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宮6
作者:孟靈筠      更新:2021-01-07 17:04      字數:2225
  陸兆謙一邊宣讀密詔,群臣一邊大吸氣,被密詔的內容給嚇到了,被安國公和皇後的罪行給嚇到了,任何一條罪都是滅九族的大罪啊,皇帝如此仁慈放了他們一馬,群臣不知道該作何反應。

  安國公和夏侯玨各執一詞,群臣不知道該相信哪一邊的說法。

  安國公被氣的雙眼通紅,胡子吹起來了,喝道:“一派胡言!”

  皇後從屏風後走出來,附和道:“這些都是汙蔑!”

  安國公:“這份密詔定然是你捏造出來的,就猶如那一份傳位詔書一般!在陛下神誌不清的時候,逼迫陛下寫的!”

  安國公:“煉丹房的丹藥絕對是受太子之命煉製的,月影並沒有在影月宮剿滅中自裁,月影被救了,這些年裏一直是太子在保護月影,月影也一直在為太子賣命,月影已經被本公扣押起來審問,將這一切都招出來了。”

  夏侯玨聽到月影在安國公手裏,臉色一沉,安國公說此話的時候意味深長的看了夏侯玨一眼,夏侯玨懷疑是真的,安國公這是在威脅夏侯玨。

  皇後:“太子弑父,德行不佳,不足以為四海之榜樣,決不能稱帝!”

  一個小官忽然出聲說道:“密詔的真假還有待查證。”

  “可就算密詔是真的,皇後和安國公犯下的罪又與恭王何關呢?”

  “此事若是查明,太子弑父是真的,那…”

  眾位大臣心中都有了各自的判斷,恭王和太子的品性還有待探究,或許敬王繼位才是最佳的選擇。

  皇後:“太子不能繼位,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太子的身份。”

  皇後:“太子自小被送入護國寺撫養,但根據護國寺的方丈等人的證詞,太子並不是在護國寺長大的。”

  皇後:“太子不是在護國寺長大的,又是在哪裏長大的呢?”

  皇後:“本宮懷疑有人冒充皇族,混淆皇族血脈。”

  群臣又開始討論起來:“是了,太子的確是憑空冒出來的,誰能證明他是皇族?”

  “難保不會被冒名頂替了。”

  “可是太子和已故的月皇貴妃長得很像,應該…”

  夏侯玨雙手背負在身後,並未出言反駁,夏侯玨知道這注定會是一場漫長的爭論。

  皇後自顧自地說下去:“太子的身份過於複雜,這…”

  就在這時,一個士兵匆匆跑進文德殿,神色慌張的稟報道:“稟太子殿下,恭王與鎮國大將軍帶兵逼宮,此時已經來到宣武門了!宣武門快被攻破,請殿下速速離宮。”

  夏侯玨:“本宮不會離開的。”

  皇帝當初是收回了徐彪的禁衛軍統領的職位,但並沒有動徐家的其他位置,畢竟徐家是皇帝的外家,皇帝還是相信他們的,鎮國大將軍依然是掌管著護城軍的大將軍,到了這種特別時候,這位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才說皇帝給夏侯玨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禁衛軍統領是保護皇宮的,掌管著五千禁衛軍,而護城軍守護的是整座京城,手裏兵馬有兩萬到三萬,五千禁衛軍怎麽跟著兩萬的護城軍鬥呢?

  聽到逼宮這兩個字,文德殿的大臣兩腿一軟,膽子小的已經跌坐在地上了,還有膽子大的,立馬看向權利最高者。

  安國公和皇後瞳孔一震,臉色一沉,目光中閃過了一絲慌亂,父女兩對視一眼:怎麽回事?恭王為何會逼宮?以什麽名義?難不成出現了什麽變數了?

  不管怎麽樣,恭王既然已經出兵了,那成敗就此一舉了,外麵定然有不可抗力導致了恭王走到逼宮這一步的。反正這麽無休止的爭吵下去也沒有用,總歸到最後還是要動粗的,曆史都是勝利者編寫的,隻希望恭王能夠成功吧。

  留在皇宮內的皇後和安國公並不害怕成為人質,畢竟這裏有那麽多大臣,夏侯玨要是敢用恢複位份的皇後當人質,文武百官也會看不起夏侯玨的。

  ……

  三十日,午時:

  恭王穿上了盔甲和鎮國大將軍立於城牆之上,忽然有小兵來報,說城西二十裏處有五萬大軍朝著京都行進,為首正是上官如玉以及他的夫人。

  夏侯鈺還沒有等到宮裏的信號,也不知道如今文武百官更加偏向誰,可如今西郊大營的兵已經出動了,若是此時不拚一把,那可就沒有機會了。難不成等到夏侯玨登基後再造反嗎?到時候天下人會怎麽看夏侯鈺?還不如趁著皇帝駕崩的這個時候,趁機奪取大權,百姓隻會認準新皇。

  鎮國大將軍看向恭王,請示道:“王爺,接下來該怎麽做?”

  恭王:“關城門!”

  恭王:“留一萬士兵守城,其餘一萬士兵隨本王進宮勤王。”

  是不是勤王不知道,但是曆史都是勝利者編寫的,現在隻是要一個朝著皇宮出兵的理由而已。

  城南還有恭王的親兵和南越國聖女的親兵,隻是因為知道的時間比夏侯玨晚了一點,所以來不及調動那些兵,但那些兵正在趕來的路上,可夏侯鈺等不及了,因為西郊大營的兵已經要來到了,若是等到西郊大營的兵到達京都,那麽夏侯玨的位置就穩了。夏侯鈺現在手裏就隻有鎮國大將軍的兩萬護城軍,禁衛軍隻有五千,隻要斬殺了夏侯玨和夏侯寶,那麽登位的人就隻能是夏侯鈺了。夏侯鈺就不相信自己在絕對人數優勢的情況下還碾壓不了夏侯玨。

  現在這局勢,對於文武大臣來說,皇帝的三個兒子,不管是誰登位都沒什麽關係的,總歸到時候都會將登位之路合理化的。三兄弟鬥的越厲害對於文武大臣來說或許更好,這樣他們登位之後就有把柄落在大臣手裏了,以後新帝執政的時候有野心的大臣就有了謀反的借口了。且混亂之後需要休養生息,那便需要用人,朝廷需要用人,對於被夏侯玨打壓的世家來說便是一個翻身的絕好機會。

  夏侯鈺身披戰甲,胯下戰馬也威風凜凜的朝著皇宮噴氣,夏侯鈺劍指皇宮的放下,下令:“衝!”

  夏侯鈺的勤王大軍衝向宣武門,皇宮的宮門可沒有京城的城門牢固,不到半個時辰,宣武門便被攻破了,夏侯鈺長驅直入,不一會兒便衝到了太極殿前的廣場,與禁衛軍對峙。