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識寂寞
作者:我是小鬧      更新:2020-03-15 14:53      字數:1533
  那時,城市裏的家庭已經沒有人用柴火做飯,都是燒蜂窩煤,而且都是買的成品,隻有少數人會買來煤麵兒,和了水攪拌成幹濕合適的糊糊狀,然後用一種原理類似於活塞的簡易打煤工具自己打蜂窩煤燒,比買成品煤便宜。

  一到下午做飯時間,家家戶戶都開始拔火做飯,整個院子裏便彌漫著一股硫磺燃燒的味道,孩子們便知道快開飯了。

  晚飯時的大聚會也是當時家屬院的一道風景。當時好像很少人是在自己家裏吃飯的,而是都端著一碗菜、夾著兩個饃、蹲在大院裏邊吃邊聊,每家吃的什麽晚飯一覽無餘。少數幾戶沒有出來加入隊伍的,大家都紛紛猜測這家人今天晚飯一定吃肉了。

  而晚飯之後的時間對於大人和孩子來說完全是悲喜兩重天——大人將貧瘠的夜生活演繹到了極致:女人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或東家長李家短的指點江山,或刀刃向內,數落著自己婆婆和小姑子們的種種不是;男人們則按照興趣結合,打麻將、下象棋、打撲克。。。。。。來的早的能上桌,來的晚的就隻能站在旁邊看,間或出出主意,輸贏的懲罰也非常親民,要麽翻跟頭,要麽就圍著桌子轉幾圈,邊轉邊喊“我是麵戶。”

  而對於孩子們來說,飯後的這段時間完全是天堂一般的存在,對於小肖平更是如此,因為這段時間他終於有人陪著自己玩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小孩子們可玩的東西實在是太少了,沒有迪士尼,沒有樂高玩具,大家每天樂此不疲的無非就是捉迷藏、老鷹抓小雞、扔沙包、跳皮筋之類的遊戲,而且不分性別,男孩子和女孩子混在一起玩。

  再大一點,男孩子們會收集一些煙紙,也就是香煙的外包裝(當時的香煙都是軟包裝),折成三角形,行話叫三角,分成正反兩麵鋪在地上,一替一下的互相摔打,誰能用自己的三角將別人的三角從正麵打成反麵就算贏,就能把對方的三角據為己有;或者買一些玻璃彈珠,看誰打的準,誰能用自己的彈珠打中別人的,就能贏下對方的彈珠。

  所有的這些掛彩頭的遊戲肖平玩的都不好,就像成年之後打麻將一樣,都是輸多贏少,以至於成年之後他早早就給自己下了定論,自己這個人沒有賭運,而且沒有任何不勞而獲的可能性,每一道溝每一道坎都要親自趟一遍,絕對沒有任何捷徑可走。

  但盡管如此,他還是熱情澎湃的投身到每一項小夥伴們時令的遊戲當中,從不掉隊。

  摔三角還好,雖然他玩的不好,但是總算還有一定的勝率,而且三角的取材廣泛,在地上撿一些不算太髒的煙紙就行了,沒有成本。

  但是打彈珠就不一樣了。首先,肖平自始至終就沒有掌握打彈珠的正確方法。正確的打法應該是將彈珠夾在拇指的第一關節和食指指尖中間,利用兩者的摩擦力和拇指的彈力將彈珠彈出去,這樣打出去的彈珠不僅射程遠,而且準確性高;

  可這種方法肖平卻怎麽也學不會,他隻能將彈珠夾在拇指的指甲蓋和食指指尖中間往外打。這種方法被行家起了一個非常不雅的名稱,叫做“擠B豆兒,”它的缺點非常突出,不僅射程短,準頭差,最關鍵的一點是對拇指的指甲蓋磨損非常嚴重,玩不了多久就要主動繳槍,而且玩一次要休息好幾天。

  還有一點就是,煙紙可以滿街撿,彈珠可是撿不到的,要去小賣鋪裏買,所以是有成本的。

  對於這個遊戲肖平一直沒有好感。這不難理解,又要花錢,自己又玩不好,當然不喜歡。可盡管如此,他還是找到了積極參與的辦法:他用自己節省下來的零花錢買來彈珠交給自己要好的小夥伴打,自己在旁邊搖旗呐喊加油助威,輸了算自己的,如果贏了,戰利品和小夥伴平分。

  那段時間,肖平的人緣特別好,大家都誇他是助人為樂的活,可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花錢的時候也心疼,但和破財比起來,他更忍受不了曲終人散之後一個人在家的那段難熬的時間。

  如果他能夠做主,他寧願所有人的彈珠都由他來買,然後小夥伴們可以撅著屁股打一晚上,這樣他就不用回家獨自品嚐一個人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