暫時他沒那麽多用錢的地方,並不需要這麽急著搜刮這個世界的上層人。

  商品經濟還不發達的時代,上層人的錢基本上來源於最貧苦的農民。田租、房租、債貸、低買高賣……基本構成一般富人的經濟來源。到了最上層的富貴人家,收入來源又不大一樣。但是青山縣恐怕還沒有這樣的大家族,因此富人們花銷的每一分每一厘都和青山縣的農民脫不了關係。

  所以李咎覺得還不到時間。至少也要到小手工業發達之後才應該考慮更大規模的來錢。

  “不過這東西家裏人做得有些多,我也正愁堆在那是個隱患,畢竟有火藥呢。原本我打算給鄰居們分一些,兩位先生既然感興趣,索性帶一些回家,正月十五放也不錯。”

  黃致微笑著點頭:“李先生是明白人,我和趙大就卻之不恭了!”

  李咎叫來啞巴去倉庫裏挑煙花,將昨天他們晚上放過的煙花各挑四筒出來分兩份打包好。

  初三很機靈地去找了兩位老爺的小廝搬煙花,迎麵就撞上了染織陳。

  染織陳從初三口中問到搬出去的是什麽,那個臉垮的,都要刮下一層眼淚來,直到來了李咎屋裏,他才把哭喪臉換成拜年的笑臉:“黃老爺、趙大爺,唷,您二位也在?”

  李咎並不意外染織陳會出現,倒是對他們仨的關係有點好奇,不過想想染織陳專門經營布匹的,和本地大戶往來密切,也實屬應當。

  黃致倒是頗為驚訝:“陳掌櫃?大年初一,您來這兒做生意?”

  染織陳給二位福了一福,很自覺地坐到李咎旁邊的木椅子上,說:“那可不,瞅著焰火我就猜到是李老爺整出來的好活兒。您二位也瞅見了?”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染織陳倒是沒提生意的事——黃致和趙笠都是文曲星下凡,他哪能當著文曲星的麵提銅臭?因此便略去不提,倒是誇起李咎來:“我昨晚上一猜就是他整的,咱們城裏,獨他有那些好東西。向者什麽色色緞、美人兒火、那麽大那麽甜的西瓜,都是他老人家給的,誰見過?今兒上門一看,嘿,還真是!”

  趙笠語帶詫異:“色色緞也是李賢兄家的?”

  “祖產罷了,我也不知如何做的。現想著招些精於紡織的工匠複製,果真成了,便可交與咱們青山縣的百姓一起織染這樣的緞子,非獨百姓一年可以多掙幾個錢,咱們縣的庫銀也可以多籌劃一筆。”

  黃致思忖片刻,點點頭:“李先生所言不差。‘色色緞’,我也曾耳聞過,倒沒想到還有這樣的辦法。按李先生所說,如果複原了來,隻怕天下獨此一家,作貢品也使得,價值不菲。百姓若是學會織造此物,自然能積累些餘財。百姓有了餘財,縣裏的稅賦必然也會有增加,如此青山縣便富饒了。隻是,李先生果真舍得將獨門的秘技,教給百姓一起學習?”

  “這有什麽舍不得的。一則我也不獨有這一樣,這一樣教給了他們,我還有別的使。二則,人豈能將天下獨門盡數占著?三則,我孤身一個,錢財之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夠用即可,並不必汲汲於此,獨富於我有何益,不如藏富於天下,那時自有我另一番道理。”

  黃致不由拍了一下手:“誠哉斯言!”

  趙笠跟著唱了聲“善”,不過終究是少年心性占了上風,順著李咎的話問道:“李兄方才說‘不獨這一樣’,還有什麽好東西好玩兒的,也給我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