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第九百七十九話 盜洞玄機
作者:妖塔塔      更新:2020-12-21 05:20      字數:2272
  等待泥巴晾幹的過程中,我一時沒了睡意,便去翻了下隨身帶著的筆記,想看看我是否曾經在哪裏見到過類似的符號。或許能夠找到一些線索的......

  隻不過......回想起墓室的地形來,總是忍不住的出神。加上廉赫帶人探索過的墓室,目前能掌握的地形可能不過是原墓室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至少還有四分之三的地形我們目前並不清楚情況。廉赫帶著人,一路留記號,竟然繞到了石棺墓室的上方。而且根據廉赫所說,他在帶著人往前走的時候,感覺到被什麽人盯著。

  老三家的石生意外跌落而發現的洞口,和墓室的整體結構並不協調,而且洞口粗糙,應該是後來才被什麽人挖開的。可是洞口卻正好開在了一個接近於墓室與墓室相連接的甬道處,連接了甬道,這才把我們帶到石棺墓室裏。怎麽會這樣剛剛好呢?盜墓的人真的有本事一下子就算準了放置石棺的墓室位置嗎?所以就近開了這麽一個盜洞?

  不會,別說是這個根本就沒有專業測量儀器的年代了,就算是後世考古,也是多少人,多少老前輩,憑借著畢生的學識和經驗,一點點的探測一點點的挖掘尋找,也是要經曆很多挫折的,隻有少數人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或許才能夠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但是這盜洞挖的卻十分有水平。假如盜此墓者全憑運氣,或者僅有的一些對於這裏古墓的了解,不可能一招即中,但凡他要是在附近挖掘幾個盜洞尋找目標的話,肯定也會引起村民的懷疑。保不齊某一個盜洞就會被人發現,那麽古墓的秘密也就藏不住了。

  我在想,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盜墓之人所掌握的,關於古墓的信息,遠比我們所知道的更多......所以,他能一次就找到目標,找到那條距離放置石棺最近的甬道。

  可既然他們已經進去過了,而且相當有可能就是衝著石棺去的,那為何我們看到石棺的時候,石棺完好無損,根本就沒有開啟過的痕跡呢?

  除非......他們能夠證實,我們所發現的石棺,並不是他們在找的那個?

  想到這兒,我不禁冒了冷汗......難道,那古墓裏還有第二個石棺?

  可是我們發現的石棺,應該是位於主墓室啊,況且那還有石壁,石壁上記載的應該就是石棺裏那個人生平的事跡。不對......不對不對,忽略了一個問題,石棺的墓室,位於放置石壁墓室的正後方,當時廉赫應該也是有這樣的懷疑,所以他才會帶著人先向石壁正前方的墓室探索。可是他們說過,正前方的墓室是空的,而且沒有其他的通道。

  或許,也可能是被封閉了?

  目前關於古墓唯一值得我們慶幸的是,我們還沒有遇到什麽機關一類的。

  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個年代,還沒有人想到自己的墓在多少年之後可能會遭遇盜墓。在我印象裏,看過的那些書籍記載之中,好像最早開始注重墓葬機關的,是秦始皇。從兵馬俑開始,為了自己死後,守衛自己的墓穴,所以弄出了很多讓後人無從辨別的“假墓位置”,來掩蓋真正的墓穴位置。反正在我所看到的最後的資料裏,也沒有聽說考古人員證實就是找到了確切的秦始皇的墓。

  也許在秦始皇以前,這些諸侯將相並不會特別的在自己的墓穴設置機關。可即使這樣想,也不能全然大意,就怕真的在那座墓穴裏還藏著什麽危機。

  我相信廉赫所說的那種感覺,他對於山寨裏的事情比我們清楚的多,這些危機四伏的玩意,他肯定有些本能的警覺,所以在沒有證實真的可以解除防備之前,我認為,我們是不能大意的。

  我累了,看了看蕭玨還守在門口,就打算先去睡了。收拾床的時候,意外在我的毯子下麵摸到一個東西,我就順手給摸了出來。

  這是......我之前交給毓兒的骨哨?

  在我病重,以為自己就快要死了的時候,我把這東西交給了毓兒,讓他用這個聯係儒申......是毓兒留下的嗎?可他為什麽沒有當麵交給我,而是偷偷地放在我床底下了?他也在擔心鍾離瑾要是知道骨哨的事情一旦被鍾離瑾知道,鍾離瑾可能會告知“耎大人”嗎?

  其實我必須承認,我對耎大人的真實身份其實早有懷疑,如果按照儒申提供的證據排除了鍾離瑾以外,那麽最值得懷疑的就是鍾離南或者鍾離延。

  不過,留下了骨哨也好,至少真的有需要的時候,或許儒申可以幫助我們。這算是最後一條退路了......

  “蕭大人......”

  突然一聲,我聽到村長在喊蕭玨,便立刻收起骨哨,整理好衣著走出來。

  村長轉過身就看到了我,恭恭敬敬的同我說了句,“蕭夫人。”

  “村長,你這麽晚過來,可是還有什麽事情要商量嗎?”蕭玨伸手請村長進屋子裏說話。

  可村長卻擺手拒絕了,“太晚了,不進去了,就在這裏說吧......之前蕭夫人提到,會讓人送消息到鍾離家,我回去以後想了想,隻是覺得蕭大人和蕭夫人身邊,如今也沒個能跑腿的人了。若是需要把消息送出去,那我可以幫二位安排人,保證靠得住。”

  “什麽人啊?”我見他如此信得過他所說的那個人,確實有幾分好奇。

  “是我的兒子,阿義。”村長說,“二位可以放心。”

  “他現在何處?”蕭玨問道。

  “就在外麵,如果蕭大人和蕭夫人都同意了,我這就叫他進來。”村長說著,逐一打量我們的反應。

  我想了想,“那就讓他進來吧。”

  “誒。”村長折身到門口,領進來一個少年,十五六歲的年紀,稚氣未脫,眼神很澄澈。村長向我們介紹說,“蕭大人,蕭夫人,這就是我兒子,阿義。前兩年我家那婆娘病死了,就留下我們爺倆相依為命......我年紀大了,怕是也沒有多少日子了。若是您二位身邊需要個跑腿的,就把這孩子帶上吧,他跟著你們也算是有條出路。若是留在這村子裏,早晚也得被逼死。”

  “這村子,不至於像你說的那麽可怕吧。”蕭玨笑言,他不是不明白老村長的話,隻是在緩和老村長心裏的緊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